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忽兰忽失温之战的意义(历史上步骑炮多兵种首次协同作战)

忽兰忽失温之战的意义(历史上步骑炮多兵种首次协同作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659 更新时间:2024/1/24 1:52:28

忽兰忽失温之战:中国历史上步、骑、炮多兵种首次协同作战!

永乐八年,明成祖第一次北征,在斡难河和阔滦海子两战打垮了鞑靼部,鞑靼太师阿鲁台明朝称臣进攻,明朝北疆获得安宁。

但好景不长,瓦剌接收了溃逃的部分鞑靼部众后,实力逐渐强大起来。

瓦剌首领马哈木得意忘形,趾高气扬,渐渐不把明朝放在眼里。

明成祖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变化,一面对阿鲁台好言慰问,希望能保持之前的和平关系,一面封阿鲁台为特进光禄大夫、太师和宁,希望扶持阿鲁台来牵制马哈木。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开平备御成安侯郭亮派人上报称:根据捕获的瓦剌斥候招供,马哈木率领大军已经到达饮马河(即胪朐河)一带,表面上宣称攻打阿鲁台,实际上企图进犯大明边关。

明成祖接报,龙颜大怒:之前一直担心的瓦剌入寇,终于还是来了!既然战争无法避免,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像当年征讨鞑靼那样,让马哈木也尝尝犁庭扫穴的滋味!

明成祖传令集结部队,筹备粮草辎重,为出征做准备!

永乐十二年三月,明成祖亲率50万大军(另有资料称为30万),第二次北征蒙古。

这次出征,与第一不同,除了明成祖之外,还有一位重要人物随军出征——皇太孙朱瞻基,即后来的明宣宗。

五月二十一日,大军抵达饮马河,一路之上,明军未遇到瓦剌骑兵的抵抗和袭扰。

战争经验丰富的明成祖认为:马哈木集中全部主力,于某处集结,伺机突袭,传令大军加强搜索和戒备,防止敌人偷袭。

到了六月,明军前锋击溃小股瓦剌骑兵,还捉了几个俘虏,经审讯,俘虏供称:马哈木在忽兰忽失温(今乌兰巴托东)一带,而且没有做准备。

俘虏的口供,明成祖并不完全相信,他认为马哈木在忽兰忽失温为真,豪无准备为假,马哈木应该已经占据有利地形,等着经过长途跋涉的明军找上门,然后,以逸待劳击溃明军。

那么,明军到底去不去忽兰忽失温呢?去!当然要去!

军事奇才明成祖出发之前,已经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他这次出征,带来了京城最精锐的部队——三大营,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三大营可以击溃敌人。

明成祖这个决定,直接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步、骑、炮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好戏!

六月初七,明军推进到忽兰忽失温,和明成祖预料的一样,马哈木亲率骑兵主力三万人,占据制高点,列阵于山头上,企图趁明军立足未稳之际冲下山,凭借骑兵的高速冲击,一举将明军击溃。

蒙古骑兵风驰电掣一般冲下山,手抡大刀,嘴里嗬嗬呼叫,声势骇人,可惜的是,这一切早在明成祖的预料之中,蒙古骑兵将会付出惨重代价。

随着一声令下,明军三大营之一的“神机营”,使出“神机铳炮”猛轰,在天崩地裂一般的爆炸声中,蒙古骑兵人仰马翻,死伤无数,史书记载:寇死者无算!

侥幸逃过“神机铳炮”打击的蒙古骑兵,冲到明军近前时,遭到明军的两翼夹击,激战中,明成祖亲率骑兵冲锋。

瓦剌大败,余众败走,明军紧追不舍,马哈木收拢部队,回头再战,又被明军击败。

马哈木抱头鼠窜,一直逃过土剌河。

忽兰忽失温之战,明军大获全胜,杀瓦剌王子十余人,斩虏首数千级,尽收其牛羊驼马十余万而归。

这场战斗,还开创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首次使用枪炮与步骑兵协同作战的战例。

值得一提的是,战斗中,皇太孙朱瞻基带领一对人马追击残敌,遭大股敌人包围,激战中,幸亏明成祖派出部队,击退了瓦剌兵,朱瞻基安然无恙。

朱瞻基继位后,庙号明宣宗,所以,忽兰忽失温之战也是明朝唯一一次有两位皇帝同时参与的战役。

明成祖准备一鼓作气,彻底追歼马哈木时,皇太孙朱瞻基建议:“陛下督战勤劳,天威所加虏众破胆矣。今即败走假息无所,宁敢返顾乎。请不须穷追,宜及时班师。”大意是穷寇莫追,及早班师。

数十万北征的明军,大部分为步兵,而且深入草原,后勤补给仅能维持一段时间,这样的部队组成,适合犁庭扫穴,直捣敌人巢穴,不适合运动战、追击战。

与力劝明成祖乘胜追击的诸多将领相比,朱瞻基年纪轻轻,就能有这番见识,确实了不起!

