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百年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重大转折点有第一次鸦片战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南昌起义、西安事变。
1、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Opium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Anglo-Chinese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2、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
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
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武汉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3、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4、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5、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中国近百年医药取得的成就?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部队正式设立卫生部;
1938年,由卫生部直辖中国医科大学、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等;开始出现早期医疗制度化倾向。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年,医疗资源配置开始调整,医疗制度分工细化,有传统医院演变成多个细分机构,如防疫、妇幼保健、城市卫生、食品与卫生等等。。。
恢复期:1949-1965
建国之后,中国医疗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百废待兴,当时中国医院仅仅只有2600所,人口达到5亿,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早期医疗企业开始露头,并开始涌现出一批龙头药企、早期上海
陕西近百年有啥历史?
民国时期(19211945年)
民国十年(1921年),陕西推行四年制初小义务教育。改革私塾,取消读经,废除体罚,改用新教材。
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推动下,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成立西安中山军事学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邵力子任陕西省政府主席,重视学校发展。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杨虎城将军在蒲城创办尧山中学。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陕西省政府委员会议通过陕西省推行义务教育数量及经费筹措办法。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国民政府为加紧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封锁,把沿边区周围的洛川等24县划为“特种教育施教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政府公布《国民教育实施纲要》,废除义务教育制,实施国民教育制。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全省师生列队参加庆祝大会。
陕甘宁边区时期(19321949年)
1933年,红26军团开办随营学校,培训军政干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
1934年,刘志丹主持,在甘肃合水太白葫芦河龚家沟门罗家洼创办了陕甘边第一所工农兵自己的学校列宁小学。
1936年,西北办事处教育部在瓦窑堡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根据地教师寒假训练班,教育部部长徐特立担任训练班主任。
1937年,延安成立鲁迅师范学校,校长为王志匀,办学方针是为抗日战争服务。
1938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发布《抗战时期小学应该注意的几个工作》。
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开展扫盲运动。延安成立中国女子大学,1941年,该校并入延安大学。
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陕甘宁边区实施普及教育暂行条例》,规定713岁儿童均应一律就学。
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公布《修正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实施纲要》21条。
1944年,《解放日报》发表《边区政府关于提倡研究范例及试行民办小学》的指示信。
194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给各专员、各中学校长发出《关于战时各中等学校工作的指示》。
1948年,西北军政大学及陕甘宁晋绥边区行政学校成立,贺龙兼西北军政大学校长,武新宇任陕甘宁晋绥边区行政学校校长。
194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中学、师范、完小教职员及杂务人员试行薪金制。薪金制计算单位为“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至今)
1949年10月1日,西安市各高等和中等学校1.4万余名师生,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活动。
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成立,江隆基任部长。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陕西省各级学校及社教机关教职员工待遇暂行办法》。同年,西北区第一次教育会议在西安召开,讨论了中等教育实施办法草案、中等课程的改革、中等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改造、私立中学学校管理暂行办法草案、师范教育改革的方向及社会教育和职工业余教育实施计划草案等。
1951年,陕西省文教厅召开全省第一次中等教育会议。会议确定陕西省第一中学(今西安中学)、渭南瑞泉中学、宝鸡中学、咸阳周陵中学为实行《中学暂行规程》的重点中学。
1952年,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西北区小学实施五年一贯制方案》。同年,陕西省扫除文盲委员会成立。
1953年,中央高等教育部和中央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规定全国高等学校当年暑期统一招生。
1954年,陕西省西安第一中学改名为陕西省西安中学,归省教育厅直接领导,被列为全国17所重点中学之一。
1955年,全国各级学校工作人员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
1956年,陕西教育厅发出《关于本省小学教师及中师毕业生报考高等师范院校有关事项的通知》,并随文附发《陕西省高等师范学校招生宣传提纲》。
1957年,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全国开始反右派斗争。陕西省高等学校在6月8月,共划定“右派分子”600余名。(1978年,中共中央发文,纠正反右派斗争中的严重扩大化错误,对错划右派进行改正。)
1965年,西安市中小学2000多名师生于西安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首次汇报演出。
1967年,《人民日报》发表《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社论。此后,陕西省各中小学陆续复课。
1968年,《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陕西省各地城镇出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
1969年,陕西省中小学基本采用上海、北京等地的暂用课本,直至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恢复统编教材时为止。
1971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部分工人和工作人员工资的通知》,陕西省公办学校调整教工工资。
