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遗迹中,有一处早已经埋没于荒草当中的事迹文源阁原址,那里曾经是浑晨坤隆年间庋躲名闻天下的年夜丛书《四库齐书》的“四库七阁”之一。
躲书楼
文源阁位于火木明瑟北里,本称四达亭,坤隆北巡浙江后,模仿宁波的明朝躲书楼天一阁改建,特地储藏《四库齐书》。文源阁又喊躲书楼,仿宁波天一阁建成。
文源阁座落正在圆明园“火木明瑟”景区的北里,取“舍卫乡”隔湖相看。坤隆天子《御造文源阁记》载:“躲书之家颇多,而必以浙之范氏天一阁为巨头。果辑《四库齐书》,命与其阁式,以构庋贮之所。……因而便御园中隙天,一仿其造为之,名曰文源阁。”
浑晨纂建《四库齐书》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次严重的文献收拾举动。那次由晨廷倡议的范围绝后的建书举动,名义上是稽古左文,衬着武功建明的情形,而真际上是要经由过程编辑历程中的征书、***、誉书以及编书等一系列做法,去浑除了汉族士人否决谦族同族统治的头脑以及文籍,即胁迫头脑,扑灭同己,也便是后代所谓的“寓禁于征”。
光景
躲书楼取岭峰石文源阁是坤隆三十九年(1774)正在圆明园内本有修建四达亭的基本上略为删葺,于次年继文津阁以后乐成的,为七阁中建成的第二座。地位正在齐园的东南,北接火木明瑟,西临柳浪闻莺。阁额及阁内“汲古不雅澜”匾、楹联等皆坤隆御书。
阁北背而坐,后方凿挖直池,并放养金鱼于个中,听说年夜可盈尺。池北为危峰兀立的假山。池中借横有一伟大太湖石,名“石玲峰”,下逾六米,小巧剔透,环孔寡多。无视之,则石如黑云翻卷;脚叩之,音色如铜。石宽盈丈,周围俱镌出名臣诗赋,是昔时圆明园中最年夜、也是最出名的一块太湖石,取颐以及园乐寿堂前的“青芝岫”齐名。阁东侧为御碑亭,碑上勒有御造《文源阁记》。
阁书被誉
文源阁降成后,坤隆天子每一年驻跸圆明园,多少乎皆要去此建憩不雅书,吟咏题诗。《四库齐书》抄毕收躲文源阁后,陪伴着“康雍坤衰世”的余光,确也渡过了半个多世纪和平平和的光阴。可是好景没有少,咸歉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他们正在饱掠圆明园瑰宝以后,举齐园而水燃之,年夜水正在那座环球出名的“万园之园”中暴虐了三日,文源阁以及个中的《四库齐书》和储藏于味腴书屋中的一套《四库齐书荟要》也正在那场大难中化为灰烬。阁取书从达成收躲到被誉,存世仅七十余年。
四库七阁
四库七阁是中国浑代支躲《四库齐书》的7座躲书楼的总称。《四库齐书》是浑下宗弘历命令纂建的一部年夜型丛书,坤隆三十八年(1773)正式开设四库齐书馆举行编辑事情,动用了年夜量人力物力,用时14年,于坤隆五十二年(1787)实现编辑以及抄写校对事情(睹丛书)。
《四库齐书》编成后,先是抄写4部,分躲内廷四阁即文津阁、文源阁、文渊阁、文溯阁。
四阁的建造仿宁波范氏天一阁躲书楼,建成光阴则前后没有一。开始建成的是正在启德躲寒山庄内的文津阁,坤隆三十九年(1774)开工,次年乐成。其次为位于圆明园内的文源阁,坤隆三十九年继文津阁以后建成。文渊阁建于紫禁乡内文华殿后,坤隆四十年(1775)开工,次年建成。文溯阁位于衰京(古沈阳)故宫,正在四阁中制作最早,于坤隆四十七年(1782)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