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排名?
抛开上古时代,中国一般以夏朝开始纪年,也是在夏朝开始中国有相关的历史记载,大概的历史纪年是(夏、商、周、秦、汉、三国时期、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金、元、明、清),当然其中有一些重叠的时间,也有一些没有写上的小朝廷,不过大概的历史顺序是这样,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其中这些大家熟知的朝代都有多少年历史。
说起这个我们先区分一些,夏商周与后面的分开,主要是一个因为这三个朝代久远,加上这三朝是我们传统上说的奴隶制时期的王朝,自秦开始中国进入大一统、皇权至上的封建皇帝制国家。
按照历史记载,夏朝是大禹儿子启建立的第一个朝代,约从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前16世纪,夏朝约500余年的历史;商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约从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大约是55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所熟知的封神榜故事就是商朝的后期;武王伐纣成功之后周王朝建立,周分西周与东周,时间是公元前前1046年公元前前256年,将近800年的历史,而大家耳熟能详的春秋战国就包含着里面。
现在我们来看看皇帝制国家开始秦国,秦灭六国及周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皇帝制度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秦朝是个短命王朝,一共只有14年历史。
秦之后就是中国第一个强盛的王朝汉朝,汉朝也是分西汉与东汉,其中也包含的部分三国历史及王莽篡政,汉朝从公元前202开始220年曹丕篡汉结束,一共历时422年,是皇帝制开始到结束时间最长的王朝,其他的朝代我们见到介绍下时长。
1、三国:220年-280年,一共60年。
2、晋朝:西晋加东晋,265年-420年,一共155年。
3、南北朝:南北朝中间包含很多的朝代及国家,420年589年,一起加起来169年历史。
4、隋朝:中国另一个大一统王朝,581年-618年,一共历时38年。
5、唐朝:从李渊建唐开始到朱温篡唐结束,618年907年,一共289年,当然唐朝也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与汉朝并称的强盛王朝。
6、五代十国:又是一个分裂时期,907年979年,一共72年,其中包含很多国家。
7、辽宋金:这也是个复杂的时期,包括辽、西夏、宋、金4个国家,其中辽国916年1125年,享国211年,西夏1038年1227年,享国189年,宋朝分北宋和南宋,960年1279年,加一起享国319年,金国1115年-1234年,享国120年。
8、元朝:从1271年1368年,历时89年时间,是疆域最大的王朝。
9、明朝: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王朝,自1368年—1644年,一共享国276年。
10、清朝: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自1636年1912年,享国276年。
历史朝代排名顺序表?
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我国历史朝代的全部排名?
中国朝代:
炎黄:公元前2697年-约前2599年涿鹿(今河北涿鹿)神农炎帝轩辕黄帝(炎黄齐名)
尧唐:约前2357年-约前2262年平阳(今山西临汾)唐帝尧
舜虞:约前2262年-约前2029年蒲阪(今山西永济)虞帝舜
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981年约前1933年-约前1559年斟阳城(今河南洛阳)(今河南登封)夏王禹夏王启夏王少康
有穷:约前1981年-约前1973年(今河南滑县)有穷王夷羿
寒朝:约前1973年-约前1933年寒水(今山东潍坊)寒王寒浞
商(殷)朝:约前1559年-约前1046年约前1559年-约前1300年(商)约前1300年-约前1046年(商(殷))亳殷(今河南商丘)(今河南安阳)商王汤商(殷)王盘庚
周朝:约前1046年-前256年
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周文王姬昌西周武王姬发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咸阳(今陕西咸阳)秦始皇嬴政
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彭城(今江苏徐州)西楚霸王项羽
汉朝:前202年-263年(包括蜀汉)
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高祖刘邦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长安(今陕西西安)新太祖王莽
玄汉:公元23年-公元25年长安(今陕西西安)玄汉更始帝刘玄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时期:220年-280年
曹魏:220年-265年洛阳(今河南洛阳)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年-26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蜀汉昭烈帝刘备
孙吴:222年-280年建业(今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晋朝:265年-420年
西晋:265年-31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西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年-420年建康(今江苏南京)东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304年-420年
十六国末期:420年-439年
南北朝:386年-589年
南朝:420年-589年
刘宋:420年-47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武帝刘裕
南齐:479年-502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南齐高帝萧道成
南梁:502年-557年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南陈:557年-58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386年-589年
北魏中后期:420年-557年平城洛阳(今河南洛阳)(今山西大同)北魏道武帝拓跋北魏孝文帝元宏
东魏:534年-550年邺城(今河北邺镇)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532年-556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550年-577年邺城(今河北邺镇)北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年-581年长安(今陕西西安)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581年-61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年-690年705年-90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唐中宗李显
武周:690年-705年神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武周武后武则天
五代:907年-960年
后梁:907年-923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梁太祖朱温
