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善长最后结局(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为什么不得善终)

李善长最后结局(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为什么不得善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01 更新时间:2024/1/24 18:48:00

李善长为明朝开国功臣,为何已七十多岁高龄,还因谋反罪被处死?

李善长是大明开国六公爵之一,功劳位居第一,之后才是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朱元璋经常拿李善长对比萧何,对比功勋,李善长或许堪比萧何,但要比心态和智慧,李善长就差得远了。

在大明建国之前,李善长主要负责朱元璋军队的后勤和保障工作,工作事无巨细、任劳任怨,是朱元璋牢靠的支持和后援。

但在建国后,李善长却忘乎所以,经常触犯朱元璋的逆鳞,还和胡惟庸勾勾连连,最后坐实谋反的罪名,全家七十多口一并被杀。

李善长被杀时已经是七十六岁高龄,按理说早无好斗之心,更不会图谋不轨,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掉他呢?

李善长功劳太大

早在朱元璋进攻滁州之时,李善长就来投奔了,当时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可以说李善长是最早跟随朱元璋的那批人。

李善长跟随朱元璋时间很长,感情也应该比较深厚,毕竟那时朱元璋还不是皇帝,没有那么多戾气和杀心,他们相处的应该比较融洽。

李善长熟读经史,很有才干,朱元璋曾经问他:

“四方战斗,何时定乎?”

李善长回答:

“秦末汉高祖同样起自布衣,他知人善任、豁达大度,五年就完成了大业,如果您也仿照汉高祖,天下可以平定。”

从各个方面来讲,最值得借鉴的就是刘邦的经历,李善长说得很对。朱元璋进攻滁州,李善长就成了朱元璋的参谋,参与指挥筹备等工作,其中他主要负责粮草和后勤供给。

古人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最最重要的就是粮草,而李善长就负责这个,可见朱元璋对其有多么信任。

随着朱元璋的名声越来越大,投奔他的人也很多,嫉贤妒能的郭子兴就想把李善长找来辅佐他,李善长干脆地拒绝了郭子兴的要求,于是朱元璋对李善长更为器重。

史料记载:

“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

朱元璋称吴王之后,李善长就封为右相国,位高权重,朱元璋在前方征战,李善长就在大本营留守。李善长处理政务很有能力,手下官员任其差派,百姓也算是安居乐业。

成为皇帝后的朱元璋,依旧重用李善长,很多重大政策的实施、宗庙礼节的制定都有李善长的身影。

虽说李善长没有在前线作战,也不是领兵的将领,但他把大后方的工作搞得井井有条,可谓朱元璋的一条臂膀,所以说李善长的功勋还是值得肯定的。

自古功高盖主者大多没有好下场,况且李善长还碰到朱元璋这个心理不甚健全的皇帝,想要避免一死很难。李善长要功勋有功勋,要威望有威望,如此人物不论是否犯过错,朱元璋都不会留的。

朱元璋早有杀心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谋反罪,杀胡惟庸并诛其九族,不仅很多人牵连被杀,朱元璋还借此废掉了丞相这个职位。

胡惟庸之所以能位极人臣,那是李善长推荐的,而且胡惟庸还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侄子,胡惟庸和李善长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朱元璋一贯的做法是杀一儆百,除非特例他是不会手下留情的。洪武十五年,马皇后暴毙,朱元璋痛苦不已,每次亲人的离去都让朱元璋变得更加冷血,三年后,就爆发了空印案,牵连被杀者万余人。

杀功臣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给太子留下一个舒适的明天。

换言之,哪怕李善长不犯错,哪怕李善长知道明哲保身,他都不一定能保住他的性命,更何况他还被胡惟庸案牵连,被杀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李善长有些得意忘形、恃才傲物

在朱元璋即位之前,李善长还是比较低调的,本本分分做事,也没有太多非分之想,然而随着权势越来越大,李善长也愈发变得不安分起来。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很快李善长的嫉贤妒能就表现了出来,参议李饮冰、杨希圣只是稍微触犯了李善长的权益,李善长就上疏朱元璋,罢免了两人的官职。

