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正史上公认的八大猛将,没有一个小说中的人物

中国正史上公认的八大猛将,没有一个小说中的人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57 更新时间:2024/1/19 3:17:09

在近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各朝代可谓将星闪耀、名将辈出,而在名将这个庞大的队伍中,他们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能指挥千军万马却无多少武功的孙武韩信等,也有能于万军之中冲锋陷阵、直取敌首级的绝世猛将。

项羽(前232年前202年)

项羽不仅是一名猛将,更是中外历史上大家公认的第一猛将,在所有中外正史书籍中,项羽是单场杀敌最多的将领,而关于其最高杀敌记录数十百人,也被司马迁先生记录到了《史记·项羽本纪》里。然而,如此勇猛的猛将最终却在楚汉之争中败于刘邦而于乌江边自刎,从此结束了其传奇的一生。如今,霸王项羽虽然已早已离我们而去两千多年,但人们仍在为其扼腕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

霍去病绝对算得上中国历史上一颗闪耀的将星,他不仅一生未尝一败,其用自己发明的闪电战术所取得的战绩也是颇为辉煌,甚至盖过了同时期的大将军卫青。如今,人们不仅记得他的辉煌战绩以及那句“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盖世名言,同时也为其英年早逝而深深感到惋惜。实际上,霍去病不仅是一名出色军事家,更是一名勇冠三军的猛将,正史里关于其武功虽然只有“精于骑射”四字,但从其发明的闪电战术的性质以及他所取得的战绩来看,霍去病绝对是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如若自己不能以身作则冲锋陷阵,其奉行的闪电战术是很难发挥出如此效果的。

冉闵(?公元352年)

关于冉闵,世人大多只记得他那臭名昭著的“杀胡令”,也正因为如此,堂堂一个大英雄才那么不招世人待见。今天小编且不谈论他的“杀胡令”的对错以及颁布“杀胡令”的原因,而要谈谈他的勇猛事迹。史书记载,冉闵身高八尺,骁勇善战,勇力过人且多计谋。在灭掉羯赵后,冉闵建立起了冉魏政权,并颁布了赫赫有名的“杀胡令”,而这“杀胡令”颁布后,冉闵便遭到了各胡族的围攻,但冉闵却能每战必胜,且每战皆以少胜多,冉闵其人更是每战皆冲锋陷阵,胡军中根本没人能阻挡。然而,不幸的是,冉闵后来被慕容鲜卑所擒获,不久就被杀害,冉闵就义后不久,其又被慕容俊封为武悼天王。

史万岁(公元549公元600年)

历史上敢自称万岁的除了皇帝恐怕就只有隋朝这位叫史万岁的名将了,不过,这史万岁还真是一名隋朝历史上的绝世猛将。史书记载,他少时英武,长于骑射,好读兵书,15岁时就随父从军,在一次与突厥的战争中,史万岁一击击杀一名前来挑战的突厥猛将,突厥大惊,遂不战而逃。此后,史万岁便名声大噪,强悍的突厥人只要一闻其名都会躲得远远的。隋朝统一天下后,史万岁成为隋朝开国四大名将之一。然而由于其平时性格太过耿直而遭到另一名将杨素的嫉妒陷害,最终被隋文帝冤杀。

苏定方(公元592年公元667年)

大唐名将苏定方是被演义、小说毁掉的典型代表,在演义小说中,苏定方被刻画成为一个杀害大帅哥罗成的反面人物。而在真实的历史上,苏定方是一个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他先后征西突厥,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将唐朝国土向西开拓至中亚,向东扩展至朝鲜半岛。除了这些赫赫功绩外,苏定方也是一名难得的猛将,史书记载,他骁勇彪悍,力气过人,胆气超群绝伦,十五岁时就跟随父亲征战,此后多次率先冲锋陷阵。在与突厥的战斗中,苏定方多次率领突击队冲入敌阵,将敌军杀的四散逃去,可见,苏定方的勇猛在当时也是无人能与之匹敌的。

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

薛仁贵是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他自幼贫寒,却随高人习文练武。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以从戎投军,此后,薛仁贵便开始了他开挂般的人生。在其军事生涯中,薛仁贵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且一生少有败绩。除了赫赫功绩外,薛仁贵还是一名当之无愧的猛将,在他第一次出手时就单枪匹马的前往敌营成功营救己方被俘部将,可谓一出手就勇冠三军。此外,薛仁贵还凭借着自己的勇猛而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等故事。

狄青(公元1008年公元1057年)

在北宋那个重文轻武的畸形时代,狄青是一名难得的,具有传奇色彩的猛将。他十六岁代兄受过充军,从此开始了行伍生涯,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狄青常常披头散发,戴着一副青面獠牙的面具,一马当先的冲入敌阵,经常吓的西夏人魂不守舍。由于其向来都是冲锋陷阵,故其一生多次负伤甚至差点死去,但狄青只要“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与西夏战争结束后,狄青开始奋发读书而从一个勇猛的将领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高级将领。纵观狄青的一生,他勇猛异常,战功累累,为人更是谨慎小心,可在那个北宋那个重文轻武的时代,狄青还是没有逃过被猜忌的厄运,最终,被贬后的他抑郁而终。

常遇春(1330年1369年)

