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银票为什么没有人敢造假?防伪技术十分先进

古代银票为什么没有人敢造假?防伪技术十分先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400 更新时间:2023/12/27 10:09:30

众所周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在我国朝时期出现的。那时候的纸币叫做交子会子,再往后发展,才有了我们现在在古装剧中听到的银票等纸币。那么古代的银票看似就是一纸,为什么却没人造假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宋代以前,人们交易一般用的都是金、银、铜这三种材料制作而成的钱币,金子和银子一般代表的是大额钱财,被铸造成金元宝或银元宝的样子,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能见到。而铜钱则是日常生活中老百姓们常用的小额钱财,用于购买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

随着我国古代商品交易的发展,到宋代商业经济已经十分繁荣,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大额交易产生,而且不同州县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多的贸易,因此很多时候交易双方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往往需要带着满满一马车的钱财进行交易,对于买卖双方来说都很麻烦。

而且如果要去非常远的地方交易,带着一马车的钱财也非常容易被贼人盯上,往往会出现商人们货物没买到,自己反而损失一大笔钱财的现象。为了解决大量金属货币重量过大不方便交易的问题,聪明的商人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联合起来建立一个银票铺户。

最先开始实践这一方法的就是四川一带的商人们,他们所建立的银票铺户非常像咱们现在经常见到的银行,商人们将金属货币存到银票铺户后,就能得到他们专用的用来在其它地方的银票铺户兑换金属货币的票据凭证。

从此大额交易只需要携带一张银票铺户的票据凭证,就可以在拥有银票铺户的地方随意兑换货币,这个办法一举解决了之前大额交易面临的燃眉之急。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与规范,不久就有不良商人们伪造票据凭证随意拿取钱财,给正常交易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银票铺户经历了伪造事件后,官府决定整顿一下银票铺户行业的发展并将其纳入官府的管理之中,在处罚了不法牟利的商人后,银票铺户逐渐开始由官府进行运营,票据凭证也由官府制作,民间一律不准私自制造。

银票有了官方做保证后,使用的人也开始越来越多,逐渐推广到了全国各地。银票的底层逻辑基本上历朝历代都差不多,只是不同的朝代叫法不同,纸币从宋代到清朝发展了千年有,后面的纸币们是如避免人们造假的呢?

第一个就是在用纸方面十分讲究,虽然造纸术发明后人们都不怎么缺纸用,但是制造银票的纸的原材料十分特殊,只有官方才能使用,而且将原材料制作成银票的工艺也是一门独门秘技,寻常的商人们根本不知道它的制作方法,所以想仿造也无从下手。

第二个是在银票上进行特殊标记,为了防伪,官方在制作银票时会在上面刻画极其复杂的花纹,而且花纹的颜色十分独特,需要用多种颜色的颜料多次漂染才能得到,而且这些颜色的上色顺序是固定的,如果顺序搞错了,染出来的颜色一眼就能被识别出来是假的,上色顺序只有专业的制作工匠才了解,仿冒的出错率极高。

第三个就是在银票上标记的一行非常小、非常不起眼的字,这也是需要请非常专业的雕刻大师才能完成的工作,寻常人别说是仿冒,想看清这行字都是非常不容易的,银票在交易时就需要用放大镜一类的工具对这行字进行识别,从而让心术不正的人无法仿造。

从以上三点来看,一般的老百姓和商人们根本没有资源进行银票的仿造,而能具备这些资源的人大多都是达官显贵,财富多得数不完,又何必要去冒风险仿造呢?

当然凡事都不能说得太绝对,虽然一般人没有能力伪造,有钱人不屑于伪造,但历朝历代总会出那么一些“厉害”的人,通过各种手段打通渠道和关系,进行银票的伪造,给本不发达的商业经济造成巨大的困呐,为此关于伪造银票的惩罚也十分严厉。

在纸币刚兴起的宋朝,如果发现有人伪造银票,那么最起码要被发配到边疆地区四年以上,而且四年满了也无法回归正常生活,依然要被官府记录在案,到了南宋则直接会判死刑,为了鼓励大家积极鉴定银票是否为伪造的,官府会给举报者丰厚的奖赏,甚至能够直接成为一个地方小官。

之后明清时期,由于造假能人越来越多,法律直接规定一旦发现伪造纸币的,不仅自己要被砍头,而且还会连累自己的家人。在如此严苛的律法下,慢慢地造假的代价和成本越来越高,也就没有人造假了。

因此古人在银票方面的防伪技术可以说是领先世界,直到如今我们在进行纸币制作时许多防伪技术都是从古人的防伪思想中借鉴而来的,所以说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能够想到用不同工序染出特定的花色,就足以说明古人在银票防伪方面的先进思想与技术。

