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名的4次皇室流血政变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名的4次皇室流血政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673 更新时间:2024/1/18 22:37:17

封建皇权的延续和更替充斥着勾心斗角,血腥风雨。一朝皇帝只能有一个,他们往往拥有无尚的荣耀和至上的权力,因此皇帝这一职位时时刻刻被无数人所觊觎,包括皇族兄弟、外戚集团、异姓将相甚至是草芥平民。一个封建王朝是以血缘关系得以继承与发展的,当朝皇帝的接班人选一般都由他预先确定,如皇太子、皇太弟等。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例外:一个是有血缘关系却改朝换代的,他就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其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尽管他与南齐皇帝为一脉血亲,却代齐建梁;一个是没有以血缘关系传位的,他是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因无子嗣而将身后之位交给了内侄柴荣。

纵览中国帝史,尽管皇帝这一职位集荣耀和权力于一身,但并不轻松,既要防外族人、外姓人,更要防身边人、本家人,所以就有了刘邦、朱元璋对开国功臣大开杀戒,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事发生,也就有了更多的皇帝即位之初即对兄弟侄儿轻则流放边穷地区,重则手足相残以消隐患,目的只有一个:维护自己及儿孙的皇位不受侵害!“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是为了夺取皇帝这一职位,那还顾得了这么多呢?宫廷皇室之乱的主角当然是两方啦,一方肯定是当朝皇帝或其指定接班人,另一方则是觊觎皇位但本来没有继承权的皇族成员喽。当然,其结果遵循“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规律而一目了然,往往只能是二选其一:要么当上皇帝,要么人头落地!!

西汉“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又称作七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汉初期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的一次叛乱,以吴王刘濞为首,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统领的六个王国参与。当时,由于天子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使刘姓宗室诸侯的势力日益壮大,于是骄纵起来,处处与朝廷对抗。汉文帝时期已感到同姓藩国的威胁,便开始了削弱诸侯势力的行动。到汉景帝初年,全面实行削藩政策,引来那些早就想反叛的诸侯王们的不满,尤其是吴王刘濞。因为汉景帝还是皇太子时,因细故纷争用棋盤击死了吴王的世子。

刘濞(前216年-前154年),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侄子,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被刘邦封为吴王。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正月,削吴诏书一到,刘濞凭借他的实力,即在广陵(现江苏扬州市)招兵买马,联合其他不满国家削减他们权力的六个王国,打着“诛晁错,发稷社”的旗号起兵反叛,欲夺景帝帝位,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景帝在众臣的压迫下被迫腰斩了晁错,而七国之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吴王还自立为皇帝。叛军至梁国(治今河南商丘),为景帝之弟梁王刘武所阻,景帝无奈之下只得派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率军镇压,用了3个月的时间,终于平定了七国之乱。刘濞逃到东越,为东瓯王所杀。其余六王皆畏罪自杀,七国都被废除。而且汉景帝又借机削落诸侯国领土和把诸侯任免官吏的权利收回,自此,诸侯名义上是封君,但已失去政权了,为后来汉武帝继续清除地方王国的势力奠定了好的基础。

西晋“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司统治阶层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内部混战,前后历时16年(291-306年)之久,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并引发了亡国和近300年的动乱。历时16年之久的内乱。这场权利角逐中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这场动乱从宫廷内权力斗争开始,而后引发战争,祸及社会,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加剧了西晋的统治危机,中国进入“五胡乱华”时代,成为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而当时的痴呆皇帝司马衷则成了权力争斗全过程一个实实在在的傀儡玩物,这可以说是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选定的接班人是其一生最大的败笔!

