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人物(老秀才蒲松龄自称柳泉居士)

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人物(老秀才蒲松龄自称柳泉居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577 更新时间:2023/12/4 11:38:59

蒲松龄:考了50多年都没中的老秀才,谁能想到,他曾连考3个第一!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他的老家在柳泉庄,也叫满井庄,蒲松龄一直深爱自己的故乡,他自号柳泉居士,人们也叫他柳泉先生,由此足见。

柳泉居士生于崇祯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640年,卒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享年76岁

一、老秀才蒲松龄

蒲松龄的祖上是小地主,他的高祖、曾祖,都读过书,但是功名均不大,他的祖父庸庸碌碌,并没有多少作为。他的父亲蒲槃,读书不得志,于是便回来经商,大概很聪明,所以不久便赚了很多钱,在家乡是数得上的富豪。

或许是对科举的执着和不甘,或许是当时社会对商人的轻视,蒲槃做买卖的同时,也不忘了读书。

蒲槃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儿子,之后便过继了自己弟弟的儿子,奇怪的是,后来蒲槃却一连生了四个儿子,蒲松龄排行第三

蒲槃没有功名,但是从未停止过对功名的渴望,他将希望寄托在了自己儿子们的身上,尤其是,寄托在了蒲松龄身上。

年幼的蒲松龄,非聪明,很会读书,在父亲的细心照料下,进步神速,一度被认为是家族的希望。

顺治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58年,19岁的蒲松龄,参加科举,以县、府、道三个第一的身份,补博士弟子员(即秀才、生员)。

山东学道施闰章对蒲松龄赞誉有加,曾在他的卷子后说:“首艺空中闻异香,百年如有神。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直足以移风易俗。”蒲松龄由是名声大振,这是蒲松龄一生最得意的时候。

但从此以后,蒲松龄几乎每科必考,一连考了五十多年,直到七十一岁,才循例得到贡生的身份

从19岁到71岁,五十多年,他一直屡试不第,就像《儒林外史》中的周进、范进等人,当真是悲苦之极,但范进最后起码考上了,蒲松龄却没有。

蒲松龄是非常有才学的,但却一辈子都没得志。

蒲松龄的家族,虽然是小地主,但并非大富大贵之家,等父亲死后,蒲家便开始拮据了起来。

在封建社会,一个考不上的秀才,无官可做,又不能整天在家吃白食,所以必须要找出路,比较常见的是两条:第一,替当官的做幕僚,跟着混碗饭吃,打个秋风;第二,做塾师,教书为生。

这两条路,蒲松龄都走过。

最初,他跟着同乡孙蕙做幕僚。其实幕僚,是一种“客人”,帮着“主人家”写写章,迎来送往,坐陪酒宴等等,而且幕僚一般没有薪水,是所谓的“清客相公”,给多少,全凭主人家的心意,这其实和打秋风类似。

等到蒲松龄三十三岁的时候,他厌倦了当幕僚的生活,便回到家乡淄川,开始了坐馆教书的生涯。从此以后,一直到他七十多岁退休,蒲松龄一直都是以坐馆为生。其生活,无疑是清贫的。

二、《聊斋》并非唯一成就

正因为屡考不中,才激发了蒲松龄的创作情怀。所以,他的日常生活,一面是准备科考,一面是坐馆教书,一面是酝酿创作。

屡试屡败的科考经验,南来北往的生活经历,让他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他要寄托情怀,抒发内心的苦闷,这种心情是强烈的,也催生了他创作《聊斋志异》的决心。

《聊斋志异》是短篇文言小说的集大成者,与《红楼梦》一长一短,可谓双绝,《聊斋志异》收录了短篇小说491篇(有版本494篇)。

书中故事大多精彩之极,文笔老辣,有时不过百字,便敷衍出一篇绝妙的故事,由此足见蒲松林的大才。

《聊斋异志》借助人鬼狐怪的故事,或抨击腐朽的封建制度,或揭露封建官僚的黑暗,或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或赞美自由恋爱,具有丰富且深刻的思想意义。

像《聂小倩》、《婴宁》、《促织》、《小谢》、《画皮》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而且一度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比如,《聂小倩》的改编剧最多,已经高达30多部,但仍然翻拍不断(比如前段日子上映的《倩女幽魂:人间情》),足见聊斋剧的旺盛生命力。

其实,除了《聊斋志异》以外,蒲松龄还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著述、诗歌(现存1024首),据统计,这些著作多达十余万字,有些更产生了非常广远的影响。如《秦松赋》、《日用杂字》、《农桑经》等,都是其重要作品。

