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单刀赴会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单刀赴会讲的是关羽吗)

单刀赴会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单刀赴会讲的是关羽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23 更新时间:2023/12/29 7:23:04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单刀赴会”真正主角的是谁?真是关羽吗?

人们历来将关羽敬若神明,世界各地,大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供奉着关公的神像。关公在人们的心目中,除了有点心高气做的似点之外,简直是一个仁、义、礼、智、信俱全的完人。

当然,关羽之所以广受人们的尊崇,与《三国演义》中对他形象的美化塑造有极大的关系,甚至,在小说家的演绎下,历史上原本不属于关羽的英雄事迹,也被强加到他的身上。

比如著名的“单刀赴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小说中的“单刀赴会”,讲的是孙权见到刘备取了西川,便想要回曾借给刘备的荆州。

于是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去蜀地交涉,被诸葛亮设计将诸葛瑾这块烫手山芋甩到驻守荆州的关羽那里,结果诸葛瑾一介文豆,被豪气云天的关羽遣回了东吴。

孙权见诸葛瑾没能要回荆州,便找来鲁肃问计,鲁市便出了一招“鸿门宴”的便主意,假意请关羽到临江亭上赴宴,暗地里埋下伏兵,只等关羽一来,就群起而攻之。

本打算如果拿下关羽,再攻打荆州就容易了。谁知,关羽只让侍卫周仓抱着青龙偃月刀,随侍几人也是仅仅腰挎单刀前来赴会,身后并无大队人马跟随。

小说中描绘:“鲁肃惊疑,接人庭内。叙礼毕,人席饮酒,举杯相劝,不敢仰视。云长谈笑自若。〞酒至半酣之时,鲁肃才提出要刘备归还荆州,关羽以言辞与其周旋。

后来侍从周仓出言呵斥鲁肃,关羽借机批评周仓无礼,拿过他怀中的青龙偃月刀,将他赶出宴席。

周仓明是受到关羽的呵斥,实际上是趁被赶出宴席的机会去为隔江的关平报信,让其出兵接应。

这边关羽佯装酒醉,半拉半拽地讲鲁肃挟持在身边,一手拎着青龙偃月刀,一手拉着鲁肃。

小说中对鲁肃当时的情状描写得极为有趣:“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

云长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己乘风而去。”

这一段精彩的“单刀赴会”,直让后人在崇拜关羽机智应敌的同时,也将鲁肃的胆小懦弱耻笑个够。

罗贯中在小说中将鲁肃塑造成一个忠厚却懦弱,虽然能为孙权出谋划策,但临敌反应却无比退钝的东吴谋豆形象。实际上,真实历史中的鲁肃,真的就是这副样子吗?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中对其描写为:“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齐,禁令必行,虽在年阵,手不释卷。

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真实历史中的鲁肃,不仅熟读兵法,足智多谋,本身也是身形魁伟,善击剑骑射,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盖世将才。

并非如《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文文弱弱,一副手无镇鸡之力的书生模样。

鲁肃效力东吴的时候,一直极力维护孙刘结盟,为东吴的稳定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周瑜临死之前,曾向孙权提出;接替自己的最佳人选就是鲁肃,而事实上,鲁肃也确实担当起了东昊三军统帅这一重担。

历史上的“单刀赴会”在《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中有详细的记载: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刘两家因荆州一地而剑拔弩张。

而此时,北方的曹操却隔岸观火,只等到鹬蚌相争,他好坐收渔利。

就在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危急时刻,鲁肃为了维护大局稳定,提出将荆州守将关羽约到两军之间进行谈判,并不顾属下的劝告,执意单刀赴会与关羽交涉。

谈判桌上,鲁肃不畏关羽素有威名,据理力争,对于关羽的推诿狡辦之词并不买账,言辞恳切,不卑不亢,先陈述了孙权当初借荆州给刘备的仁慈之举。

又痛批了刘备得西川而不还荆地的不义行为,最后又以忠君大义来劝解关羽应劝主行义,不该纵容刘备这种无赖的行为。

面对鲁肃的慷慨陈词,《吴书》中以一句:“羽无以答。”尽数关羽理屈词穷的窘态。

在鲁肃的全力争取下,孙刘两家以湘水为界,划荆州而分治,总算免去了一场兵祸。

或许有人会不服气,既然这件事情是在《吴书》中记录的,自然要极力美化东吴的谋豆,而丑化蜀将关羽。

然而,如果“单刀赴会”真的是关羽的一次壮举,那么在《蜀书》中自然要大书特书,以彰显蜀将神威。

但是翻开《三国志•蜀书•关羽传》,通读整篇,却无一言提及这次两军阵前的谈判。

自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作《史记》后,历代史官都效份太史公的春秋笔法,在君主公侯的个人传记中只写其正面形象,而在其他文章中注重隐笔的侧面描写。

如果说“单刀赴会,真的是关羽的一次壮举的话,又为什么在鲁肃的传记中有如此细致的记述呢?

