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有《樊川文散》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之后人又辑有《樊川中散》、《樊川别散》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散》二十卷、别散一卷、中散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又有浑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脚从日本枫山民库躲本影摹的簿子。
此二本都可谓擅本。通畅本则有1978年上海古籍出书社出书的《樊川文散》。那部校面本因此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刊本为原本,并同景苏园影宋本对于校,以《唐文粹》、《文苑精华》为参校,借参考了其余无关材料而成,本文以此为原本,所援用的杜牧诗文皆此本。杜牧诗,由裴延翰所编的《樊川文散》前四卷是可托的,但裴延翰脚编《樊川文散》支患上没有齐,果此到宋朝便发生了《樊川中散》、《樊川别散》等补遗之做。
浑人冯散梧注《樊川诗散》,除了那两个散子附录中,又删编了《樊川诗补遗》。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纂所印冯散梧《樊川诗散注》时,又据《齐唐诗》删减了《樊川散遗支诗补录》,果此现存题为杜牧诗者共有486题524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