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山流火
秋春时俞伯牙工琴,琴直托意摇 深,一般人易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饱 琴,志正在下山,钟子期赞曰:“擅哉,娥 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正在流火,钟子 期叹曰:“擅哉,洋洋兮若江河。”厥后钟 子期往世,伯牙痛得知音,兴琴末身没有 弹。先人遂以“下山流火”喻知音易逢,也 指乐直尽妙。
2、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教家庄周主意长短齐一, 物我两记。《庄子》中有一寓行申喻此 理:庄周梦睹本人化做一只胡蝶,翩翩飞 舞,怡然自乐。梦醉之后,本身仍然是庄 周。果此道,没有知是庄周化为胡蝶呢,借 是胡蝶化为庄周。后代遂以庄周梦蝶比方 人死如梦境,易以盘问。唐李商隐名做 《锦瑟》云:“锦瑟无故五十弦,一弦一 柱思华年。庄死晓梦迷胡蝶,看帝秋心托 杜鹃。桑田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温玉死 烟。此情可待成逃忆,只是事先已经怅惘。 ”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3、倾国倾乡
汉武帝时,协律皆尉李延年,曾经正在 武帝前做歌讲:“南方有才子,尽世而独 坐。一古倾人乡,再瞅倾人国。宁没有知倾 乡复倾国,才子易再患上。”武帝无穷神 往,叹气好久曰:“世岂有这人乎?”仄阳 公主进行,谓李延年有妹,姿容尽代,妙 丽擅舞。武帝召睹,归入后宫,即厥后深 受辱幸的李妇人。“倾国倾乡”一词,即用 以描述男子好貌尽伦,文教做品中援用甚 多。
4、凌波微步
曹操之子曹植,八斗之才,文名卓 著,而正在少兄曹丕当政之后,备受怀疑, 郁郁没有患上志。他的《洛神赋》是一篇传诵 生齿的名篇,个中刻画洛神的步态之好 云:“体迅飞鸟,飘忽若神。凌波微步, 罗袜死尘。”写洛神踩火而止,火里似留 脚印之态特别逼真。先人遂以“凌波微 步”描述男子之行动沉盈。如贺铸《青玉 案》词“凌波没有过横塘路,但目收,芳尘 往”,即用此典。(典睹曹植《洛神 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