明成祖采纳朱瞻基的建议,传令班师回京,并赐名忽兰忽失温为“杀胡镇”,八月初一,大军返回北京,大宴武群臣。

明成祖第二次北征,歼灭了瓦剌主力,为边关换来十年的和平。

永乐二十二年,鞑靼的阿鲁台再次与明朝反目,进犯边关,于是,明成祖率军第三次亲征漠北。

标签: 步骑炮失温兵种协同作战意义历史忽兰忽

更多文章

  • 弘治年间是哪个朝代(明朝弘治年间是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弘治,年间,朝代,明朝,时候,哪个,什么

    弘治时期的整军、治边,实为大明王朝最后一针强心剂!弘治皇帝朱佑樘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一代明君,其实明朝的历史上,并没有多少君主是绝对清明且对军事绝对把控的,而弘治皇帝朱佑樘是这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个。弘治时期,是明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清明时期,朱佑樘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痴情人。自古都说皇家多薄情,但朱佑樘大

  • 明朝真实的国土面积到底有多大(明朝巅峰时期的疆域)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疆域,国土,巅峰,面积,时期,明朝,真实,到底

    明朝巅峰时期的疆域到底有多大?东西南北相距万里的确夸张了!一般来说,明朝的疆域大概在400万平方公里左右。不过,这个疆域是指明朝两京十三省的面积,其时间大概是朱元璋时期以及朱棣去世后的明朝。那么明朝巅峰时期的面积到底有多大呢?这个争议就比较大了,百度百科说是997万平方公里,这是将青藏高原也算入的;

  • 明朝六部是指哪六部(明朝六部的具体职能及品级)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六部,品级,职能,明朝,具体

    简述明代六部以及具体职掌:说起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是朝廷的重要机构,各部尚书也是位高权重。实际上,六部真正被赋予重权是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以后,而且有明一代,也是六部权力最重的一个时期。下面就具体来说一说明代的六部。 六部自隋唐创建以后,一直是宰相机构的曹属。北宋元封改制

  • 三司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官职部门(明朝三司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朝代,官职,部门,意思,设立,明朝,古代,哪个,什么

    三司,明代的地方的保障!明太祖建立之后,他真的想以元朝的行政制度作为自己治国施政的蓝本。可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明太祖发现了一个问题,元代始终是蒙古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的政治制度并不适合汉族的发展,因为元朝从建立到灭亡才不到100年。中国古代的封建正统王朝当中,不过百年的实在是不多,究其原因

  • 安南国是指哪个国家(历史上安南如何变越南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安南,越南,历史,国家,国是,哪个,如何

    交趾之痛——中国千年领土,如何由安南变越南!交趾郡是中国从汉唐朝时期最南部的一个大个郡,位于现在的越南共和国中北部,领土主要范围为红河三角洲地区,它和南部的九真郡、日南郡合称交趾三郡,在一千年前都为中国的固有领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六国后,派屠睢、赵佗率五十万大军翻越南岭征服百越各族

  • 广州府的设置始于什么代(广州府包括哪些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广州府,设置,地方,包括,哪些,什么

    明清“广州府”放在现在,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的二级行政区!在中国,通常一个省的省会都是其政治和经济中心。但广东则情况更甚,尽管有了一个后起之秀深圳,但广州在广东的中心地位则是根深蒂固,就连广东第一大民系都直接用“广府民系”来称呼。毕竟,深圳本身也曾经是广州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有一级行政区划叫“府”,这

  • 都察院相当于现在什么部门机构(主要管什么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察院,部门,机构,事情,相当,现在,什么,主要

    明朝六部,五军都督府,都察院是什么机构?相当于现在什么部门?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通常都会遇到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各种机构名目繁多,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一些经常听说的部门却不知道它具体是干什么的。有鉴于此,小编就来为大家系列讲解一下古代各王朝的主要机构部门。由于篇幅原因,今天就先来

  • 锦衣卫是谁设立的机构(朱元璋设定创造的锦衣卫的职能)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锦衣卫,朱元璋,设定,职能,机构,设立,创造

    朱元璋发明的锦衣卫,它和宦官干政一样吗?为什么明朝皇帝都用它?权力,或左或右,是个制衡器。可这个东西一旦失去平衡,呈断崖式增长,就会变得暴虐无度,不可控制。它比暴风更猛烈,比野兽更凶残;它可以撕碎任何物件,破坏曾经固有的和谐,将道德、礼仪和良知统统抛之脑后,肆意践踏,让人们变得贪婪、疯狂,甚至没有底

  • 东林党是什么意思(明朝东林党与魏忠贤哪个更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林党,魏忠贤,意思,厉害,明朝,哪个,什么

    明朝末期,06:13:08?中国历史上,魏忠贤是有名的宦官。当时,在位的明熹宗朱由检十分喜欢做木工,所以,魏忠贤曾一度称霸朝野。但是,要求清正廉洁,复兴吏治,积极听取良言,反对权贵,主张改革时政弊端的东林党人,却因为看不惯魏忠贤的专制和恶行,一直和魏忠贤作着斗争。可以说,他们之间这种具有党派性质的斗

  • 明朝水师是世界第一吗(明朝水师海军曾打败日本荷兰葡萄牙)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水师,海军,葡萄牙,荷兰,打败,明朝,日本,世界,第一

    被称为世界史上最强海军的明朝水师:曾打败日本荷兰葡萄牙。明朝不以水师立国,却拥有一支世界史上最强大的海军。2015年7月12日,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发表一篇题为《史上最强大的5支海军》的文章,作者是美国防务和国家安全专家凯尔·沟上;他将1433年的明朝水师与公元前480年的希腊海军、18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