现代社会有了更加先进的纸币识别设备,用机器就能帮助我们识别纸币,所以造假的难度更上一层楼,即使有也会很快得到法律的惩罚。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结果如何?带来了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至显德五年(南唐中兴元年,958年),周世宗柴荣为摆脱南北受敌的威胁,完成统一大业,三次率军进攻南唐,史称后周攻南唐之战,又称周世宗三征南唐、三征南唐之战、周世宗攻南唐之战,以后周获胜,南唐割让江北十四州告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结果

  • 为什么说魏武侯送走的两人改写了春秋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武侯,魏国,历史解密

    昔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朝而有忧色。魏武侯谋事而当,群里莫能逮,朝而有喜色,一喜一忧,得失判焉,以此见武侯之不如楚庄也。夫喜者矜其所长,忧者忧其不足。——(明)朱元璋《明太祖宝训》如果说赵襄子是春秋末期最后一条鲨鱼的话,那么魏文侯就是战国初期第一条大鳄。赵襄子扭转了智氏灭亡赵氏危局,从而奠定了

  • 张嫣11岁就成了皇后,到死之前都没有侍过寝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嫣,西汉,野史秘闻

    说起古代的女子,那可也真的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风光。即使是生在富贵人家,也有着自己说不清的无奈。而我们今天的说的这名女子就是这样,她11岁就成了皇后,活到40岁终生未侍寝,看似风光却命运多舛。那么她到底是谁呢?让我们看下去就知道了。她就是汉惠帝刘盈皇后:张嫣了。她是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敖,吕后是她的外

  • 朱棣为帝后,是如何对待帮助他的宁王朱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明朝,风云人物

    1402年明成祖朱棣登基称帝,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死后,立皇孙朱允炆为太子。朱元璋为保大明江山稳固,在大肆屠杀功臣后,又大封朱氏诸侯王。虽然诸侯国可以作为朝廷的屏藩,稳卫朝廷,但也有不利之处,就是诸侯国势大,将

  • 人们经常出现眼疲劳时,现代医学有哪些方法对它进行缓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眼疲劳的缓解主要是注意休息,减少近距离操作,不要熬夜,做眼保健操,向远看,同时还应正确用眼。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如果有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散光,应正确的配镜治疗,避免眼睛过度调节,造成疲劳。在饮食上主要是以清淡饮食为主,均衡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眼疲劳如果影响视

  • 探索巨鹿之战的背景、经过和结果,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

    很多人都不了解巨鹿之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秦自孝公历六代贤王,军事强盛,政权统一,远超六国,已有吞并天下之势。即始皇继位,继先王遗志,开疆拓土,从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0)对山东各国发动全面进攻到攻灭齐国,耗时十年兼并天下。公元前219年,始皇平定了南方百越,从此完成大统,建立大秦王朝。数百年

  • 他是清朝功臣,最后却成了“第一大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索额图,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的名臣将相多不胜数,那些功高震主、只手遮天的将臣也不在少数,像我们所知道的鳌拜、多尔衮以及阿桂等人,都曾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还有一个人,他一生立功无数,可以说是康熙时期的第一大权臣,他就是赫舍里·索额图。索额图是清朝功臣,而且他曾经两度辞官,但为何最后却成为了清朝“第一大罪人”?其实历史的

  • 秦始皇与阿房女的故事,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秦朝,野史秘闻

    秦始皇与阿房女的事情发生在秦军大战岭南百越部落的时候。当时秦军为了攻打岭南的百越,需要从北方运送粮食到南方,但天气又极为炎热,因此秦始皇便下令凿渠以汇通湘江与漓江,这样就能够使粮食的运输更便捷。然而就算解决了粮食问题,秦军与百越军的对峙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他们就这样一直对峙着过了整整三年多的时

  • 雍正帝谦妃21岁成寡妇,乾隆为什么优待于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雍正帝谦妃21岁成寡妇,乾隆为什么优待于她?历史上谦妃出生于康熙53岁年,她的家世在满清后宫中并不算多么高贵,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她的父亲仅仅是一名普通官员。在当时,凡是年满13、14岁的贵族少女都要入宫参加选秀,她因为俏丽的容颜和典雅的气质被皇帝看中,在14岁的时候入宫成

  • 蜀国后期靠姜维一个人在撑着,为何却有一计害三贤之说?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蜀国,姜维,文史百科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姜维什么的都还是非常给力的,蜀国的后期其实就是姜维一个人在撑着,所以这样的人的心态会非常不一样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其实就是觉得自己非常的厉害了,然后就飘飘然了,最后的结果大家也可想而知了,太骄傲的后果就是自食后果了,最后就有这个什么姜维一计害三贤了,那么这个姜维一计害了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