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色历史故事?
1、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
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
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
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
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2、12个铜板“买”一个梨的故事
讲述了1935年4月时,中央红军进入了云南境内。那里的风景十分美丽,连绵起伏的山峦,漫山遍野的绿树可是红军战士们却被酷热的天气折磨的苦不堪言。
战士们好不容易找到了水,可哪里的水却是咸的!没有水解渴,战士们只好忍着干渴继续前进。战士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村庄,可那儿的村民因为听信了敌人的宣传,全都躲了起来。
战士们没办法,只好住了下来。在女战士打水时,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在厨房的毛草中,竟有一筐梨!要知道对于行路一天的战士们来说,梨可是最好的东西!
可是红军纪律严明: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战士们只好舔了舔嘴唇。这时,一位发着高烧的女战士发出了痛苦的呻吟,这是大家灵机一动,决定买一个梨给她。最后用12个铜板“买”了一个梨。
3、小卫生员孙大兴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
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
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4、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
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
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
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
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5、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
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
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据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
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
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
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
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很快,这件事被朱总司令知道了,他表扬了张思德
关于中国红色历史的名称?
1、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2、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原宁冈县龙市镇)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井冈山会师后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长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
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4、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
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反对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在革命中前进了一大步。
这次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5、会宁会师
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由于张国焘推行分裂路线,两军会合后旋即分开,红四方面军南下,中央红军单独北上。南下途中,张国焘另立“中央”。
后来张国焘被迫取消伪中央,再与红二方面军一起北上。会宁素有“陇秦锁钥”之称,是陇东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兵家必争之地。
1936年9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部兼程北上,企图在会宁一带切断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道路。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等人则主张,立即北上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合,共同打击敌人。
这一主张获得多数支持并形成决议。然而张国焘于9月20日赶到前线,情绪激动,示以眼泪,使得前线指挥员重新调整部署,准备西进。
对此中央多次复电不同意,加之西进先头部队了解到,黄河对岸已进入大雪封山季节,气候寒冷,道路难行。张国焘没有办法,被迫下令北上会合中央红军。
中国历史为什么称为红色历史?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人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红色的历史,承载了国人太多红色的记忆。
红,是嘉兴南湖的红色航船,是八一南昌的的炮火连天,是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是雪山草地的赤胆忠心,是新世纪中国人民红红火火的日子,是新世纪中国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为了不该忘却的“中国红”,我们应怀念,当铭记,须发扬光大,中国红歌会创意的背景就在于此。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7月1日被定为党的生日,不是党的成立日)
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建军节)
1935年,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5年,抗战胜利。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49年至1955年为过渡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改革开放)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张掖红色历史?
高金城烈士陵园可以了解下。还有高台西路军红军烈士陵园
红色历史讲解?
毛主席一家有六个亲人为了革命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山西红色历史?
山西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也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聚集地。从“五四”运动、大革命时期、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全省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有3399处,相关联其它遗址383处,共3782处。其中,近500处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成为红色旅游景/点,31处成为“红色旅游”精品,15处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些遍布全省各地的红色文化载体,是发展山西红色旅游产业,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宝贵资源。
泰山红色历史?
泰山岩岩,汶水汤汤。当历史进入到20世纪,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人民的觉醒,反帝、反封建、反对官僚资本主义革命斗争高潮的到来,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演绎出了一幕幕波澜壮阔、如火如荼的历史壮举。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相继发生了铁路工会、农民协会、青年学生反抗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斗争;在抗日战争时期,爆发了在全国全军有重大影响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和泰西抗日武装起义,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抗日及陆房战斗在这里也留下了辉煌的历史印记;在解放战争时期,发生了泰安战役、东平战役,泰安人民群众积极支前,为莱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这些可歌可泣、彪炳千秋的英勇事迹,使这片厚重的黄土地浸润了无数优秀泰安儿女的情魂和热血,在齐鲁大地的民族奋斗史上书写了激越豪迈的篇章。泰安也因此更加声闻遐迩,牵系着后人的无限情思和向往。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旧址:徂徕山起义是山东省委独立发动领导的,奠定了山东党组织发展壮大和创建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基础。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博物馆等,再现了抗日英雄们为了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历史。这里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泰山红色旅游景点:泰山景区内也分布着很多的红色旅游景点,串点成线。位于天外村的冯玉祥墓,位于普照寺附近的辛亥滦州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祠、冯玉祥泰山纪念馆、范明枢墓,以及位于岱庙的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万仙楼附近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等,默默无声地带着游客追忆那段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
泰安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泰山南麓、金山之阳,是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既是一处设施完善的公园化、园林化陵园,又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爱国主义、传播先进文化的基地。
东良庄抗日自卫战纪念碑:位于高新区良庄镇东良庄村,纪念1938年东良庄村抗击日军暴行的历史事件。周边有良庄青青农场,是一家集休闲农业及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场,锻炼中小学生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毅力,传承革命精神及爱国主义精神。
新泰龙廷革命史纪念馆:位于新泰市龙廷镇掌平洼村,通过微景观还原、图文、实物、多媒体等丰富的展陈手段,再现了龙廷作为革命老区光荣的历史。村内有一口有50多年历史的老井,展现了老一辈党员们“战天斗地、戮力同心、百折不挠、久久为功”的老井精神。
肥城陆房战役纪念馆:位于肥城市安临站镇境内,坐落于凤凰山之阳,安孙路北侧,纪念馆前耸立着陆房战斗纪念碑,是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通过亲历者口述、亲历者笔记、战争遗物、英烈墙、场景再现等多种方式铭记历史,倡导和平。
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成立纪念地:位于肥城市仪阳乡政府东南空杏寺内,是泰西抗日武装起义的发祥地,寺内设泰西抗日武装起义陈列室。空杏寺,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古刹四面青山环抱,翠柏避日,碑石林立,溪水潺流。
布金山战斗遗址:位于肥城市安驾庄镇大龙村村北,记录了1947年我军分区为摆脱国民党围剿,与国民党军队在布金山展开浴血奋战的故事。建有布金山战斗纪念碑,是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
“攻济打援”指挥部旧址:位于宁阳县东疏镇的大伯集村崔家大院。1948年,粟裕将军率领华东野战军华野指挥部,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济南战役,在这儿留下了一段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如今粟裕将军生活工作的老房子和屋内的生活工作用品仍然保存完好,教育后人继续发扬革命前辈勇于拼搏、为国献身的革命精神。
万里故居: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委员长万里同志的故居,也是中共东平县工委诞生地,位于东平县州城镇桂井子街路东。目前,纪念馆已成为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中国革命历史属于红色基因内涵吗?
中国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红色经典,红色基因包含其中,内涵极其丰富。
红色中国第一罐可乐历史背景?
1979红色中国的第一罐可乐
摄影詹姆斯安丹森:那个年代,中国几乎不向记者发放签证。我在朋友的帮助下,拿到了签证,并带了几瓶可口可乐。在长城上,我把可乐递给一个男孩,拍下这张照片。
中国近100年的红色历史事件?
近100年红色历史事件有八一南昌起义,平江起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三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