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赠别郑炼赴襄阳的全诗和赏析(整首诗表达杜甫什么情感意思)

赠别郑炼赴襄阳的全诗和赏析(整首诗表达杜甫什么情感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01 更新时间:2024/1/23 23:41:41

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赏析:言简意丰,诗短情长!

公元762年,郑炼离开严武幕府,准备起身回家乡襄阳。对于这位诗友的离去,杜甫很是伤感。

杜甫喜欢他的品格、学问,把他称作“郑子”;当然也很喜欢他的诗,他甚至说,把玩着郑炼的诗可以消永日。——只可惜,郑炼其人其诗都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了,只在杜诗中留下了一个名字!

当然,老杜的伤感也和国事正相关。这一年是代宗宝应元年,他在浣花溪草堂自感老病缠身时,又听闻天下大乱:史朝义陷营州,羌、浑等族陷梁州,河东、河中军皆乱……

这让忧国忧民的他对此如何不伤心!

于是有了《赠别郑炼赴襄阳》: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这首诗言简意丰,诗短情长,含蓄地蕴藉了复杂的情思。

首联“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开篇点明“困局”

这个世界兵荒马乱,而自己困居柴门,又老又病。将个人遭逢与国家离乱结合起来,这是典型的杜甫式写法。

颔联“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在两般伤心事上又递一层

老友即将离开,面对离别,怎不叫人惊心伤神!

“过日”是度日之意,用“度”平仄仍调,但为什么非要用“过日”呢?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典故。

陈后主叔宝被隋文帝囚禁,每天与身边人饮酒至醉,隋文帝先是想规劝他节饮,随后又说:“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随他去吧,不这样,他怎么度日)

杜甫用此典一层意思是,郑炼的诗好比美酒,能让自己得到些慰藉,藉此度过难捱的时光。这是紧承上联说的。

第二层意思是,郑炼的诗写得太好了,简直如醇酒,这隐隐是对郑诗的赞美。

所以,郑炼的离开,就意味着醇酒不再有,于是用了“惊”、“神”二字写吃惊、失神。

颈联“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突然一转,从叙事与议论回到写景上来,但又写得不那么实。

峨眉山离杜甫所居草堂400多里,诗人不可能送朋友至山下而别。这里用峨眉代指蜀地,目的是逗出下句的“岘首”——襄阳的代指,意在说明两地距离遥远。距离遥远,地阔天高,当然寓不舍之意。

而“地阔”、“山高”亦有典故在。蔡琰《胡笳十八拍》:“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杜甫引《笳曲》上半句,但让人却能联想到“见汝无期”来,这隐隐是一种生离死别般的忧伤!

古代交通极不方便,一别成永诀,在当时实为寻常。所以,相信郑炼读到此处一定会黯然神伤!

不过,此联还是留有希望在的。联末一个“春”字,所含的即是一种温暖。虽路途遥远,再见无期,但诗人希望友人在道路尽头遇到一个春天!

同时这个“春”字也领起了下面诗意的转折——“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耆旧,书名,全称《襄阳耆旧记》,东晋习凿齿著,内有庞德公传,庞德公即诗中的“姓庞人”。

庞德公不仅是个隐者,更有识人之能,诸葛亮庞统的“卧龙”、“凤雏”之称,皆来自他。

杜甫希望郑炼回到故乡,替他在《耆旧记》中寻找贤人庞德公的踪迹,含蓄地表达了希望朋友能觅得识己者,一展才能的想法。当然,这也包含了杜甫自己的希望在。

诗行笔至此,已大扫前几联的伤感之气,隐隐生出了新的希望和新的勇气来,不禁教人为杜甫的执著而感叹。

全诗表达的情感复杂而多变,由自伤到不舍,再到宽解与希望,几番转折,表达婉曲。

在手法上,多用典故,在看似平直的叙述中,深含多层意指,从而形成了言简意赡的效果。

同时,它又具有杜诗特有的格律谨严的特点。全诗前三联对仗,前两联看似随意,其实工整。而第三联以“峨眉”对“岘首”自然天成,堪称绝妙。

标签: 郑炼全诗赏析赠别杜甫襄阳情感意思表达什么

更多文章

  • 扎硬寨打呆战谁说的(曾国藩扎硬寨打呆战的核心感悟)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硬寨,打呆战,感悟,曾国藩,核心

    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启示:“捷径”非捷径,笨办法最管。毛泽东治史极深,生前在论及近代人物时,曾表示“独服曾文正”。19世纪中叶,在清朝正规军被太平天国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的背景下,曾国藩(谥“文正”)以一介儒生领军,花了13年时间,历经千辛万苦,硬生生地将局势点一点扳了过来,挽大厦于将倾。说起来

