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瘟疫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瘟疫有:肺鼠疫、天花、黑热病
一、肺鼠疫
1911年2月20日,东三省肺鼠疫发生,且有蔓延之势,东北满洲地区的6万条生命被吞噬!加上春节期间,疫情更难控制!正是伍连德,发明了首款口罩,为拯救这场灾难做出重大贡献!
二、天花
1949年10月,原察哈尔省北部鼠疫流行,为了控制疫情,需大规模接种鼠疫减毒活菌苗。可是国内没有这种活菌苗,只能从苏联进口,但仍不能满足需要。
汤飞凡,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是曾经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生产了中国人自己的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和世界首支班疹伤寒疫苗。为我国提前消灭天花奠定了基础。1961年,采用其研究的方法,中国成功消灭天花病毒,比世界早了16年。
三、黑热病
1970年,内蒙古额济纳旗驻军中发生一种传染病,病人有发热、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人的肝、脾也肿大,并有个别病例死亡,但经过多方面检查,甚至尸检也未查明病因。
最后病理科医师在复查病理切片时找到了利杜体,从而完全肯定了病因,经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和预防后,控制了发病。
瘟疫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物质,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
中国的瘟疫排行前十?
天花,水痘,麻风病,禽流感,猪流感,非典,新冠肺炎,脑膜炎,脊髓灰质炎,小头病!
历史上因为瘟疫消失的民族
应该是被西方殖民者用天花灭绝的玛雅人。
历史上十大瘟疫?
1、黑死病
黑死病算的上是人类历史十大瘟疫中最致命的瘟疫之一。普遍认为该种瘟疫的起因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内的蚤携带来的细菌造成的。黑死病的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所以被人们称作“黑死病”。
2、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是1855年在中国云南省发生的一场鼠疫。这场鼠疫单在印度和中国,就有超过1200万人的人死亡。这次瘟疫的特点是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3、查士丁尼瘟疫
查士丁尼瘟疫是指公元541到542年在地中海世界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鼠疫。这次瘟疫对地中海、欧洲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影响。在鼠疫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就有5000到7000人,甚至有上万人在瘟疫中死去。这次鼠疫也使东罗马帝国走向衰败。
4、伦敦大瘟疫
伦敦大瘟疫是指于1665年到1666年在英格兰发生的大规模瘟疫。在这场瘟疫中,有超过当时伦敦总人口五分之一的人丧生。这场瘟疫在历史上被确定为是由淋巴腺鼠疫引起的。瘟疫后伦敦重建,又获得了新生。
5、美洲瘟疫
欧洲人登陆时给印第安人带来的瘟疫:腮腺炎、麻疹、天花、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这些病症对印第安人来说毫无抵抗力,当时的美洲尸横遍野,使得这样一个在当时并不落后的种族在短短几十年间濒临灭绝。
6、米兰大瘟疫
1629年至1631年期间,意大利爆发了一系列的鼠疫,被称为米兰大瘟疫。这次瘟疫造成了大约28万人死亡。米兰大瘟疫是人类历史十大瘟疫中的最后一次大瘟疫。
7、雅典鼠疫
公元前430到前427年,雅典发生了瘟疫,近一半的人口死亡,整个雅典濒临毁灭。雅典的这场瘟疫是人类历史十大瘟疫中最具毁灭性的传染病,传染了整座古希腊罗马城。
8、古罗马“安东尼瘟疫”
古罗马“安东尼瘟疫”为传染而引起的瘟疫。这种传染病的症状为:腹泻,呕吐,喉咙肿痛,高烧,溃烂等等,同时也会感到难以忍受的口渴,皮肤会化脓。
9、马赛大瘟疫
1720年,法国马赛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瘟疫,甚至传播到了整座城市和周边城市,造成了10万人死亡。不过幸运的是这场瘟疫很快就过去了,马赛的经济短短几年就恢复了,并发展迅速。
10、莫斯科黑死病
莫斯科在1770年底才开始出现瘟疫迹象,到1771年变成流行性瘟疫。当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可是整座城市的经济还是陷入了瘫痪,很多工厂倒闭,造成大部分莫斯科人的生活水平日益低下。为逃避瘟疫,贵族和富豪都纷纷离开莫斯科。
一九四几年中国发的什么瘟疫?
1946年,霍乱疫情流行于上海。该疫情最早发现于汉口、宜昌等地日军战俘之中,5月份时在上海市区开始传播。7月份该疫情发展到高峰,全月总共有2476例感染。到8月份时疫情开始逐渐收敛,11月初才转入正常。在前后5个月的霍乱流行期内,上海总共有4415人被确诊为霍乱,死亡353人。再加上未及时送医治疗确诊者,估计全部感染者共有6200人,死亡1100多人。
江西历史上发生过瘟疫吗?
江西安义“同治元年,秋大疫,死者数千人”
瘟疫的别称?
别称和雅称是:夭厉。
瘟疫[wēnyì]
释义: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
引证: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二章:“这几天天气热,死尸都发臭了,要不埋起来,明年春天瘟疫流行,对群众也不好。”
用法示例:
1、权力像蔓延的瘟疫,遇到谁谁就会染上它。
2、悲观是瘟疫,乐观是甘霖;悲观是一种毁灭,乐观是一种拯救。
3、习俗是聪明人的瘟疫,傻瓜的偶像。
“夭厉”解释:
夭厉[yāolì]
释义:
1、亦作“夭疠”。因遭疾疫而早死。
2、灾疫等不祥的事物。
引证:海泽你们的羊圈中爆发了夭厉,关一头狼进去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用法示例:
1、朋友间最凶猛的夭厉便是谄媚。
2、有欲望而无行动的人只能产生夭厉。
3、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夭厉病。
历史上影响瘟疫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
因素:人们的生活水平,环境卫生状况,人口稠密程度
原因:中医文献中的“瘟疫”,实际上是指现代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如大头瘟(相当于颜面丹毒)、蛤蟆瘟(相当于流行性腮腺炎)、疫痢(中毒性菌痢)、疫喉痧(相当于猩红热)等。引起瘟疫的病因称为“疠气”,不同于外感六淫,达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疠气引起的多种疾病统称为瘟疫。瘟疫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
瘟疫别称?
瘟疫的古代称谓。
中国因为历史记载极悠久丰富,所以对瘟疫有9中以上的称谓。
1、疠疾,疠气
《周礼天官疾医》:“四时皆有疠疾。”贾公彦疏:“疠谓疠疫……疠气与人为疫。”
《元史》:或曰:“疠气能染人,勿入也。”
此外,还有疠风等说法。
2、伤寒
《伤寒杂病论》:“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3、温疫(同瘟疫)
《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
在史籍中,通常还把温疫,简化成“疫”。
4、五疫,五疠
中医认为瘟疫与五运六气变化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五疫”及“五疠”之称。
《类经》:其后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
5、时疫,时行
元朝医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温疫五》:“瘟疫众一般病者是,又谓天行时疫。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
6、疫疹
清朝余师愚,著有《疫疹一得》。在书中指出“(疫疹)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内,大率如斯。”
7、痘症,即天花。
《明史》:朔漠素无痘症,自嘉靖庚戌深入石州,染此症,犯者辄死。
8、疟疾
《梁书》:郡旧多山疟,更暑必动,自钧在任,郡境无复疟疾。
关于瘟疫的谚语?
答案是:关于瘟疫,老祖宗总结留下的规律: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