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揭秘古代圣旨的八件事,除了限制数字接旨要得要跟绳子

揭秘古代圣旨的八件事,除了限制数字接旨要得要跟绳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438 更新时间:2024/1/23 7:31:19

说到圣旨,你肯定会想到8个大字“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但其实这句话并不是每个朝代都适用的,有的朝代圣旨的开头并不是这句话。皇帝的命令并不是都是称为圣旨,在春秋时期,皇帝的旨意大多称为“命”“令”等。而圣旨,到了朝时期才有这么一个词。所以有的电视剧中,把这些都给混淆了,也造成了我们的误解,其实圣旨中还有你不知道的事,比如开头的断句我们都读错了,圣旨还有字数的要求。

第一件事,圣旨的开头并不是全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唐朝时期是以“门下”开头,魏晋时期以“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开头,元朝时期的开头则是“长生天气力里”,此句表达了他们的一种信仰,他们相信最高的天神是长深天,给人一种粗犷的感觉。而我们平时熟悉的这八字开头,是朱元璋发明的。传说他有一天梦游,梦见了道法三清,紫衣道人赐给了他法剑,醒来之后,朱元璋便成自己是奉了上天的意思。

第二件事,圣旨的书写材料都是丝绸,而且还分等级的。总计苍,青,黄,赤,黑五种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等级,不同的官员就收到不同的圣旨。一般来说,做的官越大,收到的圣旨的颜色就更鲜艳。

第三件事,圣旨的断句,正确应该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奉,即为哪个天子的诏令,诏曰,诏的内容是什么。在明清时期,一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是诰曰,意思是皇帝下的是诰命。而五品以下的,皇帝的命令称为敕命。

第四件事,明朝时候宣读圣旨的时候,太监必须站在高处,在承天门上。接旨的人要跪在底下,太监大声宣读完后,用一个绳子系住圣旨,然后放下去给。表达一种从天而降之意,君权神授。

第五件事,元朝时候的圣旨有的是用八思巴写的,一般人都看不懂。所以宣读圣旨的人一般只会读,并不明白旨意的意思,保密性非好。

第六件事,清朝时候写圣旨的时候是有字数要求的,诰命敕命,一般开头和结尾是六句。中间分为14/12/10句,这是对于一品到三品的官而言。而四品,五品,开头要改为4句,中间是8句。而到了六品,七品,中间只有6句,所以官级越小,旨意的字数也叫越少,看来写圣旨这活,也是挺累的。既要表达意思,又要控制字数。

第七件事,圣旨是一定保存好的,如果出现了火灾或者是水灾,受旨的人可以去吏部要求重新换一个新的。但是如果是因为没有保存好,导致损毁的,就要罚去半年的工资。如果是找不到了,那就只能辞官回家了。

还有一事,普通老百姓是不会接到圣旨的,这就是权,普通人是无权的。

标签: 古代圣旨

更多文章

  • 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在交完知识后,最后的命运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皇帝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一国之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注视当中。因此皇帝的行为容不得有丝毫的行差踏错。所以为了让皇帝成为一个完美的人,皇帝的一举一动都要有人教导。传宗接代这件事作为一件大事,不仅涉及到皇位的传承,更是关乎到皇帝的尊严问题,虽然有些羞于启齿,但是也是要有人教的。因此,每位皇帝都要有自己的

  • 古代打仗为何举旗呢,旗帜到底有多重要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军旗

    军旗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一样物品,在打仗时,军旗在哪里树立,也就意味着哪块阵地是己方军队所在。我国是最早使用军旗的国家,早在原始部落时期,各部落就分别用不同的动物作为旗帜图腾。有一种说法是,龙这种动物就是黄帝、炎帝部落在征服其他部落后,不断把战败部落的动物图腾糅合,最终形成龙图腾的。那么打仗的时候,为

  • 什么叫酒禁现象?中国古代朝廷为什么要“酒禁”?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酒文化,酒禁,什么叫酒禁现象,中国酒文化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伴随着中国社会自远古走向现代,对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影响深远。今天这篇文章,将把眼光聚焦于中国古代的酒禁现象,对这一现象做一点分析。什么叫酒禁现象?顾名思义,就是政府组织力量制止社会上的饮酒、酿酒和酤酒,并且在某些朝代,还确立酒榷制度,即政府垄断酒业经营,

  • 中国历史上四位鬼才,没有诸葛亮也没有刘伯温?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姜子牙,老子,鬼谷子,徐福,中国历史上的鬼才

    中国历史上出过的能人异士可谓数不胜数,他们的传奇故事活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但可惜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多人最终结局没有被史书记载,他们也因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中国古代的四位奇人,诸葛亮、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等无法与他们媲美,但都最终神秘消失!第一位:姜子

  • 明清时期的举人和秀才之间有什么区别,区别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举人,秀才

    以明清时期为例。举人,是科举制度成熟定型后最基础的士大夫集团成员。需在各省乡试通过。 举人享有不纳税不徭役的基本特权,中举后就是老爷,附近的小农小商会拖家带口依附,献上财产将自己降低到佃户与帮工,为的就是逃避税吏衙役的盘剥与敲诈。同时,举人可与地方官员平等交往,因为有座师同年这一票人脉资源。因此可被

  • “鱼肠剑”在历史上是谁的剑?关于鱼肠剑的故事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周,春秋,鱼肠剑

    最近,一部《长安十二时辰》的火爆,除了剧情、画面、历史背景,很多人也一定对鱼肠这个人物有很深刻的印象,虽然剧中的鱼肠是一个人,但是在历史上,“鱼肠”这个名字指的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把名剑,并且在现在的十大名剑谱上也赫赫有名。究竟历史上鱼肠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

  • 古代画像中为何武将都是大肚子的胖子,难道他们也能上战场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武将

    对于古代人的长相,我们现在只能通过一些画像来构建出他们的样子了,毕竟当时也没有相机,他们真实的样貌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不过,古代武将的画像却有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肚子总是非常大,这就让人想不通了,肚子这么大,上战场了怎么办?挺着一个啤酒肚一样的大肚子,怎么能够杀敌呢?随着生活水平日益变高,

  • 揭秘古代为何会出现打更,古人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打更

    “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计量夜时的称呼。古人将夜时分成“五更,在许多地方的古都、古镇、古代市中心还钟楼和鼓楼,用撞钟、击鼓来报更次,传达夜时,有些地方安排“更夫”巡回于大街小巷报告夜时,使城镇市民明晓时间。由此可知,古代“打更&r

  • 白民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真的都是白色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山海经,白民国

    其实我们在说到关于这《山海经》这个话题的时候,许多的人都是不会感到陌生的,其实这山海经中的许多的神话故事都是被我们所十分熟悉的,这部著作中也是有着十分多的点是值得我们去仔细的思考的。山海经:神奇的小国!全部都是白色的人,还有能增阳寿的神兽!像一些比较出名、经典的神话故事,关于女娲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

  • 古代四大丑女的命运到底有多好,为何她们都能嫁给美男子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丑女,嫫母,黄月英

    中国历史上四大丑女都嫁给了高富帅而名垂千古,但四大美女各个下场悲惨,落的红颜薄命。嫫母古代最出名的丑女,首推嫫母。相传,嫫母长的形同夜叉、丑陋无比,因此被后人封为古代四大丑女之首。她开创了“三大发明”,其一发明了“织机”;其二发明了盘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