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司马光编纂的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司马光编纂的编年体通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184 更新时间:2024/1/24 14:41:37

《资治通鉴》——中国历史上相当重要的一套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司马光编纂的一本编年体史书。这套书在中国史书中具有十分突出和特殊的地位。

若论中国史书,众所周知有“二十四史”。但是,二十四史中的二十三史,都是只写一个朝代的历史,也就是所谓“断代史”。

仅有《史记》是通史——写了上至传说中的炎黄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

虽说《资治通鉴》没有《史记》的年代跨度大,但是周朝之前的很多历史并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多数只是传说而已。

所以,中国的史书中只有《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两套是著名的通史。在这两套书中间,有些年代是重复的。由于《资治通鉴》和其他一些断代史书也多有重复。因此《资治通鉴》并没有列入《二十四史》之中。

下面我们来看看《资治通鉴》的作者和内容。

一.关于《资治通鉴》的主要作者司马光:

小时候,我们在语文课本里都学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见司马光童年时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喜欢读书,且非常喜欢读《春秋左氏传》。

19岁时他即考中进士,起初担任过龙图阁直学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就离开朝廷专心去写《资治通鉴》了。

后来又被召回朝廷任职。他是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元老,曾担任过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一职。

司马光不仅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史学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和史学家。他在朝廷任职时,就开始研读历史书籍,为他写作《资治通鉴》打下了基础。

司马光敕编撰《资治通鉴》前后共费时十九年。他在写给皇上的《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宋英宗时(公元1064年),司马光把自己编撰的史书《历年图》二十五卷呈献给英宗,后来又呈上八卷本的《通志》。

英宗看后非常满意,要他继续写下去,并下诏为他专门设置书局供给费用,后来又增补人员辅助他写作。

司马光召集了著名的史学家讨论宗旨和提纲。后决定由刘攽负责撰写两汉部分、刘恕撰写魏晋南北朝部分、范祖禹撰写隋唐五代部分,最后司马光总成,又由其子司马康担任校对。宋神宗即位后,亲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二.资治通鉴的内容和特点

1.篇目:

《资治通鉴》全书按照朝代分为十六纪:

《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

《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2.主题和立场:

这部史书横跨中国16个朝代的编年史,隋唐五代的371年占了全书40%,史料价值最高。看得出他多次着墨在其中的贤明时期,如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等

司马光具有自己的正统立场。在那些分裂的朝代,比如三国时期,他以曹魏为正宗,所以蜀和吴无”纪“;南北朝时代,南朝有”纪,北朝无“纪”;

五代有“纪”,而十国无“纪”。他在参考和继承前人编写史书的方法时,又有所发展:对于历史上的君主,他根据他们的才能划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

除政治之外,《资治通鉴》在文化、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均有丰富的内容记载。比如文化方面,从先秦的儒、法、阴阳、纵横五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主张,至汉初的黄老思想,汉武帝独尊儒术、魏晋玄学都有记载。

3.开创了史书新体例:

《资治通鉴》将纪传体揉入编年体中,使纪传与编年简明地结合起来。

司马光分三部分将年表、帝纪、历法、天象、目录、举要及索引集于一块,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使得《资治通鉴》更趋于完善,将中国的历史书籍编纂推进到新水平。

三.《资治通鉴》对后世的影响:

《资治通鉴》成书之后,历代的帝王将相和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相阅读。点评和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数不胜数。

这本书成为了历代君王的政治教科书,人们似乎觉得除了《史记》外,任何史书都不能和《资治通鉴》相媲美。

因此,《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两位作者也被誉为“史学两司马”。

历代文人学者都对《资治通鉴》给予很高的评价:

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评价:“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清代曾国藩说:“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梁超评价《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毛泽东主席自称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他评价说:

“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更多文章

  • 梁山好汉鲁智深的结局概括(鲁智深结局与他性格有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鲁智深,结局,好汉,梁山,概括,性格,关系

    梁山好汉结局大多悲凉,林冲、杨志病故,仅有五人修成正果。《水浒传》从第一百一十回起,梁山好汉就开始陆续退场。此前,梁山好汉们南征北讨,打辽打田虎打王庆,次次旗开得胜。梁山好汉也从来没有损失过一个弟兄,从征讨方腊开始,梁山就有了阵亡名单。征讨方腊结束后,梁山有五十九位好汉阵亡,占一半还要多。紧接着,施