  • 战国魏国是怎么灭亡的史实(魏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国,灭亡,史实,原因,战国,根本,怎么

    战国七雄之魏国的历史,第三个被秦灭亡,魏武时代已成过去!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是第三个被秦灭亡的。魏国从公元前403年魏文侯魏斯建立诸侯国到公元前225年魏国都城大梁被水淹、魏王假被俘,共历经了8代8个王178年。魏国的先祖是周朝时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因被武王封于毕国,故称毕公高。武王死后,周公旦、召公奭

  • 关于天的汉字故事(天字的由来及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含义,介绍,由来,故事,关于,汉字

    天字是怎么来的?它的本义是什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十年来,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悬挂在教室的正前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努力。这里的天,就是日的意思,表示一昼夜。冬天、夏天,今天、明天,都是这个意思。那么,天字是怎么来的?它的本义是什么?甲骨文中的天,下面画的是一个正面站立着的人

  • 天公开物是明代谁所著(宋应星的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天工,开物,宋应星,天公开,科学技术,著作,明代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最近,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活了,第一期的《尚书》很经典,第二期的《天工开物》照样很精彩,还有人说宋应星应该保留明朝的发型,而不是清朝大辫子。这种问题今天我们不讨论,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走进明末清初的牛人科学家宋应星。宋应星(1587-1666),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

  • 天庭守门的神是谁(天庭守门的两个神仙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守门,天庭,神仙,名字,什么

    孙悟空为何不从北天门进入天庭?看看守门的是谁!如来都打不过他!说到《西游记》就不得不提天庭,天庭可以说是整个西游记中最神圣的地方,天庭是诸多神仙居住和任职的地方。人们想要进入天庭之中只能通过四大天门进入,可是似乎四大天门中只有南天门是众多神仙进出的通道,很少提及其他的三个门。而且曾经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 战斗英雄徐良个人资料简介(英雄徐良的经历及近况)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徐良,英雄,近况,简介,资料,战斗,经历,个人

    对越反击战中失去一条腿的英雄徐良,卷入一桩杀人案后妻离子散。徐良,北京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他热爱音乐,热爱钢琴,自小就有音乐天赋。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音乐学院。当时他一心只想能成为一名艺术家,根本就没有想到去当兵。直到有一年,老山英模报告团在学校报告的英勇事迹,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他暗

  • 张辽威震逍遥津主要内容简单概括(威震逍遥津的故事梗概)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威震,梗概,逍遥津,张辽,概括,内容,故事,简单,主要

    五子良将之张辽 巅峰之战:威震逍遥津!张辽的巅峰之战是哪场呢?毫无疑问,那就是以八百虎贲破十万的逍遥津之战。三国的曹魏可谓将星云集,比如说用兵神速者如夏侯渊、治军严整者诸如徐晃,作战机敏者如张郃,而要说屡立战功,所向披靡则属张辽。他是曹操的一把利剑,直刺敌军,震慑敌胆。他戎马一生,统领铁骑驰骋疆场,

  • 张骞通西域的影响作用及结果(张骞出使西域重大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域,张骞,意义,作用,影响,结果,重大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张骞出使西域又称张骞通西域,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的历史事件。我们都听说过这个故事,他对我国古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

  • 张若虚是盛唐还是初唐诗人(张若虚为何孤篇盖全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若虚,孤篇盖,全唐,诗人,初唐,为何,还是,盛唐

    张若虚凭什么“孤篇盖全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朝是开放程度比较高的朝代,国富民强,唐朝的诗人尤其多,唐诗也十分著名,对全世界的历史文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提到唐朝的诗人,我们脱口而出的大都是炙手可热的那几位,不外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诗佛王维等人了。但是,今天要介绍的这位诗人,他在唐朝的名气并

  • 张韶涵和范玮琪的关系怎么样(两人从闺蜜到形同陌路)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陌路,范玮琪,张韶涵,关系,闺蜜,怎么样

    从闺蜜到形同陌路,张韶涵和范玮琪之间有什么恩怨?一次演出中,范玮琪看到韩红后,火速上前巴结:“我好喜欢你。”谁知韩红翻了她一个白眼,指着张韶涵说:“我喜欢她!”是什么让韩红直言不讳的说喜欢张韶涵,而对范玮琪不屑一顾呢?张韶涵、范玮琪曾是要好的闺蜜。2001年,张韶涵签约到了福茂唱片公司。而范玮琪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