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他在后世有着怎样的评价?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他在后世有着怎样的评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426 更新时间:2023/12/21 20:04:46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魏晋南北朝

陈琳:君侯高世之才,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此乃天然异禀,非钻仰者所庶几也。音义既远,清辞妙句,焱绝焕炳,譬犹飞免流星,超山越海,龙骥所不敢追,况于驽马可得齐足!

陈寿: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

刘勰: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

钟嵘: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嗟乎!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晖以自烛。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干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

颜延之:至于五言流靡,则刘祯、张华;四言侧密,则张衡王粲。若夫陈思王,可谓兼之矣。

沈约:若夫平子艳发,文以情变,绝唱高踪,久无嗣响。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班固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

魏收:曹植信魏世之英,陆机则晋朝之秀,虽同时并列,分途争远。

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隋唐

王通:陈思王可谓达理者也。以天下让,时人莫之知也。

房玄龄:逮乎当涂基命,文宗蔚起,三祖叶其高韵,七子分其丽则,《翰林》总其菁华,《典论》详其藻绚,彬蔚之美,竞爽当年。独彼陈王,思风遒举,备乎典奥,悬诸日月。

骆宾王:河朔词人,王、刘为称首;洛阳才子,潘、左为先觉。若乃子建之牢笼群彦,士衡之籍甚当时,并文苑之羽仪,诗人之龟镜。文昌隐隐皇城里, 由来奕奕多才子。潘陆词锋骆驿飞,张曹翰苑纵横起。

李白: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不敏,窃慕高论。

杜甫: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子建文笔壮,河间经术存。赋料杨雄敌,诗看子建亲。

崔佑甫:曹、刘之气奋以举,潘、陆之词缛而丽。过此以往,未之或知。

两宋

欧阳修:盖诗者,乐之苗裔与。汉之苏、李,魏之曹、刘,得其正始。

张戒: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古今诗人推陈王及古诗第一,此乃不易之论。

叶适:自魏至隋唐,曹植、陆机为文士之冠。植波澜阔而工不逮机。植犹有汉余体,机则格卑气弱,虽杼轴自成,遂与古人隔绝,至使笔墨道度数百年,可叹也!

刘克庄:曹植以盖代之才,它人犹爱之,况于父乎。使其少加智巧,夺嫡犹反手尔。植素无此念,深自敛退,虽丁仪等坐诛,辞不连植。黄初之世,数有贬削,方且作诗责躬,上表求自试。兄不见察,而不敢废恭顺之义,卒以此自全,可谓仁且智矣。文中子曰:至哉思王,以天下让。真笃论也。

方回:万人为翰墨,无一曹思王。万人握干殳,无一关云长。

明清

李梦阳:嗟乎植!其音宛,其情危,其言愤切而有余悲,殆处危疑之际者乎!

钟敬伯: ”子建七步成章,聪明贾祸,非生才之意,乃小才之过,不可以以此致憾造物。“

胡应麟:三曹,魏武太质,子桓乐府诗十余篇佳,余皆非陈思比。

王世贞:曹公莽莽,古直悲凉。子桓小藻,自是乐府本色。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古今,而实逊父兄。何以故?材太高,辞太华。子建谒帝承明庐、明月照高楼,非邺中诸子可及,仲宣、公干远在下风。

王世懋:古人云:“秀色若可餐也。”余谓此言惟毛嫱西施、昭君、太真、曹植、谢朓、李白、王维可以当之。

徐世溥:子建诗虽独步七子,东坡文虽雄视百代,然终不以孟德明允、苍茫、浑健,自有开创之象。

王夫之:曹子建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升堂,用此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 雷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反为所掩。子建以是压倒阿兄,夺其名誉。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曹子建之于子桓,有仙凡之隔, 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大抵如此。

冯班:千古诗人,唯子美可配陈思王。

王士祯: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李光地:魏之人物,惟曹子建耳,仲达辈不足道也。江东人物,惟周公瑾,次鲁子敬,余不足道也。

陈祚明:子建既擅凌厉之才,兼饶藻组之学,故风雅独绝。不甚法孟德之健笔,而穷态极变,魄力厚于子桓。要之,三曹固各成绝技,使后人攀仰莫及。

丁晏:诗自三百篇十九首以来,汉以后正轨颛门,首推子建。洵诗人之冠冕,乐府之津源也。其所见甚大,不仅以诗人目之。即以诗论,根乎学问,本乎性情,为建安七子之冠。后人不易学,抑亦不能学也。