《秦松赋》是蒲松龄登泰山观“五大夫松”时所写,有对松树的描绘,也有议论,文辞优美,读来极具艺术美感。

《日用杂字》是蒲松龄为了村童识字所编撰的一部书,全书三十一章。

详细介绍了如蔬菜、果实、花草、树木、日用杂物等名称,对涉及到的事物,不仅详细介绍了名称、产地,而且连用途、物候都描述了出来,可以说是一部相当优秀的科普作品。

比如书中提到“磨茹香覃从来贵,松伞猴头价不轻”、“高阁大厅朱隔门,花亭水榭玉栏杆”、“紫荆开时红满树,夹竹桃花开半年”……朗朗上口,非常实用。

《农桑经》更是一部研究农业的技术书,共有《农经》七十一则,详细叙述了从正月到九月之间,各月份的农活及做法,书中对种桑之法,也有着详细的论述,像种桑、压条、插条、收干叶等,无所不备。

此外,甚至还有畜牧养殖的方法、各种花卉的名目,可以说是一部具有科普性质的农业百科全书。

三、蒲松龄思想评述

蒲松龄做这些事情,大多是免费的“公益”,因为他自己虽然没有做官,但是却想努力做一个好士子,他的心目中,好官是赞美的对象。

他自己虽然不是官,但是总在文字中流露出这种思想,所以《聊斋志异》中随处可见对贪官污吏的批判,对好官的赞扬。

蒲松龄本身热心地方公益之事,比如,淄川因为道路险阻,出行困难,当地决定修路铺桥。

蒲松龄对此非常热心,不仅为此忙碌不已,而且还出了修路费用大概三分之一弱,高达三百两银子,这对于一贫如洗的蒲松龄来说,几乎是倾尽所有。

蒲松龄的慷慨和义举,由此足见。蒲松龄对农民和农村,是极富有同情心的。

总的来说,蒲松龄是有真才实学的,他对自己的学问也比较自负,但屡考不中,这也让他内心痛苦不已,越痛苦,牢骚越多,蒲松龄的很多诗,都表现了这种怀才不遇的感慨。

“名士由来能痛饮,世人原不解怜才”、“生涯岁岁拥寒紅,落拓无成鬓欲庞”、“多君老健凌苍鹘,期在青云志不摇”等。

由于蒲松龄常年不第,所以他很多时候,是站在百姓的一面看问题的。他虽然一直热衷科举功名,但却始终没有爬上去,所以实际身份,不过是比百姓稍高的秀才。

而且蒲松龄一生多处于贫贱之中,对于百姓所遭受的欺压和痛苦,他看得清,也体会的到,也能借助笔触和自身的才识,将这些问题反映出来,这是一般百姓很难做到的。《聊斋志异》中多有批判之语,其根本,便是来源于此。

但尽管蒲松龄批判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但他实际上的思想,并没有彻底的否定封建制度,他不像曹雪芹那样深刻,即便看到了社会中的痼疾,也只是从规劝和改良的角度去建议。

所以,蒲松龄对于好官,总是充满了崇敬和爱戴之情,对于坏官,总是不遗余力的去鞭挞,他自己本身奉行的,便是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可以预见,如果蒲松龄能够科场得意,在历史上,也一定会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官。

纵观蒲松龄的一生,常常是矛盾的结合体

他的出身和所受教育都不差,他本身也具有极高的天分,很聪明,他一生热爱功名,但是一直都不得意;他一直想得到进士的身份,但却一生多是秀才;他想过美好的生活,但更多时候是身处贫贱之中。

由于蒲松龄一直热心功名,所以其思想中有庸俗的一面,但现实却是,他始终爬不上去,这就导致他更多的时候,是处于贫贱的位置,是与广大受苦的百姓站在一起的,所以其思想中光辉的一面占据了多数

《聊斋志异》的写作,便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点,正所谓“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幻想的满足,是对现实的不满,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温度,便来自于他这种矛盾的两面性。

标签: 蒲松龄柳泉居士朝代老秀才自称人物哪个

更多文章

  • 民国32年是哪一年(一位女子回忆民国32年发生的那些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民国,女子,32年,发生,回忆,那些

    一个民国妓女的悲惨回忆,那些整天向往民国的女子,定会大失所望!上世纪五十年代,天津妇女会对旧社会时沦落风尘的失足妇女进行过安置工作。期间,不少人愿意将自己的经历讲述出来,以揭发旧社会的黑暗、无情、冷血。其中,一位名叫程金梅的女士,是这样说的:我老家是静海那边的,往上倒几辈儿,都是土里刨食儿的泥腿子。

