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历史的低谷是指什么事件?
中国近代史的2个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中国近代史的4个阶段: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1840~1894年)。
这一阶段,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发动战争,主要方式是商品输出。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和低关税,雇用大批买办,在中国建立起一整套产品推销网、原料收购网和金融控制网,逐步控制了中国市场。
第二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到一战结束(1894~1919年)。
这一时期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在政治上先是掀起瓜分狂潮,后来又逐渐实行“以华治华”的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过渡。
第三阶段:一战后到二战结束(1919~1945年)。
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是从“以华治华”到强占中国。当时侵华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占。
第四阶段:二战后到建国(1945~1949年)。
这一时期,帝国主义的侵华方式先是“以华治华”,后发展为孤立、封锁、包围。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是美国。
中国近代粮食历史?
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当时全年的粮食产量仅有1亿多吨,人均粮食仅有200千克出头。经济要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于是粮食问题便成为当时全国发展的头号问题。在接下来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中,着重于土地改革和粮食增产,经过几年的发展,粮食产量终于有所提高,但还远谈不上安全。
1953年,中国开启了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也开启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其中农村的组织从互助组到初级社,最后发展为高级社,为粮食的统购打下了基础。到1958年,五年计划完成后,进入到了人民公社发展时期。
中国近代农业历史?
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业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
中国近代社会的主题的脉络?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是中国人名在谋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不断深入的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推进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过程。主线是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抗争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181年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国存亡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的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的核心?
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近代史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历史
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护国战争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长征七七事变八年抗战打败日本建国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
中国近代历史出名的老师?
(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又名徐立华,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他是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
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1968年1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什么是党的历史主题?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蕴含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之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和执政的最大底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为人民谋幸福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全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土地革命,是为了满足人民基本的生活诉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人民获得解放,有了当家作主的机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脱贫攻坚战的胜利、绝对贫困的消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即将实现,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提升。
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潮流是啥?
由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魏源、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李鸿章、曾国藩的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的失败,19世纪末的的维新思潮,二十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1911的辛亥革命,再就是新文化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不难看出,我们的历史发展都是在战争一次次失败后,进行的救亡图存的运动,领导的阶级也在发生着改变,由地主阶级,到农民阶级,到资产阶级,最后到无铲阶级。这就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每个阶级代表着各阶级的利益进行救亡图存,民族独立的运动,失败者退出历史舞台,最后留下的就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阶级,可以完成救国大业的阶级。
描写中国近代黑暗历史的句子?
中华少年文中第五段描写祖国曾经遭受屈辱的诗句是: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