后唐:923年-93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后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年-947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年-95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汉高祖刘知远()
后周:951年-96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周太祖郭威
十国:907年-979年
辽朝(契丹):916年-1125年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960年-1127年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年-1279年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高宗赵构
西夏:1038-1227年兴庆(中兴)(今宁夏银川)西夏景宗李元昊
金朝:1115年-1234年中京(今北京市)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曲雕阿兰(今蒙古国肯特省)蒙古(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元朝:1271年-1368年大都(今北京市)元(蒙古)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明朝:1368年-1644年应天(今江苏南京)京师(今北京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
后金:1616年-1636年盛京(今辽宁沈阳)后金(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大顺:1644年-1644年京师(今北京市)闯王李自成
清朝:1636年-1912年盛京京师(今辽宁沈阳)(今北京市)清(后金)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中华帝国:1915年-1916年北平(今北京市)洪宪帝袁世凯
伪满洲:1932年-1945年新京(今吉林长春)康德帝爱新觉罗溥仪
扩展资料
中国朝代的灭亡:
1、从夏开始的历代王朝最大的危险是反叛。各主要王朝共有五个直接亡于反叛。
2、其次是农民起义。直接亡于起义的只有两个,但间接亡于起义的却有三个。也就是说,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者并不多,但是却可以动摇王朝的基础。当农民起义后,统治集团内部有人反叛时,灭亡对这个王朝来说就不可避免了。
这就是反叛是王朝的最危险的。需要指出的是,史界一致认为秦亡于农民起义的观点值得商榷。陈胜、吴广起事是导火索,而楚贵族项氏、秦帝国的基层官吏刘邦、萧何才是推翻秦帝国的主要政治力量。隋末也是如此。
3、直接亡于侵略的只有宋王朝。先是被金破京城掠走二帝,最后亡于元。晋虽亡于五胡乱中原,最主要原因是内乱,即八王之乱。
4、从历史走势来看,自西晋后中华民族生存的外部压力逐渐增大。南北朝时期外来势力并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中央政权。但宋以后却建立了统治中国长达八十九年的元朝,而明之后则是统治中国长达二百六十五年的满清王朝。到了1840年后中华民族(包括蒙、满在内)面临的挑战就变成世界性的了。
5、历代王朝政治的类同性。从各王朝灭亡的基本的或是主导性因素来看无非是暴政、昏政、恶政。当王朝初立除去极少数外,大多都有一个发展期、鼎盛期,然后就进入衰败期,也就是暴政、昏政、恶政阶段,最后灭亡。
发展期王朝的统治集团政治上还算清醒,鼎盛期就忘乎所以,衰败期更荒唐可笑、愚不可及。所谓中兴之主也只是昙花一现。这是各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令我们伤心的是繁荣的宋朝确实被落后的游牧民族灭亡的。看来落后并不一定挨打,有时却可以打他人。关键是制度。
历史朝代图表?
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历史所有朝代?
1、夏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146-1675年,都城:安邑,现今地于山西夏县,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禹
2、商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1675-前1046年,都城:毫,现今地于河南商丘,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汤
3、西周,起讫年代: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都城:镐京,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周文王姬昌
4、东周春秋、战国,起讫年代:约公元前770-221年,都城:洛邑,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周平王姬宜臼
5、秦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21-207年,都城:咸阳,现今地于陕西咸阳,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始皇帝嬴政
6、西汉,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06-公元8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刘邦
7、新朝,起讫年代:公元9-23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王莽
8、东汉,起讫年代:公元25-220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9、曹魏,起讫年代:公元220-265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魏文帝曹丕
10、蜀汉,起讫年代:公元221-263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汉昭烈帝刘备
11、孙吴,起讫年代:公元222-280年,都城:建业,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吴大帝孙权
12、西晋,起讫年代:公元265-316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
13、东晋,起讫年代:公元317-420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
14、前赵、汉赵,起讫年代:公元304-329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匈奴族,开国皇帝:高祖光文皇帝刘渊
15、成汉,起讫年代:公元306-347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巴氐族,开国皇帝:太宗武皇帝李雄
16、前凉,起讫年代:公元314-363年,都城:姑臧,现今地于甘肃武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明王张
17、后赵,起讫年代:公元319-351年,都城:襄国,现今地于河北邢台,统治民族:羯族,开国皇帝:高祖明皇帝石勒
18、前燕,起讫年代:公元337-370年,都城:龙城,现今地于辽宁朝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太祖文明皇帝慕容
19、前秦,起讫年代:公元351-394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氐族,开国皇帝:世宗明皇帝符建
20、后秦,起讫年代:公元384-417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羌族,开国皇帝:太祖武昭皇帝姚苌
