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恩荫是古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恩荫是古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15 更新时间:2023/12/18 9:46:44

恩荫又可称为任子、门荫、荫补、世赏,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广义恩荫,是指由于封建制度下,祖辈、父辈的地位而使得子孙后辈在入学、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称之为“恩荫”。狭义的“恩荫”特指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独特的门荫制度,称之为“推恩荫补”,宋时被简称为“恩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演变

广义的“恩荫”:由于封建制度下,祖辈、父辈的地位而使得子孙后辈在入学、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称之为“恩荫”。与之相近的说法有:门荫、荫补等等。

狭义的“恩荫”:特指宋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独特的门荫制度,称之为“推恩荫补”,宋时被简称为“恩荫”。

宋代“恩荫”:遇朝廷重要庆典时,官员子孙承恩特许入国学读书并入仕。

清代“恩荫”:职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职二品以上,俱准送一子入监读书,称恩荫。此外,与宋代一样,因遇庆典而给予入监待遇的,亦属恩荫。

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聊斋志异·促织》

汉朝

荫任制,汉代一般称之为“任子”制,就是高级官员可以保任其子弟为官。是先秦世官制度的孑遗,是贵族特权制度在秦汉时期的变异形态。荫任制在秦朝可能已经产生,汉文帝时成为定制,后来日益发展。保任对象除了子、弟、孙外,还扩大到宗族、门从等,人数由1人扩大到2至3人。

荫任制是一种落后的封闭的选任官员的制度。因为选任官员的依据不是才能,而是其父兄或家族的政治地位,是血统关系。虽然在任子制度下也产生过一些有作为的官吏,如苏武霍光等,然而就其大多数而言,基本上都是碌碌无能之辈。任子制度违背社会应该由合格人才担任管理者的公理,败坏吏治,在当时就受到具有正义感的士大夫的批评,但是,因为它维护了地主官僚的特权和既得利益,所以一直保留下来。

唐朝

门荫盛于唐朝,门荫在唐朝亦称恩荫。唐代荫补数量有限,且“不着为常例”。

宋朝

宋朝实行恩荫制度,这是当时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中高级文武官员的子弟,亲属及其门客等享受此特权。

恩荫制是“门荫”制的扩充,范围更大,宋代恩荫名目繁多,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正月,宋真宗赵恒定承天节(每年生日)、南郊(三年一次)奏荫子弟恩例,大开恩荫之门,从此恩荫愈滥。嘉祐元年四月诏:“悉罢乾元节恩荫”。

恩荫制的机会有:

1、圣节荫补,每年逢皇帝诞辰一次

2、大礼荫补,每三年逢郊祀时一次

3、致仕荫补,官员告老退休时一次明初沿袭元朝任子制,文官七品以上皆得荫一子以世受俸禄,称之恩荫生。

4、遗表荫补,官员死时上遗表一次。功臣死后,推恩可达20多人

明朝

明初沿袭元朝任子制,文官七品以上皆得荫一子以世受俸禄,称之恩荫生。

清朝

清制,文职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职二品以上,俱准送一子入监读书,称恩荫。此外,因遇庆典而给予入监待遇的,亦属恩荫。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切什梅海战战后情况是怎样的?又发生了哪些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切什梅海战,俄国,战史风云

    此后,奥尔洛夫主持召开了会议,参加者有奥尔洛夫、斯皮里多夫、格雷格、埃尔芬斯通、多尔戈鲁科夫(Ю.В.Долгоруков,时任少将,战后获得三级圣乔治勋章)、汉尼拔(И.А.Ганнибал,时任海军炮兵准将,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堂祖父,战后获得三级圣乔治勋章)等指挥官。奥尔洛夫和斯皮里多夫决定

  • 他是朱元璋最看重的儿子,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樉,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朱樉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明初,朱元璋做出了意想不到的举动。他的儿子死后,朱元璋对他没有怜悯之心。相反的,却辱骂他,甚至觉得他根本就是该死。朱元璋一辈子有很多儿子和女儿,人数众多。长子朱标为太子,其余的儿子都为亲王,被

  • 固伦温宪公主:康熙所有女儿中唯一一个嫁给满人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固伦温宪公主,清朝,野史秘闻

    固伦温宪公主是康熙所有的女儿中唯一一个嫁给满人的,这都是因为康熙宠爱她的缘故。那么固伦温宪公主丈夫是谁呢?温宪公主的丈夫名字叫做舜安颜,是满清大家族佟佳氏出身,是孝懿仁皇后的侄子。但是固伦温宪公主嫁给舜安颜后,生活并不是幸福。因为舜安颜的家族非常复杂,各种政治关系网非常乱。我们都知道,在雍正帝还没有

  • 他是建立大明的最大功臣,还一直替朱元璋挡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明朝,风云人物

    公元1368年,刚刚过完年的吴王朱元璋,坐在应天(南京)王宫大殿中闭目沉思着……过去十五年艰苦卓绝的征战岁月一幕幕的从脑海翻过。自从25岁投身于郭子兴的红巾军,经过无数次的东挡西杀,南征北讨,到如今中原己定,虽说元顺帝还赖在大都不走,但是灭亡是尽早的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该放弃了,建国

  • 历史上苏定方真的杀了罗成吗?真实的苏定方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定方,罗成,文史百科

    在众多电视剧小说中,初唐的将领苏定方一直是个反面人物,他害死了罗艺、罗成,最后被罗通杀死。历史上的苏定方真的杀了罗成吗,真实的苏定方是怎样的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苏定方名烈,字定方,是唐朝初年一名大将,生于592年,卒于667年,可以称得上是战功赫赫,一生都是在征战当中度

  • 战国时,楚国为何没有对临近巴国、蜀国动手呢?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战国,楚武王,战史风云

    秦灭巴蜀之战,于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今四川东部)、蜀(今四川西部)的战争。在春秋战国时期,巴国、蜀国位于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到了战国中期,巴国、蜀国兵戎相见,这给秦国攻占巴蜀之地提供了一个契机。对此,秦国名将司马错主张借机灭蜀,认为“得其地足以广国”,“取

  • 魏明帝曹叡和蜀汉后主刘禅相比,谁的实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魏明帝曹叡和蜀汉后主刘禅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曹操和刘备都是当时的一方英雄,他们两个私底下一直是惺惺相惜的,相互的钦佩。但是世事难料他们两个一直处于对立面,是百年不遇的敌人,他们两个都

  • 揭秘:清宫妃子为什么一定要人搀扶着走路?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我们从古装剧上能看出来,那些个娘娘们在宫女的搀扶下走的是婀娜多姿的,而且还尽显身份的尊贵,从侧面也能体现出来皇上对自己的宠爱,也有了张扬的底气。在没有得到宠幸的时候,脸上的表情都是“卑微”的,但是得宠之后,这个感觉可就不一样了,因为有了皇上作为后盾,所以也能嚣张起来了。但是根据清朝时期的那种侍寝制度

  • 刘邦为何要以汉为国号?与什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汉朝,风云人物

    公元前202建立,刘邦建立汉朝。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吴京导演的电影《战狼》中的一句台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台词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很自然地就会激起人们的爱国情怀。那么你们知道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这句话出自《后汉书》,原话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那这个强汉就是

  • 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而刘备在这期间又做了哪些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曹操,文史百科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200年时,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