常遇春是明朝开国六王之一,战功仅次于徐达。其实,常遇春除了战功卓著外,他还是明初的第一猛将,少年时跟随高人习武,长大后,他体貌奇伟,身高臂长,力大过人,武功高强又精于骑射且能使用各种兵器。投奔朱元璋后,常遇春每战必先,多次屡立战功,在与陈友谅的大战中,常遇春更是在危急时刻救了朱元璋,在北伐期间,常遇春曾单骑冲入敌阵,一箭射死元军前锋大将,麾下士气顿时大振,一阵猛杀后,北伐明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史称塔儿湾大捷。纵观常遇春的一生,他从未败北,被誉为“天下奇男子”,同时他也曾自负地说:“我率十万人便可横行天下”,军中更是送他一个绰号叫“常十万”。遗憾的是,如此勇猛且战功卓著的他却在40岁时便于军中离世。

标签: 古代将军

更多文章

  • 古代九锡之物到底是什么?看似平常却是身份的象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九锡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权臣加九锡的场景,一般来说,加九锡是身份的最高象征,加九锡者,都是对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加九锡起于汉武帝时期,这一象征本来是臣子的最高荣誉,但随着时代的改变,它却成为了后世篡权者必经的过程。所谓九锡,就是天子赐给功臣勋贵的九种物品,因为锡在古代通于赐,所以九锡也常常被称为九

  • 历史上最忠心的五个人物,有造反的实力,却甘愿辅助王上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张良,蒙恬,郭子仪,诸葛亮,岳飞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出现了很多有能力的人物,有战功赫赫的将军,也有治国有方的文人。这些人中,有的人拥兵自重自立为王,也有的人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下面这五位确实有造反的实力,却一直心甘情愿的辅佐王上。张良助刘邦夺得天下,可以说是汉朝的第一谋臣,但是凭借当时张良的实力,完全有能力统治汉朝,可是张良却是十

  • 历史上不太光彩的三个人物,如今却被强行洗白,还成了好人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宣太后,陆令萱,明英宗

    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忙碌的生活让人很难再坐下来、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游戏和各类电影电视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投资人和制片方等利益相关者,在市场的驱使下难免会为了迎合观众而推出一些违背历史的作品。与历史有些许出入便会导致一些辨别能力不

  • 古代皇帝下葬后,皇陵中最后一位工匠是怎么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皇帝,古代皇帝下葬,皇帝陵墓

    在古代的时候,很多人的思想都是非常迷信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非常注重自己死后的墓穴,他们感觉自己去世之后那就是去了阴间,不管是老百姓还是贵族的人,他们对自己的墓穴都是非常注重,还有陪葬品,尤其是贵族的人,他们的墓前有很多的陪葬品,他们有陪葬品肯定也为了防止一些小偷一般这些贵族的墓穴里会&ldqu

  • 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三个名人,家喻户晓,真实性却鲜为人知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陈真,穆桂英,八贤王

    我国有上千年历史,拥有了很多的王朝,在这些王朝里面涌现了非常多的名人,他们的事迹被一代一代的流传至今,大家心目中肯定有很多自己非常喜欢的人物,其中很多名人的故事都被翻拍成了电视剧,都受到观众们的喜爱,在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更是把他的事迹又加深一些,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历史上是有三个名人不存在的,可他

  • 古代科举考八股文科学吗?八股文的文体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科举,八股文

    提起科举考试的八股文,人们总是诟病甚多,往往将它和书呆子联系在一起,在科举制以前,中国有察举制(重推荐)、九品中正制(重出身),它们和科举制本无本质区别,都是为朝廷选拔人才。八股取士是一个公平的高智力的测验手段,虽然它不能考出道德,也不一定考出真才实学,但只要不作弊,基本只有高智商的人才能通过。正如

  • 古代宫女都热衷于认“干爹”,那么这个干爹可以随便当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宫女

    “干爹”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只是现代社会变了味,白天和晚上“干爹”的声调可能不一样。古时明目张胆认“干爹”的,鲜有女性。主要是有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法束缚,但也有例外,宫女们就很热衷于认“干爹”。古代宫女入宫

  • 他才是梁山上真正的第一高手,从的绰号就可以看出来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水浒传,凌振

    说起水浒传,人们最爱聊得就是水浒中众位好汉的实力排行,书中武功高强的好汉有很多,比如武松、林冲、关胜等等,不过要说武力排名第一的好汉,相信好多人会说是卢俊义,因为他是一位全面发展的高手。不管在什么方面,都能拿的出手。不过一个人再厉害,也难敌过人海战术,梁山之所以可以与朝廷对抗,只是靠着108个人可不

  • 古代有钱人出嫁都会有一个陪嫁丫鬟,这个丫鬟是用来做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丫鬟,陪嫁丫鬟,古代陪嫁丫鬟

    古代有钱人陪嫁丫鬟,是用来干杂活,还是真的用来暖床?到底是什么用意?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古今社会在许多地方都有非常大的差别,比如在等级这一方面,特别是男女地位这一块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古代社会是典型的男尊女卑型社会,所以女人是非常没有地位的,即使是富贵人家的女子虽然也有众人伺候,也常常不允许抛头露面

  • 古代仗刑下手到底有多重,为何几下就能打死人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刑罚

    在中国古代的“五刑”之中,“杖刑”是排在第二位的,通俗一点说,就是拿大棍子打人的屁股。实际上,最初的“杖刑”和“笞刑”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只不过施刑的部位不一定是在屁股上,而是在背部,这就导致很多受刑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