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七品知县的权利到底有多大,为何有人中举人都要亲自自登门拜访

七品知县的权利到底有多大,为何有人中举人都要亲自自登门拜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958 更新时间:2023/12/31 14:55:00

在之前的章中,大家聊了七品知县的实际权力。在明清时期,正六品的千总,在实际权力方面明显不如正七品的知县。在七品知县面前,正六品的武千总,可能连座位都没有。但是知县却不敢轻易得罪没有品级的举人,例如在一个县中,如果有人考中了举人,知县大人甚至会亲自登门拜访。只要不是特别重大的问题,知县一般不会激与举人的矛盾。那么,举人到底有什么可怕的呢?

首先,我们聊一下知县的权力。在明清时期的历史,每个县都拥有七品知县、八品县丞和九品簿。但是县丞和主簿基本上就是空架,因为知县负责全县的所有事务,属于当之无愧的一把手。由于没有实际权力,县丞和主簿也被称为摇头老。至于知县的师爷,甚至被称为四老爷。在吏部的眼里,七品知县仅仅是一个符号。对于六部九卿和内大学士来说,七品知县连见自己的资格都没有。但是在一个县里,知县拥有绝对的权力,即使是那些乡绅豪强都不敢轻易得罪知县。因为一旦知县发狠,那后果不堪设想,俗话说“破家的知县,灭门的府尹。”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知县还没有怕过谁。不过,知县需要略微给举人一点面子,否则情况很尴尬。

我们聊一下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按照当时的传统,读书人需要参加科举制度获得秀才、举人、进士等头衔。只有考中进士,就肯定能够获得官职。在进士数量不够的时候,吏部会从举人中进行挑选。

换句话说,举人也拥有做官的资格。在民间一直有“穷酸秀才”的说法,但是举人都不穷。由于自己拥有做官的资格,即使现在没有做官,说不定什么时候,吏部的文就到了。

因此,普通百姓一般称呼举人为“举人老爷。”县里的乡绅们,对举人非客气,因为这是一个十足的潜力股。至于知县大人,如果有一位秀才考中了举人,知县甚至会亲自上门祝贺。因为,几年以后,大家很有可能就是同僚。对于知县来说,对一个朋友过多一个对手。

对于知县来说,只要不是严重问题,自己不会激化与举人的矛盾。既然是举人,肯定有座师和同年,举人没有做官,不代座师和同年不是官。一旦矛盾激化,举人的同年或者座师很有可能介入,这就会上升成为文官内部矛盾。此外,举人都有资格继续参加科举。一旦举人考中进士,立刻与知县大人平起平坐。

在明朝统治的后期,南直隶经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举人前往县拜会知县大人,在知县面前,举人竟然有座位,待遇比正六品的千总还高。不过,知县的座位高于举人的座位,举人毕竟不是官。就在双方聊天的过程中,举人的就职文书到了(吏部委任举人为某县的知县),知县大人立刻起身祝贺,并且坐到了举人的旁边,因为双方成了平级干部。

所以说,知县不会得罪举人,除非举人欺人甚。其实,在古代社会中,虽然每个县都有一群秀才,但举人的数量非常少。有的县甚至一位举人都没有,即使是江南地区,举人的数量仍旧不多。新知县到达一个地区上任以后,一般都会花钱从前任知县的手里买一份关系表。全县有没有官宦家庭、朝廷勋贵或者举人等等,如果有,知县会尽可能的躲避这些人。

尤其是江南地区,由于江南地区的文很盛,当地的知县们更加小心。因为说不定某一个乡绅的关系,能够直联系到六部九卿们,尤其是吏部和礼部。当然,对于一般的秀才们,知县大人不会太客气,毕竟双方的差距太大。按照道理来说,知县有监督县学的责任,算秀才们的半个老师。

标签: 知县举人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历来“顾命大臣”都没有好下场?权倾朝野终究要凄惨落幕!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顾命大臣

    顾命大臣是指帝王临终前托以治国重任的大臣。顾命大臣对于皇帝来说可以说是亦父亦师的存在,在朝堂上帮助皇帝处理国事,给皇帝提出很多治国经验,帮助皇帝快速成长起来,按理说皇帝与顾命大臣的关系应该是融洽的,那为何大部分的顾命大臣到最后都没有好下场呢?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权倾朝野&rdq

