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耳环的历史由来

耳环的历史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416 更新时间:2024/1/21 12:35:59

女人佩戴的耳环,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最初叫“珰”,东汉刘熙《释名》说:“穿耳施珠曰‘珰。兴于蛮夷,盛于华夏。”

耳环,顾名思义,盼望儿早日归还,俗话讲:不上轿不扎耳朵眼,女儿出嫁的时候,佩戴的饰物!寓意:常回家看看!

史料记载说,当初,妇人大多不守妇道,有时竟趁着丈夫熟睡逃出去和情人幽会。做丈夫的便在她的耳根穿凿一个洞,扣上两个金属圆环。这样,女人稍微一动,耳环发出声音,只得打消幽会的念头。

另一种说法是,起初,女子没有贞操观念,只要有陌生男人路过,女人便迎上前去,主动搭讪,请陌生男人留宿。次日清晨,男人离开时按惯例应送一只耳环给女子,作为留念和酬谢。女人耳朵上的耳环越多,越是显出女人的魅力。

后来,经过时代的变迁,耳环成了女人喜欢的饰品。

所以,《陌上桑》里,男人为之倾倒的罗敷是“耳中明月珠”;《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是“耳著明月珰。”罗隐在《杂咏》诗所写的游春女子是“金环耳际摇”。

《红楼梦》的戏子芳官,“右耳根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越发显得面如满月犹白,眼似秋水还清”;尤三姐“忽起忽坐,忽喜忽嗔,没半刻斯,两个坠子就和打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檀口含丹”这时,耳环成了“耳坠子”,为女子平添了许多妩媚和美丽。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妈祖庙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妈祖 ,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福建、台湾等地的居民大多笃信妈祖,他们不仅把她视爲航海保护神,而且作爲年岁丰收和保境平安的象征。在以福建爲中心的一些地区,处处可见妈祖庙和祭祀妈祖的活动,尤其是在台湾,妈祖文化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其祭祀妈祖的妈祖庙多达五百余座。如果去福建、台湾等地旅游,你可一定得了解一点关

  • 财神节的由来 古代传统节日财神节是哪一天?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以商朝比干为文财神,以三国关云长为武财神。每年正月初五专祭财神。祭祀时,红烛高烧,鞭炮齐鸣,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临清每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为财神会,唱戏三天。潍县是七月二十一日为祭财神日。其财神庙有对联云:&ldq

  • 谥号庙号的历史由来 古代皇帝的谥号庙号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所谓“庙号”,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在上古时,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所以,商时祭祀时就用每个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

  • 纸币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纸币轻便易携,代表着一种先进的货币形态。纸币的出现,带来了货币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飞跃。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在北宋时已使用纸币,元代纸币通行全国。《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大都设有造币厂,使用桑树皮制成纸币,价值与金币、银币相等。由于马可波罗是商人,而当时西方尚未有纸币,所以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

  • 传国玉玺的历史由来 传国玉玺丢失历史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在公元前741年,卞和在外游玩,走到荆山(现湖北省襄樊南漳县巡检镇城南约一百一十公里有玉印岩,传说是卞和采玉处),看见一风凰在块石头上,他看了几天、每天风凰都在此石上,他确定这一定是块好玉石,他就将此石搬回家,将此石献给楚历王。历王叫玉工看、玉工说:石也不是玉。厉王说:竟敢欺哄本王,来人将此右脚刖去

  • 宝塔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塔,梵语音译“窣堵坡”,意译高显或坟,又可译作塔波、塔婆、浮屠、浮图,因常以珍奇宝物作为装饰,通称宝塔,简称为塔。公元前五世纪,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为了纪念、瞻仰释迦世尊,便建宝塔来供奉佛骨舍利,宝塔最初的形状如同一个倒扣的钵盂,因此又称做“覆钵式

  • 全世界最著名的十大黑帮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黑帮,一个与阳刚之气、男性情义密切相连的词语,往往让人觉得它是现实中的唯一的江湖,赋予了它太多的想象。与此同时,黑帮却又因无恶不作而声名狼藉;据此,美国知名男性杂志《AskMen》最近推出了全球十大黑帮排行榜。让我们一窥能“成名”于世界并令人闻风丧胆的黑帮到底都是什么样。1、

  • 商纣王的儿子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商纣王的儿子是谁?商纣王可谓是中国历史上记载中残暴的君主,名受或受德,商谥帝辛,周武王称其为“纣王”,部份文学小说则称其为“寿王”,是中国商朝末代君主,也于公元前1075年即位,公元前1046去世,在位30年,后世评价褒贬不一。关于他的儿子,史书上记载

  • 什么是井田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1、井田制度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开始实行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

  • 清朝贵人升为“嫔”能够享受哪几大特权?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在清朝,正常情况下皇帝每三年一选秀,要求这些女子必须身家清白,且身上没有疤痕没有异味等等,等成为贵人之后,才有资格继续升为“嫔”,那么成为“嫔”的话,能够享受哪几大特权? 清朝的制度也是极其严谨的,各个位置上的嫔妃都是有规定的数目的,如皇后只有一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