  • 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简介(孟德斯鸠的十大名言)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孟德斯鸠,名言,简介,主张,思想

    感谢孟德斯鸠,看完他这10句至理名言,让我受益匪浅,信心倍增!孟德斯鸠是法国人,他与与伏尔泰、卢梭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今天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在1689年的1月18日,孟德斯鸠在巴黎一家豪门出生,今天是他331周年诞辰,就用这位法国启蒙时期大思想家的10句至理名言,来纪念他!1698年1月

  • 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意思(这句哲理名言蕴含的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哲理,名言,蕴含,道理,意思,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中国的一句哲理名言。“有所为”是主动选择,“有所不为”是敢于放弃。一个人能力再强,精力再多,也不可能无所不为,什么都想做只能是什么也做不好,选好自己应该做的才是最关键的。譬如,世上的行业千千万万,哪行做好了都能赚钱。每天都有企业垮台、破产,每天同样也有新的企业诞生。经营任何一

  • 音乐剧和歌剧的区别与联系(举例说明不同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音乐剧,歌剧,举例,联系,区别,说明,不同

    音乐剧和歌剧因为其相似性,很多人总是弄不清这两个艺术形式的区别。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音乐剧和歌剧的区别。无论是从艺术学还是从文化学的角度考量,也无论是从艺术艺术构成学等层面考量,音乐剧与歌剧都有着显著的不同,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而是两个独立的概念。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以1564年佩里和卡

  • 袁家骝个人资料(物理学家袁家骝的生平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家骝,物理学家,生平,资料,经历,个人

    物理学家袁家骝:1.师从名家,只身闯美袁家骝小时候天资聪颖,13岁入天津教会学校就读。他的物理和数学启蒙于剑桥博士哈特和在北洋大学就读的舅舅。自然科学的瑰丽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使他向往终身从事科学研究。1930年,他入燕京大学师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谢玉铭。在名家的导引下,他在科学的迷宫

  • 张双利个人资料简介(69岁张双利活成年轻人羡慕的样子)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双利,简介,年轻人,资料,活成,羡慕,样子,个人,69

    69岁的张双利:被称为中国第一潮叔,活成了年轻人羡慕的样子!近日,已经许久没有更新自己的网络社交平台个人账户的张双利终于有一组最新写真在网络上流传,立即引发网友们的围观与热议!除了能确定今年已经69岁的他依然身体健康外,也再次“顶礼膜拜”这位哪怕已经步入晚年,也能拥有满满时尚感的“潮流达人”。而这次

  • 张幼仪的一生简介(民国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的女主角)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幼仪,民国,简介,离婚,主角,文明,一生,西式,第一

    张幼仪:民国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的女主角,悲焉?喜焉?张幼仪(1900年一1988年),名嘉玢,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民国女银行家、企业家,近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张家在当地也是望族,张幼仪的祖父是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是当时的知名医生,张幼仪兄妹共有12人(八男四女),他们个个自强,有一半

  • 周小玲辣条事件是真的吗(周小玲的辣条还能吃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辣条,周小玲,事件

    你听过用尸油制成的辣条吗?2009年,有人到处散播谣言,说我们吃的辣条其实是用尸油做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周小玲辣条尸油事件。当时闹得是满城风雨,如今回过头发现,里面其实疑点重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尸油真的会被加入食品当中吗?当时这个散播谣言的人讲得有板有眼,说周小玲父亲是火葬场的领导,而周小玲辣条里

  • 朱茵周星驰为什么分手(周星驰朱茵还有联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星驰,朱茵周,联系,分手,还有,为什么

    周星驰与朱茵在荧幕上是情侣,现实也相恋,为什么感情没能持续?周星驰迎来了自己荧幕上最经典的情侣形象,便是《大话西游》里周星驰和朱茵扮演的至尊宝和紫霞仙子。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朱茵到今天都还在怀念和扮演着紫霞仙子,也许朱茵在今后都无法超越自己的这个形象。周星驰和朱茵在荧幕上曾经饰演过情侣,并且两个人

  • 朱传武扮演者叫什么名字(朱亚文与妻子因戏生情恩爱至今)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戏生,朱传武,扮演者,朱亚文,妻子,情恩爱,名字,至今,什么

    36岁“朱传武”朱亚文,与妻子因戏生情恩爱至今,一家四口很幸福!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这位演员,既有南方人的柔情,也有北方人的豪爽,这位演员就是朱亚文。他是一位比较有个性的演员,每出演一个角色,就会深入到挖掘角色的心理。所以出演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很经典的,出道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任何绯闻,是很多娱乐圈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