1973年,国家体委、国务院科教组公布《第五套儿童广播体操》。陕西省根据儿童年龄差别,分两组体操在小学推行。
1975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卫生教育的几点意见》。陕西省革委会教育局按文件精神,要求小学在常识课、体育课内进行简单的生理卫生知识和爱国卫生运动的教育;中学的体育与卫生课合并为体育卫生课,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常识和常见疾病预防等;高中进行晚婚和计划生育教育,学习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等。
1976年,唐山丰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教育部、国家地震局联合发出《关于动员大专院校、中学师生积极开展地震知识和防震、抗震知识宣传的通知》。
1977年,陕西省公办学校教职工调整工资,全省约60%的教职工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工资。同年,陕西省革委会成立陕西省招生委员会,恢复全国高校统考。
1978年,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确定全国重点高等学校88所,其中陕西地区5所,即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北轻工业学院。
198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批准我省首批中小学特级教师的通知》。
198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教育局《关于提高民办教师待遇的报告和意见》。同年,省教育局在西安召开全省各地市教育局长会议,着重讨论加强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劳动技术课的任务、教学内容、教材、师资以及教学时间安排等问题的意见。决定从该年下个学期起,普通中学普遍开设劳动技术课。
1982年,陕西省教育局发出《关于在普通中学、完全小学和师范学校实行升国旗制度的通知》。
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自该年起招收工科少年班。同年9月10日,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在西安举行首届“教师节”庆祝大会。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中共陕西省省委书记白纪年发表题为“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加强和普及陕西基础教育”的文章。
1988年,陕西省工资改革领导小组、陕西省劳动人事厅、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通知》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从1987年10月起,全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现行的各级工资标准(基础工资职务工资之和)均提高10%。民办中小学教师的公助补贴等级标准提高5元。
1989年,陕西地区50所高等院校发出《关于学校复课的联合通知》。
1991年,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委,团省委和延安大学共同创办了延安“窑洞大学”。同年,全省8832所学校实行了“三免”(免收学杂费、书本费、文具费)。
1992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和国家教委联合在陕西商洛召开了全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会议,重点推广该区将单一的普通教育模式改造成为普教、职教、成教“三教一体”的新型体制。
1993年,陕西省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成立,并制定了全省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规划。
1994年,陕西省教委将劳动技术课列入课程,并要求保证学时。
1996年,陕西省召开了全省中小学落实“两全”(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对陕西省教委制定的《陕西省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和《陕西省中小学生素质基本要求》等文件进行了讲座并提出修改意见。
1998年,陕西“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进入最后扫尾阶阶。
1999年,陕西省制订《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陕西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八个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省市之一。
2001年,西安市雁塔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36个国家课改实验区之一。
2002年,苏陕两省学校对口支援,该年江苏赴陕支教人员为6607名。
2003年,陕西省784个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对392所薄弱学校,大中城市760所重点学校对1050所薄弱学校开展对口支援。
2006年,陕西省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对农村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007年,陕西普通高中一年级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
2009年秋季,陕西省率先在农村中小学实施“蛋奶工程”。
2014年,陕西实现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受益学生226.38万人。
2016年,陕西省教育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印发了《陕西省教育扶贫实施方案》通知,从实施贫困家庭就学子女精准资助、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扩大高等学校招收农村学生覆盖面、加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贫困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劳动力转移、持续做好“两联一包”教育扶贫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全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2017年,陕西省义务教育立德树人“四新四大”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柞水县召开,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成果。
2017年,陕西启动“百校帮百县”教育扶贫校地“双百工程”,组织103所高校结对帮扶有脱贫攻坚任务的96个县(区),开展智力帮扶、教育帮扶、科技帮扶、人才帮扶、信息帮扶、文化帮扶、民生帮扶、志愿帮扶“八大帮扶”。
2018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9年,陕西省在西部地区第三个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
2019年,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三级领导听思政课制度和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延伸到中小学。通过实施“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打造校级精品课3000堂,省级精品课近300堂,省级优质精品课120堂。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了专题培训。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科技和教育体育局、汉中市略阳县教育体育局、渭南市白水县教育局、榆林市清涧县教育和体育局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1年,为促进陕西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开展“课堂革命陕西行动”活动。
中国近百年高铁的变化?