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临终时命弘农大姓出身的车骑将军、杨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继立的晋惠帝司马衷痴呆低能,即位后,皇后贾南风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权,于永平元年(291年)与楚王司马玮合谋,发动禁卫军政变,杀死杨骏,而政权却落在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手中。贾后政治野心未能实现,当年六月,又使楚王司马玮杀汝南王司马亮,然后反诬楚王司马玮矫诏擅杀大臣,将司马玮处死。贾后遂执政,于元康九年废太子司马遹,次年杀之。不久,统领禁军的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联合齐王司马冏起兵杀贾后。永宁元年(301年),赵王司马伦废惠帝自立。司马伦篡位后,齐王司马冏起兵讨伦,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举兵响应,迎惠帝复位,杀死赵王司马伦。之后,惠帝司马衷即成为势力强者或捷足先登者挟持对象,以他皇帝身份和名义号令天下。而且都城也忽东忽西,一会儿洛阳,一会儿长安。直到永兴三年(305年),东海王司马越从山东起兵进攻关中,击败河间王司马颙,攫取朝纲,一场乱战总算终结。光熙元年(306年),司马越迎惠帝回洛阳,但他这位傀儡皇帝在这场大乱中苦不堪言,身心打手伤害;当年十一月,司马衷突然吃面饼中毒而死,终年48岁,据史学家分析,乃东越王司马越下的毒手。

唐朝“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儿子李世民的支持下晋阳起兵。义宁二年(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封李元吉为齐王。天下平定后,李渊宠妃怠政,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李渊想使太子、秦王、齐王各谋其位,相安无事,结果相反的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为了皇位明争暗斗,你死我活。而太子面对功名日盛的李世民,意欲尽快除之。

武德九年(626年),突厥犯边,李建成趁机向李渊推荐李元吉为出征元帅,想借此把秦王府的精兵骁将掌控于自己手下。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武将尉迟恭、侯君集和谋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君绰等人的协助下,在宫城北门玄武门设下伏兵。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细,也一起入朝,骑马奔向玄武门最终被乱军杀死。李世民随即派心腹尉迟恭带甲入宫报告李渊,说:太子和齐王造反,秦王已将他们处决,特派我来保驾。李渊听后惊得目瞪口呆。3天后,高祖立秦王世民为皇太子,并颁诏书将所有军政事务交由太子处理。两个月后,李渊被迫退位,时年29岁的李世民即帝位,尊李渊为太上皇。

唐朝“神龙革命”

天授元年(690年)重阳节,67岁高龄的武则天正式实现她的女皇梦,自号“圣神皇帝”,以十一月为岁首改旗帜尚赤,建立大周王朝。唐朝皇帝睿宗李旦降为皇嗣,皇太子李成器降为皇太孙。武则天改唐为周后,立即用武氏子侄为宰相、为将军,臣下有功者也赐姓武,又免去天下姓武的田赋,改文水县为武兴县。显然,她想传为于武氏子孙。当时,武则天有意立武三思为太子,于是询问朝臣是否可行。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敢回答。狄仁杰作为一个坚定的李氏支持者,劝说武则天迎立庐陵王李显为继承人,以拥戴新皇帝的功劳来为自己免祸。长安元年(701年)九月,武则天终于派遣徐彦伯将庐陵王秘密迎回神都洛阳,气死一心想当皇嗣的武承嗣。

武则天晚年,得益于女儿太平公主介绍的男宠张易之、张宗昌兄弟俩悉心侍奉,授之于高官,委以国政,成为她晚年最亲信的人。文武大臣深为二张干政所惶恐,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经过一段时间的周密筹备后,宰相张柬之等联合右羽林卫大将军和左威卫将军发动军事兵变,并与太子一起斩关而入,来到了武则天的寝宫,杀死了二张兄弟。病榻上的武则天被迫逊位,唐中宗李显复位,李唐政权再度重建。正月二十五日,武则天被迫离开她坐了15年帝位的皇宫,迁居到洛阳宫城西南的上阳宫。十一月初二,82岁的武则天凄冷死在上阳宫仙居殿。临终遗言:去帝豪,称则天大圣皇后,归葬乾陵。

中宗复国号唐,沿用武则天“神龙”年号不改,该事件因此史称“神龙革命”。而曾与政变的张柬之、崔玄伟、桓彦范、敬晖、袁怒己等五人,在唐朝复辟后都被封王,故历史上把这次事件又称作“五王政变”。