  • 得鱼忘筌是什么意思解释(成语典故得鱼忘筌的故事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忘筌,成语,典故,得鱼,意思,内容,解释,故事,什么

    成语“得鱼忘筌”:得鱼忘筌,“筌”指的是用竹条编织而成的捕鱼用的器具。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总是战乱不断,常常搞得民不聊生。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避免殃及,只能四处逃难。一户原本是以打猎为生的人家,逃难到了一条大河附近。过了些时日,妻子对丈夫说:“咱们以后啊,就得在这儿生活了,你去找些竹条来吧。”丈

  •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还是庄子(为什么是张道陵而不是老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道陵,老子,道家,创始人,庄子,为什么,还是

    道教创始人为什么是张道陵而不是老子?看完这些你就懂了!众所周知,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现如今,道教不仅在我国有很多信徒,在国外也有不少的信仰者。但有人认为,道教的创始人,应该是战国时期被尊称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李耳,而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道教真正的创

  • 骊山老母到底是什么来历(传奇女仙骊山老母的前世今生)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老母,传奇,仙骊山,来历,前世,今生,到底,什么

    骊山老母:神界大佬,传奇女仙的前世今生。骊山老母,也称作黎山老母,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位传奇女仙。《西游记》中,她曾两度登场。第一次,是“四圣试禅心”。骊山老母化身中年美妇,观音、文殊、普贤化身成她的三个女儿一起考验唐僧师徒的取经之心;第二次是在唐僧师徒被百眼魔君困住时,她化身寡妇指点孙悟空去求助毗蓝婆

  • 辣椒何时传入中国(辣椒传入我国仅300年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辣椒,传入,历史,中国,我国,何时,300

    你知道吗?辣椒传入我国仅300年历史。你心中最能吃辣的省是谁?“辣”作为传统五味之一,深受吃辣群体的喜爱,甚至很多人“无辣不欢”,但其实“辣椒”原本不是我国原生的。1、辣椒的起源辣椒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种植,最早墨西哥人用它来调味。明朝末年,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

  • 八仙过海是哪八仙和名称(八仙过海的传奇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八仙过海,传奇,名称,故事

    八仙过海有哪八仙?他们有哪些传奇故事?八仙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精彩纷呈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成仙,这与天界下凡的神仙神圣庄严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八仙在民间传说中都是神通广大的人物,他们在过海时,各显神通,顺利渡过。后人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在集体活

  • 张启山活了多少岁死的(盗墓笔记中张启山活了多长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启山,盗墓,笔记,时间,多少

    老九门结局各有不同,张启山灭老九门只为保守秘密?所谓的“老九门”是指作者南派三叔写的小说《盗墓笔记》中老长沙的九个盗墓世家,他们被合称为“老九门”。老九门又分为上三门,平三门和下三门。上三门的权势比较大,平三门则是孤胆英雄,下三门从商。而张大佛爷张启山之所以要灭了老九门,是为了保护一个无法现世的秘密

  • 行书的字体特点介绍(提升行书技巧书写要领)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行书,字体,技巧,提升,书写,特点,介绍

    行书基本特点是什么,提升行书技巧书写要领!行书书法相对于楷书来说,在书写速度和用笔上都有所不同,书写速度加快,用笔也不像楷书那样笔笔逆锋,笔笔回锋收笔。但是,行书也有行书的特点和规律,学习的方法也有所不同。1、书体流畅。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楷书的书写,草书的慢写。2

  • 汉字最多的笔画是什么字(笔画最多的汉字172画怎么读)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笔画,什么,怎么,汉字,172

    中国笔画最多的字,竟然有172画,说了你也可能不信。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神秘的文字之一,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仍在不断地发展,我们中国人从小就开始接触学习汉字。中国汉字从古代发展至今,大约有八万多个,虽然我们日常使用的只有三千个左右。这其中就有一些特殊汉字,说它们特殊,主要是指这些汉字笔画多,

  • 大唐三绝是哪三绝(大唐三绝分别指的什么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大唐三绝,含义,分别,什么

    大唐三绝,具体指的是哪三绝?“大唐三绝”,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唐朝时期非常著名的三个好到“绝顶”的“东西”。那你又知道这三绝是哪三绝吗?其一就是李白的诗歌,这一点一直到现在我们也都不否认,很多人最开始接触诗歌,背的都是李白的诗。其二就是张旭的狂草,草书当中首推张旭,他的草书就算没研究过书法的人也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