因此说,历史中的“单刀赴会”,主角根本不是关羽,而是东吴的三军统帅鲁肃。

标签: 单刀赴会主人公故事这个

更多文章

  • 子虚乌有典故出自哪部作品(成语子虚乌有的由来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子虚乌有,典故,成语,出自,介绍,作品,故事

    "子虚乌有"是一个成语,也可写成"乌有子虚″。意思是指虚构而不真实或幻想而不存在的事情。也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精心设计,胡编乱造出无中生有的事情。虽然人们都知道"子虚乌有″是啥意思和怎样使用,但你晓得"子虚乌有″出自那里,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吗?原来"子虚乌有″是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虚构的

  • 写给女儿的诗句精选(韦庄为女儿写的妙诗堪称一绝)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韦庄,诗句,女儿,精选,堪称一绝

    韦庄为女儿写的妙诗,有趣更有水平,不少人读完说他“重女轻男”!晚唐时期,皇帝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已无实权,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越发严重。这样的情况下,在我们大多数人想来,这一时期的读书人应该有着“挽大厦于将倾”的雄心壮志。即便没有这般的家国情怀,那笔下的文字也应该多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以愁苦为主色调,

  • 形容安静惬意的诗句(描写一个人安静淡然的诗句)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诗句,形容,描写,淡然,惬意,安静,一个

    这9首诗词悠闲宁静,送给低谷中的你,读完心神安宁。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有人觉得这世界不公平。以后可能不公平,但至少现在还是公平的。不管你是穷是富,都只能活一辈子,几十年上百年,一生过去尘埃落定,到时候尘归尘土归土罢了。开开心心也是一辈子,哭哭啼啼也是一辈子,你选择怎么过呢?当然是尽量让自己开心了。这

  • 形容湖水美景的诗句(两首描绘湖上风景的古诗佳作)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诗,佳作,诗句,美景,形容湖,描绘,风景

    两首描绘湖上风景的佳作,浑然天成,绚丽多彩,令人感觉心旷神怡。游山玩水是一件极其惬意之事,既可忘记忧愁,也能增长见识。古代很多诗人都写过一些山水田园诗篇,令人赏心悦目。不过如果游客的处境具有差异,他们最后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有人是为了缓解疲劳、排遣愁闷,所以只是走马观花,但只要尽兴就好。有人经常与山水

  • 形容柳絮纷飞的诗句(描写柳絮飞起的唯美古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柳絮,古诗,诗句,纷飞,形容,描写,唯美

    古诗词中优美的柳絮纷飞!春日百般好,唯有柳絮恼。柳絮,又叫柳棉,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寓意的柳树,正遭受来自现在都市建设的尴尬。伴随着春天信步而至,柳絮开始漫天飞舞,这让人们叫苦不迭:“又到了一年中受罪的时候,讨厌的柳絮,应该把柳树都砍掉…

  • 赞美紫荆花诗句(十二首描写紫荆花的经典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紫荆花,诗词,诗句,经典,描写,赞美,十二

    一树幽花见紫荆,十二首紫荆花的诗词,欣赏这浓浓春色。阳春三月,紫荆花开!紫荆花,又名满条红、团结树、乡情树等,豆科紫荆属,光秃秃的树枝上点缀着星点嫣红,花团簇簇,煞是好看。紫荆花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征,晋代陆机有诗云:“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南方还有一种紫荆花,又叫红花羊蹄甲,苏木科,是香港

  • 京剧有哪些经典曲目(京剧十大名曲种类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京剧,名曲,曲目,种类,经典,介绍,哪些

    京剧十大名曲是:《霸王别姬》、《白蛇传》、《定军山》、《贵妃醉酒》、《借东风》、《金玉奴.洞房》、《空城计》、《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苏三起解》、《让徐州》。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 古代的刑罚种类(盘点3种残忍刑罚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刑罚,盘点,种类,介绍,残忍,古代

    古代3种残忍刑罚:第三种是凌迟处死,第一种行刑时间长达2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法治的国家,中国的司法鼻祖皋陶最先制作“五刑”,比《汉谟拉比法典》早了数百年。皋陶是尧、舜、禹时代的人,与尧、舜、禹齐名,被称为“上古四圣”。自皋陶以后,列朝列代都制定了自己的法律,对于犯人的刑罚也越来越严厉,出现了五马

  • 古人关于孝顺的古诗(形容孝顺的经典诗句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孝顺,古诗,盘点,诗句,古人,经典,形容,关于

    正月二十九孝子节:6首关于孝道的古诗词。正月二十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孝子节,福州地区或者霞浦等地成为拗九节。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古人关于孝道的诗词。关于孝道,传播最广的莫过于孟郊的诗词。【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

  • 鹿柴的作者是谁(王维古诗鹿柴写尽空山中的静谧之美)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鹿柴,空山,王维古,作者,静谧

    王维《鹿柴》:空山中的静谧之美。《鹿柴》是唐代著名山水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王维的诗作以五言诗为主,特别是五言绝句,篇幅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鹿柴》就是这样的一首名篇佳作。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辋川集》共收录王维山水诗二十首,每一首诗都对应王维的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