成书倬:魏诗至子建始盛,武帝雄才而失之粗,子桓雅秀而伤于弱;风雅当家,诗人本色,断推此君。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曹操的基石之战-兖州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兖州之战,汉朝,曹操,战史风云

    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时期献帝初平第三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92年,在曹操统一了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当时的太守曹操在寿张地区打败了残余的黄巾军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曹操带领少数人打败了大军队。不仅仅占领了兖州当作根据地,而且还收编了几十万的精兵强将成为了曹操的主要部队,为曹操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揭秘:袁崇焕为什么会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崇焕,明朝,历史解密

    蓟辽督师袁崇焕被崇祯皇帝召回述职,哪知道他这一回来,等待他的不是暖心的慰问,而是磨刀霍霍的刽子手,虽然从下狱到处死还是有段时间,那不是因为皇帝回心转意,而是崇祯皇帝在权衡,对于这么一位忠奸难辨的重臣,究竟该如何处置?结果是一等再等,终于在下狱后的次年8月份被处死,为什么袁崇焕会被杀,因为他骗了一个不

  • 司马良娣为何被称为最有心机的妃嫔?去世前一句话让皇帝不再纳妃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良娣,汉朝,野史秘闻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朝代,历朝历代的皇宫中都是争斗最多的地方 。妃嫔之间的明争暗斗往往让人猝不及防,大多数女子为了获得皇帝宠爱,费尽了心机,甚至不惜伤害他人的性命。有一位女子,她堪称史上最有心机的女子,她去世前说了一句话,使皇帝不再对女子感兴趣。这位女子就是司马良娣,她长得极美,在太子刘奭还没

  • 呼延赞勇猛无敌,赤胆忠心,为什么会得不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呼延赞,宋朝,风云人物

    在民间通俗历史小说中,有“三大家将”最为出名,分别是杨家将、薛家将,以及呼家将。其实这“三大家将小说”都是有历史原型的。人们对于杨家将、薛家将的历史很熟悉,那么咱们就说说这个鲜为人知“呼家将”!小说中的呼家将很悲惨,遭到奸臣迫害,那么历史上的呼家将是什么样的呢?人们虽然都称之为“呼家将”,但准确来说

  • 明清两军松锦大战时,明朝13万大军为何还败给了清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有网友问:明清两军松锦大战,明朝手握13万大军,为什么还败给了清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641年4月,明朝出动,洪承畴领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总兵,步骑十三万出击辽东。这已经是明朝最后一支精锐野战军团。当时的形式是,清军已经征服了关外所

  • 历史上的战争,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活动吗?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上古,战争,战史风云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目前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国家,其政权的更替都离不开战争,中国作为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国,虽然传承没有中断,但是其中的朝代更迭更是非常之多,因此中国历史可以说也是一部战争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我们都知道,战争就意味着有人会牺牲,在现代如此,在古代的

  • 才高八斗的曹植为啥当不了皇帝?原因有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才高八斗的曹植为啥当不了皇帝?曹植在文学造诣上的成就是兄弟当中无人能及的,但是他为啥当不了皇帝。主要还是一下几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一:作为曹操的儿子,未来的相位继承人之一,因为曹操在世的时候是丞相而不是皇帝,所以所有的继承人都只是相位的继承者。但是根据后续的发展,基本上

  • 她是武则天的小姑子,竟然背着丈夫养了一个小男友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唐朝,野史秘闻

    女皇武则天想必你们非常熟悉了,这个人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而且她当皇帝的这段时间,可谓是国泰民安。女性的地位也是因为这个人,从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毫不夸张地说,在唐朝时期但凡哪个男人辱骂或者殴打女性,迎来他的结局就是“凌迟”刑法。而今天给你们说的这个故事就是在武则天称帝时发生的事情。东阳公主

  • 鳌拜为什么会害怕多尔衮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鳌拜,多尔衮,风云人物

    说起鳌拜这个人,我是从韦小宝的故事开始关注这个大坏蛋的。功高震主的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也是被权力冲昏了头脑。其实在鳌拜的前半生里,追随皇太极征战沙场或许是他人生中最惬意的事情,战功赫赫,还辅佐康熙帝了。最后因为自己作死,飞扬跋扈甚至想要谋朝篡位,最后被幽禁至死方休。鳌拜其实非常害怕多尔衮,在皇太极

  • 诸葛亮作为一介文人,他那么高的军事水平到底是哪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铁血的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不发达,诸葛亮凭几乎闭门造车或者偶尔和其他2B中青老年聊天打屁就能准确预见之后十几年的情势也算是天赋高超。而后诸葛亮被三顾出山,虽然被刘备看重也只不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