21、后燕,起讫年代:公元384-407年,都城:中山,现今地于河北定州,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
22、西秦,起讫年代:公元385-431年,都城:苑川,现今地于甘肃榆中,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
23、后凉,起讫年代:公元386-403年,都城:略阳,现今地于甘肃平凉,统治民族:氐族,开国皇帝:太祖懿武皇帝吕光
24、南凉,起讫年代:公元397-414年,都城:西平,现今地于青海南宁,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烈祖武王拓跋乌孤
25、南燕,起讫年代:公元398-410年,都城:广固,现今地于山东益都,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世宗献武皇帝慕容德
26、西凉,起讫年代:公元407-421年,都城:酒泉,现今地于甘肃酒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昭武王李
27、胡夏,起讫年代:公元407-431年,都城:统万城,现今地于陕西靖边,统治民族:匈奴,开国皇帝: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勃勃
28、北燕,起讫年代:公元407-436年,都城:和龙,现今地于辽宁朝阳,统治民族:高句丽,开国皇帝:燕惠懿帝高云
29、北凉,起讫年代:公元397-439年,都城:张掖,现今地于甘肃张掖,统治民族:卢水胡,开国皇帝: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
30、南朝*宋,起讫年代:公元420-479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
31、南朝*齐,起讫年代:公元479-502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齐高帝萧道成
32、南朝*梁,起讫年代:公元502-557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梁武帝萧涎
33、南朝*陈,起讫年代:公元557-589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陈武帝陈霸先
34、北朝*北魏,起讫年代:公元386-534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魏道武帝拓跋
35、北朝*东魏,起讫年代:公元534-550年,都城:邺,现今地于河北临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魏孝静帝元善见
36、北朝*西魏,起讫年代:公元535-556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魏文帝元宝炬
37、北朝*北齐,起讫年代:公元550-577年,都城:邺,现今地于河北临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齐文宣帝高洋
38、北朝*北周,起讫年代:公元557-581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周孝闵帝宇文觉
39、隋朝,起讫年代:公元581-618年,都城:大兴,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
40、唐朝,起讫年代:公元618-907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41、后梁,起讫年代:公元907-923年,都城:汴,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梁太祖朱晃
42、后唐,起讫年代:公元923-936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唐庄宗李存勖
43、后晋,起讫年代:公元936-947年,都城:汴,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晋高祖石敬瑭
44、后汉,起讫年代:公元947-950年,都城:汴,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汉高祖刘
45、后周,起讫年代:公元951-960年,都城:汴,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周太祖郭威
46、前蜀,起讫年代:公元891-925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王建
47、后蜀,起讫年代:公元925-965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孟知祥
48、杨吴,起讫年代:公元892-937年,都城:扬州,现今地于江苏扬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杨行密
49、南唐,起讫年代:公元937-975年,都城:金陵,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烈祖李
50、吴越,起讫年代:公元893-978年,都城:杭州,现今地于浙江杭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武肃王钱
51、闽国,起讫年代:公元893-945年,都城:长乐,现今地于福建福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王审知
52、马楚,起讫年代:公元896-951年,都城:长沙,现今地于湖南长沙,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武穆王马殷
53、南汉,起讫年代:公元905-971年,都城:兴王府,现今地于广东广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刘
54、南平,起讫年代:公元907-963年,都城:荆州,现今地于湖北荆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武信王高季兴
55、北汉,起讫年代:公元951-979年,都城:太原,现今地于山西太原,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世祖刘崇
56、北宋,起讫年代:公元960-1127年,都城:开封,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
57、南宋,起讫年代:公元1127-1279年,都城:临安,现今地于浙江临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宗赵构
58、辽国,起讫年代:公元907-1125年,都城:皇都,现今地于辽宁,统治民族:契丹族,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宝机
59、大理,起讫年代:公元937-1254年,都城:太和城,现今地于云南大理,统治民族:白族,开国皇帝:太祖段思平
60、西夏,起讫年代:公元1032-1227年,都城:兴庆府,现今地于宁夏银川,统治民族:党项族,开国皇帝:景帝李元昊
61、金,起讫年代:公元1115-1234年,都城:开封,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女真族,开国皇帝:金太祖阿骨打
62、元朝,起讫年代:公元1206-1368年,都城:大都,现今地于北京,统治民族:蒙古族,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63、明朝,起讫年代:公元1368-1644年,都城:北京,现今地于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64、清朝,起讫年代:公元1616-1911年,都城:北京,现今地于北京,统治民族:满族,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
历史朝代歌?