李善长并非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他还曾和刘基因法令问题发生争吵,刘基为了保全自己,请辞回家了。

洪武四年,李善长告病回家养老,朱元璋赐给大量良田、佃户,也可谓风光无限。洪武七年,朱元璋升任李善长弟弟李存义为太仆丞,洪武九年,朱元璋还把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

得到如此恩宠,李善长也应该知足了,然而,有一次,朱元璋由于病患,十几天没有上朝,李善长却没有来看望,他儿子李祺也很多天不上朝。

汪广洋等人上疏弹劾李善长,因此李善长在朱元璋心中的位置每况愈下,朱元璋对李善长也越来越冷淡。

胡惟庸被杀后,李善长还是没有任何变化,仍是骄奢淫逸,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跟胡惟庸有牵连,朱元璋大笔一挥,给他们免死,至此,胡惟庸竟然还没有觐见感谢。

李善长一次次的无礼,也逐渐让朱元璋忍无可忍,随即找个理由杀掉了李善长。

牵连谋反,投鼠忌器

谋反是必死大罪,也是皇帝杀人的不二利器,只要背上了这个罪名,连免死金牌也保不住,当然,这也是朱元璋定下的规则。

上文说过,胡惟庸原本就是李善长推荐的,而且他们两家还有姻亲关系,所以说,要想借胡惟庸杀掉李善长太容易了。

李善长有个亲戚叫丁斌,由于犯了罪要被流放,李善长就反复多次请求朱元璋饶过丁斌,朱元璋大怒,不仅抓住了丁斌,还逼丁斌供出了李善长谋反的“事实”。

史料记载:

“善长惊不许,然颇心动。惟庸乃自往说善长,犹不许。居久之,惟庸复遣存义进说,善长叹曰:‘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

大概的供词,就说是胡惟庸曾经劝李善长一同谋反,李善长多少有些心动,但最后还是模棱两可地没有答应。于是乎谋反的罪名就扣到了李善长的脑袋上,加上他自己全家七十多人被杀。

很明显,李善长位极人臣,哪怕退休了还能影响朝政,还跟皇帝结下姻亲,如果李善长谋反,他图个什么?他该得到的早就得到了,真的没有造反的动机。所以说李善长这谋反罪,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李善长被杀后的第二年,也有大臣为其抱不平,其中就有部郎中王国用,直接跟朱元璋进言,李善长已经做到位极人臣,他谋反图个啥,换个皇上当人臣,且都七十多啦,还能活几年?

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竟然没有治王国用的罪,由此可见,朱元璋杀李善长此举,他自己多少也会有一丝丝内疚的。

但抛去朱元璋滥杀无辜以外,李善长自身也没有学会明哲保身,要知道朱元璋可不是刘邦,刘邦有一定容人之量,而朱元璋不一定有。

李善长屡次挑战朱元璋的底限,这分明就是找死,摊上了这样的皇上,七十多岁被杀,也就不足为奇了。

标签: 李善长功臣结局善终明朝最后开国为什么

更多文章

  • 刘秀为什么被称之为位面之子(刘秀的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秀,位面,称之为,简介,历史,为什么

    汉光武帝刘秀,很多人都称他为位面之子,意思就是天选之子。刘秀的一生简直就是开挂的一生,早在刘秀尚且未出生之际就开了人生的第一个挂,那就是让别人代替他送命。王莽篡汉后得到一个预言,就是说日后一个叫刘秀的会代替他,于是王莽下令让亲信在全国秘密搜捕叫刘秀的人。偏偏京城有一个精通周易八卦的刘氏宗室叫刘歆

  • 百无一用是书生什么意思(出自清代诗人黄景仁《杂感》)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杂感,书生,黄景仁,意思,诗人,出自,清代,什么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代诗人黄景仁的《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黄景仁很小就成了孤儿,家境贫寒,但是很聪明,少年时就已经诗名在外。十七岁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但是时运不济,一生穷困潦倒

  • 高俅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吗(真实的高俅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高俅,历史,人物,真实,什么样