中国高铁真正的起点是1990年,因为《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在那一年正式完成。
直到1998年,除了将广深铁路改造成时速160公里的准高速铁路外,我国还并没有动工建设真正的高速铁路。可以说,中国花了大约8年时间,进行中国高铁建设的思想启蒙。
从1999年到2002年,中国经历了国产动车组的研发高峰,诞生了以中华之星、先锋号、蓝箭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国产动车组型号。
2002年12月31日,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建成,设计速度430千米/小时,为中国首条高速轨道系统。
2003年10月11日,秦沈客运专线全段建成通车,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为中国第一条高速国铁线路。
2016年7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再次改版升级,提出到2020年,全国高速铁路网从“四纵四横”变为“八纵八横”,高铁里程3万公里。
当时间来到2020年末,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79万公里,比“十二五”末的1.98万公里翻了近一番,对应2016年提出的目标超出近8000公里。中国复兴号动车组技术继续领跑世界。中欧班列一路飞驰、纵横欧亚,战略运输通道作用进一步凸显。
中国近百年名人故事?
林则徐,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起来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行一致的爱国者。他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烟毒的深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1858年,马克思在所着鸦片贸易专论里就肯定了林则徐的这一禁烟壮举。林则徐是一位不避风险、以身许国的政治家,不但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勇地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且在遭受国内政敌陷害打击的时候,仍然始终坚持爱国理念,从不动摇。
人类利用潮汐发电有近百年的历史?
没有。在20世纪初,欧美国家才开始研究利用潮汐发电,直到1966年才在法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具有实际意义(经济价值)的电站:朗斯洛潮汐电站。
三峡大学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三峡大学追溯其前身,确实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三峡大学坐落于湖北宜昌市,是由原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宜昌校区)和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
其中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宜昌校区)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校,前身为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至今已有43年。
原湖北三峡学院的前身为宜昌师范专科学校,其最早建学历史始于1946年九月,距今已有75年。
所以可以说三峡大学有近百年的建校史。
中国近百年杰出人物的故事?
陈三立、陈寅恪父子
一个人牛还不算牛,一家人牛那才是真的牛,比如陈氏五杰: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陈封怀,这祖宗三个个身怀绝技,非同凡响。
我们就简单说一下陈三立、陈寅恪父子。
陈三立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清末四公子之一。
陈寅恪更加传奇,学问之大三百年难得,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并称为清华大学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他的课不仅学生爱听,连教授们都赶去蹭课,被时人称为“公子之公子,教授之教授。”
中国近百年发展史?
答:1842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占领了香港岛,强迫中国打开五通商口岸,1858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1884年,法国发动马尾海战,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国北洋水师覆灭,赔钱2亿两,1900年,英,法,美,德,俄,日,意,奥发动侵战争,赔款4.5亿两,1911年,革命党发动辛亥革命,不久清国灭亡,结束了统治中国2千多年的帝制,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是青年节的来源,1924年国共北伐北洋军阀,1926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34年开始了著名的万里长征,1937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东北沦陷,蒋介石不反抗仍然内战,而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国共第次合作,1945年日本投降,1949年10月l日,新中国成立。
中国近百年服装进化史?
近代服装的发展,是和近代社会变革和政治思想变化是同步的,变革得激烈,服装的变化就急剧,政治思想封闭和开放,服装也相应的出现停滞或繁荣。
从晚清的渐变到辛亥革命的蜕变,从20世纪下的短暂停滞到重开国门后的飞速革新,无不标志着服装和时代之间的紧密关系。中国的服装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才在20世纪20年代在全面吸收了西方优秀成果后,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迈入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