1、简单版
夏商周,春秋战
秦朝以后是两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夏辽
金元明清二十朝
2、人教版
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朝代对台湾的管理?
1、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2、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隋炀帝曾3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湾)。9至10世纪的唐末宋初开始有汉族人定居澎湖。
3、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今福建晋江)管辖,并派兵戌守。大陆和台湾的联系日渐频繁。
4、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元世祖曾派员到台湾宣抚,并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福建厦门),虽然没有直接将台湾岛并入其内,却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
5、明朝初期仍设澎湖巡检司,直至1387年因实施海禁而废除,并把居民迁到漳州、泉州一带。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复设澎湖巡检司。
明郑政权末期与清政府处于军事对峙状态,逐步演变成地方割据政权。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今属福建漳州)向澎湖、台湾进发。清军向澎湖守军发起攻击,郑军溃败。郑克率众归顺清政府。至此台湾在清政府直接统治之下。
有详细记载中国古代每个朝代历史的书籍吗?
一、史记
简介: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封建历史朝代顺序?
中国古代的朝代的顺序是:
一、奴隶社会
炎黄:公元前2697年-约前2599年涿鹿(今河北涿鹿)神农炎帝轩辕黄帝(炎黄齐名)
尧唐:约前2357年-约前2262年平阳(今山西临汾)唐帝尧
舜虞:约前2262年-约前2029年蒲阪(今山西永济)虞帝舜
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981年约前1933年-约前1559年斟阳城(今河南洛阳)(今河南登封)夏王禹夏王启夏王少康
有穷:约前1981年-约前1973年(今河南滑县)有穷王夷羿
寒朝:约前1973年-约前1933年寒水(今山东潍坊)寒王寒浞
商(殷)朝:约前1559年-约前1046年约前1559年-约前1300年(商)约前1300年-约前1046年(商(殷))亳殷(今河南商丘)(今河南安阳)商王汤商(殷)王盘庚
周朝:约前1046年-前256年
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周文王姬昌西周武王姬发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咸阳(今陕西咸阳)秦始皇嬴政
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彭城(今江苏徐州)西楚霸王项羽
汉朝:前202年-263年(包括蜀汉)
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高祖刘邦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长安(今陕西西安)新太祖王莽
玄汉:公元23年-公元25年长安(今陕西西安)玄汉更始帝刘玄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时期:220年-280年
曹魏:220年-265年洛阳(今河南洛阳)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年-26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蜀汉昭烈帝刘备
孙吴:222年-280年建业(今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晋朝:265年-420年
西晋:265年-31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西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年-420年建康(今江苏南京)东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304年-420年
十六国末期:420年-439年
南北朝:386年-589年
南朝:420年-589年
刘宋:420年-47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武帝刘裕
南齐:479年-502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南齐高帝萧道成
南梁:502年-557年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南陈:557年-58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386年-589年
北魏中后期:420年-557年平城洛阳(今河南洛阳)(今山西大同)北魏道武帝拓跋北魏孝文帝元宏
东魏:534年-550年邺城(今河北邺镇)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532年-556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550年-577年邺城(今河北邺镇)北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年-581年长安(今陕西西安)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581年-61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年-690年705年-90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唐中宗李显
武周:690年-705年神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武周武后武则天
五代:907年-960年
后梁:907年-923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梁太祖朱温
后唐:923年-93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后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年-947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年-95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汉高祖刘知远()
后周:951年-96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周太祖郭威
十国:907年-979年
辽朝(契丹):916年-1125年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960年-1127年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年-1279年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高宗赵构
西夏:1038-1227年兴庆(中兴)(今宁夏银川)西夏景宗李元昊
金朝:1115年-1234年中京(今北京市)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曲雕阿兰(今蒙古国肯特省)蒙古(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元朝:1271年-1368年大都(今北京市)元(蒙古)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明朝:1368年-1644年应天(今江苏南京)京师(今北京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
后金:1616年-1636年盛京(今辽宁沈阳)后金(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大顺:1644年-1644年京师(今北京市)闯王李自成
清朝:1636年-1912年盛京京师(今辽宁沈阳)(今北京市)清(后金)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中华帝国:1915年-1916年北平(今北京市)洪宪帝袁世凯
伪满洲:1932年-1945年新京(今吉林长春)康德帝爱新觉罗溥仪
魔道祖师历史朝代?
魔道祖师和历史朝代没有任何关系。魔道祖师是晋江作家墨香铜臭的第二本小说,也可以说是她的成名之作。这本小说属于玄幻文,从题材上来说,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架空文。这个世界的大纲,主题都是由作者来构建的,一个庞大的世界观。和历史朝代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