    历史上真实的高俅是什么样的?他的最终结局让人气愤。相信不少读者都看过《水浒传》,在小说里作者施耐庵将高俅描绘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反派,坑害了梁山泊众好汉。他逼得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背井离乡,把另一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弄得家破人亡。他时时出奸计与梁山好汉作对,最后还陷害宋江等人。那在真实历史中,高俅是个

  • 祖龙是什么意思(上古神话中的第一条龙祖龙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龙祖龙,神话,意思,上古,第一,什么

    上古神话中的第一条龙,“祖龙”究竟是谁?上古神话非常复杂,不仅神话体系多,而且还非常零散,成零星的片段散落在很多本古籍中。咱们就拿“开天辟地”来举个例子吧。说起“开天辟地”,流传度最广的上古神话莫过于“盘古开天”了。但盘古开天辟地之说兴起于汉末时期,在更早的古籍《山海经》和《淮南子》中,并没有关于盘

  • 王重阳和林朝英为什么不在一起(从周伯通嘴里得知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林朝英,周伯通,王重阳,真相,得知,嘴里,一起,为什么

    王重阳为何不娶林朝英?周伯通在射雕中,就已经对郭靖说了出答案!在我们这些阅历尚浅的小辈们看来,江湖之中也就不过是打打杀杀而已,其实这是一种很肤浅的理解,随着阅历逐渐丰富,心态也一定会发生改变。江湖之中,远不是只有打打杀杀那般简单,还有着爱恨情仇、恩怨纠葛。或许正是因为理解了这一点,金庸在写下《射雕英

  • 李叔同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1942年弘一法师在泉州圆寂)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叔,法师,生平,简介,圆寂,泉州,作品,代表,1942年

    弘一晚年四肢浮肿溃烂,神经衰弱扰其一生:小病从医,大病从死!民国时期,我国文坛人才辈出,但是有一位奇人获得了文坛上上下下的尊敬和赞赏。鲁迅以得到他的手书而感慨万千,张爱玲在他面前低下高傲的头颅。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这是后世对他的评价和认知,他就是被称为文学史上最遗世独立的天才——

  • 南明存在了多少年(南明为何不到20年就亡国)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亡国,南明,存在,20年,为何,多少

    南明为何不到20年就亡国?任何国家若失去了它,都再无翻盘可能。明朝京师顺天府被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后,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成立朝廷,沿用“大明”国号。但是,由于清兵入关之初宣称“天下取自于贼,而非明”,并且,在其立足未稳之时便着急诏修《明史》,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以此宣告明朝已亡,不再承认南明朝廷的合

  • 水浒传关胜的人物简介(为什么关胜直接空降排在第五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胜,空降,简介,人物,直接,第五,为什么,水浒传

    《水浒传》大刀关胜入伙那么晚,为什么直接空降排在第五名?大刀关胜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是有点陌生的,除非是真正读过水浒的人,才对他有所了解。而多数人其实是在电视剧中了解水浒,在老版本的水浒传中,关胜根本没有几个镜头,所以大家印象中压根就没有关胜这个人,只是听过这个名字而已。新版水浒传中倒是有关胜

  • 戴望舒的资料简介(民国才子戴望舒代表作及感情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戴望舒,民国,简介,才子,代表作,资料,经历,感情

    忧郁诗人戴望舒:婚后想念初恋,再婚怀念前妻!你会因为对初恋念念不忘,而不去珍惜现在的伴侣吗?我想大多数人的选择会是:往事如风,珍惜当下。可是,著名的民国诗人戴望舒却不是这么想的。戴望舒是民国四大才子之一,他创作的《雨巷》是传诵一时的名作,诗中描写的“撑着油伞,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不知触动了

  • 尧舜禹三人是什么关系(尧舜禹真是靠禅让取得的帝位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尧舜禹,帝位,禅让,关系,取得,什么,真是

    尧舜禹之间到底是禅让,还是靠篡位上台的?尧、舜、禹真是靠禅让取得的帝位吗?看到这个话题想起毛主席的一段批语:此等语竟被利用。尧幽囚,舜野死。——毛泽东读卢弼《三国志集解·魏文帝本纪》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40页)。批语中的“尧幽囚,舜野死”,出自李白的《远别离》:“或云尧幽囚,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