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上下其手”的历史由来

“上下其手”的历史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454 更新时间:2024/1/22 1:32:42

“上下其手”一词表示玩弄手法,颠倒是非的意思。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学作品中用“上下其手”形容男人对女人的猥亵,殊不知这个词完全不是这个意思。

这个词典出《左传》。楚康秦国人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大夫皇颉出城与楚国的穿封戌交战,结果被俘。楚康王的弟弟公子围想争功,非说自己俘虏了皇颉。

二人争执不休,就找来了伯州犁当裁判,伯州犁说我们问俘虏吧。公子围是楚康王的弟弟,伯州犁当然着他。于是伯州犁向皇颉“上其手”介绍公子围:“这是我们国王的弟弟。”完了之后,他又“下其手”介绍穿封戌:“这位穿封戌是我们国家县官。”然后伯州犁问是谁俘虏了他。皇颉很识趣地说自己是公子围俘虏的,于是后人就用“上下其手”形容相互勾结,玩弄手法。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说法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班固曾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中总结道:“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范晔也在《后汉书·虞诩传》中写道“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那么这说法从何而来呢? 这其中的“山东”、&l

  • 书法家蔡邕的书法成就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蔡邕,(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邑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

  • 历史上有几个宇宙大将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真没有想到在我国的历史上竟然也有这么牛逼和浮夸的称号,可能当时觉得挺厉害的吧,不过我们还是来介绍一些这位牛逼哄哄的人物,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当然最后下场不怎么好,而且死法有点过分,大家来了解一下吧。一直以为“宇宙大将军”这等威风霸气的称号只能是某邻国的专利,没想到我国历史上竟

  • 男左女右习俗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好像约定俗成地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颠倒了位置,就会有人笑话,说是违反了“男左女右”的习俗。这种习俗是怎么产生的呢?据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这个传说虽然有神话的成

  • 中国古代“六圣”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我国历史上,从西汉到盛唐出现过“史圣”“草圣”“医圣”“书圣&rd

  • “敲竹杠”是什么意思 “敲竹杠”故事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敲竹杠”一词被用来指利用他人的弱点或找借口来索取财物或抬高价格,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而“敲竹杠”这次的由来是什么呢?清末,沿海一带贩卖烟土成风。有个狡猾的云南客商,经常以贩卖土布、山药为名,夹运烟土,往返于云贵与江浙之间。因为他想

  • 唐朝十大宰相名单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十大名相: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狄仁杰,马周,张说,宋璟,张九龄,张柬之,姚崇。华夏大地,自古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既有无数帅才猛将保家卫国、开疆拓土,又有历代贤臣良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个王朝,一个王朝是否鼎盛、是否强大、是否繁荣,除了要有一个好皇帝之外,还得有一

  • 曹操手下五大谋士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时期曹操麾下五大谋士:荀彧,郭嘉,荀攸,贾诩,程昱。在三国时期能人辈出,曹魏、刘蜀、东吴都是拥有着很多谋士。三国时期曹操手下谋士如云,与武将相比,谋士的显得更重要!因为往往都是他们来决定,一场战役的走向与局势。曹操在创业时期,从青州军到之后的曹袁对决,再到后期的统一北方,期间有诸多的谋士为其出谋

  • “大人”在古代都有哪些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在古装剧中,“大人”常用来称呼官员,无论什么官职,都可以被称呼为“大人”,似乎“大人”与“官员”为同义语。但以“大人”称官员,在正儿八经的经书史书中并不多见。那么,把官员叫做&l

  • 古代读书人都称为“秀才”吗 秀才有什么待遇和特权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的秀才被认为是读书人的通称,然而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可以称为秀才,他们也需要通过考试得到入学资格才能被称为秀才,秀才只是读书人通往仕途的第一步,很多人一生止步于秀才,并没有真正成官。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但后来「秀才科」被废,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