  • 包拯死后展昭去了哪里,为什么他会了无音讯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北宋,包拯,展昭

    开封有个包青天,天面无私辨忠奸。每次听到这句歌词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会想到我国第一大清官,包拯包青天。包拯一生断案无数,得罪了很多人。就是因为他得罪的人太多了,所以肯定会面临着很多大关的刺杀,包拯之所以能够平安无事是因为身边有很多忠心的侍卫保护它。 这些侍卫,都是包拯自己找到的,分别是张龙赵虎,王

  • 古代宫廷殉葬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到哪个朝代结束?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殉葬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着许多丰富的灿烂文化遗产,和杰出的历史人物,而随着电视剧的蓬勃发展,我们在娱乐的同时也了解到了许多我们不曾知道的古代制度,今天小编带领大家了解的是从春秋开始的殉葬制度。大家对殉葬制度的了解,应该更多是看宫廷电视剧,在电视剧里面,如果皇帝驾崩,那将有大批的妃子要活人殉葬,那如此丧

  • 古代宫女最害怕做什么事情,搞不好说不定会掉脑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宫女

    近些年来,宫廷剧十分的流行。我们可以在剧中看见古代皇宫的等级制度,也能看见皇上后宫中各个妃子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还有最下层的太监和宫女的卑微!古代的皇宫中的规矩非常之多,尤其是最下层的人一定要小心谨慎行事,不然的话就很可能小命不保!今天小编就来说一说在古代皇宫中宫女最害怕的三件事!整不好就会掉脑袋,

  • 古代的枕头为什么是硬的?使用瓷枕有哪些好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枕头,古代的枕头什么是硬的

    在很多古装剧里面,古人睡觉时候用的枕头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现如今人们的枕头用的都是软软的,顶多有一些凉席枕头比较硬,但也都是可以改变形状的,但是古代的瓷枕是没办法改变的,而且非常硬,古人这样睡觉真的不会觉得不舒服吗?睡觉的时候不会硌头吗,第二天起来头疼不疼?今天就一起来揭秘瓷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 故宫牌匾上面的错字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明清两朝会连着错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清朝,故宫,故宫的牌匾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庄严肃穆,富丽堂皇。据说,为了将这个紫禁城修成人间完美的宫殿,明朝一共动用了一百多万民工,耗时14年方才完工。故宫可以说我国古代建筑之大成,可就在这样一个集聚精华的完美宫殿中,宫殿的门匾上却有一个错别字,并且整个皇宫中这个字都写错了,并且明清两朝都连着错,这是个什么字呢?起因还

  • 古代死囚犯如果不想死怎么办,有没有方法可以躲避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罪犯

    从古至今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治理国家的统治者都知道光靠道德约束是管理不了人的,毕竟人性当中有善也有恶,所以就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规矩与刑法来约束人们。而在众多刑法中,死刑是对犯人最大的惩处了,一般只有那些罪大恶极的人才会被判处这种刑罚,而一旦接受了这种刑罚,很多时候都是难逃一死的。不过有一句话说得好,世事

  • 古代状元的水平到底有多高,看看此人的试卷就知道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状元

    在古代想要出人头地其实道路也是很多的,选择走科举考试的道路算是一条吧。科举考试开始于隋朝年间,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古代科举考试的状元们更是这些考生中的佼佼者,因为科举考试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有些人一辈子也考不到一个功名来,这些状元自然就成为了考生中最为优秀的,如果他能够在官场上好好的混下去的话,名垂青

  • 古代皇帝被杀之后,后宫三千佳丽怎么处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古代,皇帝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王朝的更迭司空见惯,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许多被欺压的人过不下去,就会发动农民起义。虽然很多起义都被朝廷镇压,但是也有一些起义成功了,他们成功取代了当时的朝廷,成为新一代的主人。皇帝作为古代权势最高的人物,除了拥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后宫的三千佳丽也是令人羡慕。古代王朝衰

  • 山海经中的黄金家族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个家族到底有什么传奇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山海经,黄金家族

    众所周知,《山海经》是中国上古奇书之首。不光记载了很多神奇的生物、光顾陆离的植物,奇特的地理风光。对人文、生物、物产、宗教、古史等均有涉及。其成书的时间,更是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大禹治水的夏朝。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记载于《山海经》中的关于“黄金家族”的故事,看看这个古老神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