标签: 古代政变

更多文章

  • 盘点历史上最任性的四位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皇帝

    古代任性的不少,但是身为皇帝也这么任性,小编都表示佩服,所以从历史长河里挑选了这四位,都是皇帝中的奇葩,他们真是任性的不要不要的,作为皇帝一点都不收敛自己的感情,竟然如此的肆意妄为,悲催的只能是群臣和老百姓,那么咱们就一起来回顾下这四位皇帝,看看够不够任性。第四、明武宗朱厚照明武宗朱厚照,这个皇帝在

  • 周天子亡国后,代表天下的传国之宝九鼎都去哪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九州鼎

    周时代表天下九州的九鼎,秦统一天下后怎么不见了呢?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商汤逐走夏桀后,将九鼎迁至其都。盘庚定都于殷后,九鼎迁移至此。周武王灭商后,曾在商都朝歌公开展示九鼎。

  • 秦始皇以后为什么后世皇帝没有穿过黑色龙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皇帝,龙袍

    我们小时候学过的朝代歌,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虽然那是从夏朝开始说起,但在秦朝之前,整个国家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做到统一。到了秦始皇的时候,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成就了史上第一个最大的帝国。他是第一个皇帝,各地他给封为了县,文字等也在这个时候得到了统一。不得不说他做出的这些成就都是巨大的。尽管秦朝

  • 身为前任皇帝,古代的太上皇都有哪些权利?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皇帝,太上皇

    众所周知,皇帝在古代的封建社会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大部分的皇帝都是自己死后才轮到自己的皇子继位,但是仍然有不少皇帝在晚年的时候就选择退位,让皇子登基称帝,而自己去当太上皇。那么太上皇身为前任皇帝,又往往是现任皇帝的父亲,他到底还有什么权利呢?虽然太上皇的制度在汉朝以前就有了,不过真正确立是在汉朝。大家

  • 古代太子可以顺利继承皇位,太子最后为何要起兵造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太子

    古代皇帝制中重点有三,其一是皇权至上,其二是皇帝独尊,第三点也就是皇位世袭。在历史的沿革中,皇帝是国家统率,是国家的主人。皇帝品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国家的命运,皇帝在一国当中的位置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社会的稳定,皇位的稳定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皇帝只有一个,而意外随时发生,为

  • 泰山封禅是怎么回事?历史上只有这六位皇帝真正实现过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泰山封禅

    封禅,是中国古代极其重要也极为古老的一种最高祭祀仪式。封禅包括“封”和“禅”两种祭祀仪式。所谓“封”,指在大山山头之上堆土为坛祭天;“禅”则是在高山之下、小山之上拔草除地,建祭场祭地。有专家考证,汉字中的

  •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冬至应该吃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二十四节气,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大家可能不知道这天的黑夜是最长的,而白天是最短的,而在这天的吃也是有讲究的,这天对于我们来说是有一定寓意的,那么大家知道有什么寓意吗?冬天的来历与风俗是什么吗?冬至日要吃什么比较好吗?冬至的来历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

  • 古代七品芝麻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七品官的俸禄是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七品官

    古代七品芝麻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七品官的俸禄是多少,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我们电视剧中经常提到的七品芝麻官究竟是个什么官。七品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在清朝的话,正七品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也就是正处级,从七品相当于现在县里的检察院院长、教育局局长。七品官一年的俸禄是多少清朝一个县官一年有

  •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知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端午节,端午节的风俗,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今天就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小编就为大家普及一下端午节的由来,且端午节起源说法众多,

  • 《御赐小仵作》拍出历史真相,宦官太强悍,皇帝惹不起秦栾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御赐小仵作,仵作

    万万没想到,《御赐小仵作》都快接近尾声了,还有人不明白秦栾为何如此嚣张?通常来说,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不应该太嚣张。尽管宦官身体残缺,心理容易变态,但不妨碍他们成为挟天子令诸侯的狠角色。让人闻之色变的东方不败,要炼成葵花宝典,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向宦官学习,进行惨烈的物理阉割。《御赐小仵作》里面的大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