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风筝的历史由来

风筝的历史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404 更新时间:2024/1/27 21:24:54

说起风筝的起源,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故去的亲友,所以在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时,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死去的亲友。

据说,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 “风筝”的叫法。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淄博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是说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或“木鸢”)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公元前约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因此可以推断,中国风筝已有两千年以上历史了。

墨子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墨子'鲁问篇》中说,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

最初风筝常被利用为军事工具,用于三角测量信号、天空风向测查和通讯的手段。比如《鸿书》上说:“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的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向(一说张良用风筝系人吹箫)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在正史中也有关于风筝的记载,南朝的“侯景之乱”时,梁武帝被侯景围困,曾放风筝向外求援。据南史卷八十“侯景传”中所述,在梁武帝萧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时,侯景作乱,叛军将武帝围困于梁都建邺(即今南京),内外断绝,有人献计制作纸鸦,把皇帝诏令系在其中,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乘西北风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从此也衰微灭亡。

相传在公元前五世纪时,希腊的阿尔克达斯就发明了风筝,可惜后来失传。直到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中国返回欧洲后,风筝才开始在西方传播开来。

又从其它考据证实,约第十世纪传至韩国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纪才传至欧洲。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数学的历史及其名称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数学,我国古代叫算术,后来叫算学,又叫数学。近几十年来才确定统一叫做数学。古代“算”字有三种写法:筹、笄、算。从字形的结构,可以看到事物演变的一些痕迹。许慎《说文解字》对这几个字作如下解释:“笄”,“长六寸,计历数者,从竹从弄言常弄乃不误也

  • 古代三姑六婆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在日常口语中,“三姑六婆”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用来泛指社会上各色各样的女人,带贬义。那么,“三姑六婆”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三姑六婆”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明代一位叫陶宗仪的学者在笔记中记载了三姑六婆的身份。清代李汝珍在他的小说

  • “白色恐怖”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白色恐怖,是形容专制社会执政者迫害政治异见人士而导致的社会不安氛围。在中国的辞书上,通常是这样解释“白色恐怖”的:“白色恐怖”通常指在反动政权统治下,反革命暴力所造成的恐怖,如大规模的屠杀、逮捕等。这类恐怖,为什么与自然界的一种颜色“白色&

  • 辽朝的燕京是现在的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上燕京是辽国的都城,那么历史上的燕京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1、燕京简介辽朝的燕京,指现在的北京。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及在一些古籍中、文学小说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

  • 黄埔军校十大名将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1924年5月, 孙中山在广东省黄埔岛兴学讲武,定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特命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代表,总教官为何应钦,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都知道黄埔军校除贤才,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很多军官都是有所作为的。因此世间便流传了黄埔十大名将的说法。不过关于黄埔十大名将在不懂地方还有不同的版本。

  • 为什么念经的时候要数佛珠?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念经念佛的时候用念珠是一种计数方法。如有些念佛人念完经典后要念108遍佛菩萨的名号的,那时用108颗的念珠就比较方便。当然还有1008颗的。佛珠,是用线贯串一定数目的珠粒,在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来记数摄心的随身法具。印度自古以来便有用璎珞曼条缠身的风俗,由些演变成念珠的使用,所以古代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

  • 为什么用狼烟四起表示战乱?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狼烟:点燃干燥的狼粪而形成的烟,狼烟是作为古代军队中传送警报信息的信号,一但有危险,就立刻点燃狼烟,别的地方的士兵就看见了,因为狼烟很浓,而且狼烟很重不会轻易被风吹散,而狼粪又易保存,所以被作为军事信号传送工具,当然现在不用了,信号弹比它强。但对狼烟也存在这不同的看法。敦煌学者节正宇认为,烽火不是以

  • 寺、庙、祠、观、庵 的区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丨寺丨《说文》云“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西汉建立“三公九卿”

  • 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一、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简明关系图二、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主要区别注:弥赛亚(希伯莱语)就是基督(希腊语),意思是“救世主”。注:伊斯兰教的观点是:穆罕默德不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而是正道的复兴者,他只是接受真主的启示而传播伊斯兰教三、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即指基

  •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庄子有哪些代表名作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1、庄子的思想: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现存的《庄子》有三十三篇, 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文字雄美,想象丰富,跌后起伏,妙趣横生,善干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庄子》一书不但反映了庄周的哲学思想,而且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聃的"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