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知足者常乐是什么意思(知足者常乐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知足者常乐是什么意思(知足者常乐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648 更新时间:2024/1/13 5:10:25

月满则亏,水盈则溢:懂得满足,才会乐,才会幸福!

“知足者常乐”,这一成语的意思是说: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幸福的,也就是说,人们只要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就能无忧无虑,幸福快乐。它告诫人们要安于已经得到的物质、利益、地位等。

我们常常对自己的境遇感到不满,认为自己不如某某人,这样,我们就会因为各种事情搞得自己心烦意乱,甚至压力重重。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生活不知足。

也许,我们觉得自己的职位不高,而去努力工作;也许,我们因为自己的钱太少,而去拼命挣钱;也许,我们对自己的住房条件不满意,而去争取更大一些的房子。

也许,当这一切都实现后,又感到不满足,继续去努力获得一些更好的东西。当我们行将老去时,我们会叹息,我们拼搏了一辈子,为了生活过得好一些,可是到最后,我们并没有享受到我们的成就。

“知足者常乐”,它出自《老子》中的一句话:“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恪守这一箴言,一生平平安安、幸福美满;也不知有多少人不以为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结果却一生坎坷,多灾多难。“不知足”是人的本性,“知足者常乐”就是针对人的这一“劣根性”所说的。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俗话说:“当了皇帝想成仙。”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享受而奔波忙碌、拼搏奋斗,这无可厚非。但是,社会和生活所能满足的欲望总是有限的。

酸、甜、苦、辣各有各的味道,知足才能常乐。在现实生活中,“足”是暂时的,而“不足”却是永恒的。

如果一个人时时处处以“足”作为目标追求,那他得到的将是时时处处的“不足”;反之,如果一个人时时处处以“不足”对生活的事实予以理解和接纳,他对自己的感受就是时时处处是“足”的。

“足”和“不足”是对立的,但是,也是辩证的。知“不足”,所以,才知“足”;不知“不足”,所以,才不“足”。“不足”,才可以知足;不知足,便总是“不足”。足不足是物性的,知不知则是人性的。

以人性驾驭物性,便是知足;让物性牵制人性,就是不知足。足不足在于物,非人力所为;知不知在于人,非贫富贵贱所左右。

1.俭朴者知足

“俭朴”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俭朴的生活方式使一个人的内心感到充实。

有恬淡修养的人,他在物质上永远感到满足,所以,俭朴者时时都感到快乐,处处都觉得幸福,反之,物欲愈多,人想要享受和占有的欲望就愈大,随之带来的痛苦就愈多、烦恼也就愈多。

2.惜福者知足

古人云:“生在福中要知福。”珍惜福分的人,福常有。暴殄天物的人,福常不足。只要知道无忧无虑的生活来之不易,只要知道还有人比自己生活得更辛苦,也就是俗话说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就是一种难得的福分。只有抱持这种心态,你才不会小看这一福分,也不会浪费这一福分,更不会养成奢靡颓废的习惯。

3.平淡者知足

人生最大的烦恼不在于自己拥有的太少,而在于自己所往的太多。庄子云:“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就是说一个人的欲望多了,就缺少智慧与灵性,所以,一个人要时刻节制嗜欲,减少思虑,弃除烦躁,杜绝尘劳,省精保神,以平淡的心态对待生活的诱惑和干扰,让自己的灵魂安然于梦。

但是,安守平淡,并不是不求进取,也不是无所作为,放弃追求,而是要以一种平淡的心态来对待人生。

人的一生如果对富贵看得淡,富贵就不可以动其心志;对名利看得淡,名利就不可动其心志;对生死看得淡,生死就不会动其心志……

像这样的人生,就可以随运而行,因顺而往,随处而得,随遇而安,逍遥自在,时刻欢乐,时刻幸福!

标签: 知足者含义常乐意思真正什么

更多文章

  • 长安洛阳是现今的哪里(这2个著名都城的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简介,都城,洛阳,长安,历史,著名,现今,哪里

    长安与洛阳这2个著名都城,为何1个变成了西安,1个仍是洛阳?很多人认为西安古称长安,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西安是西安,长安是长安,西安和长安完全是两个概念。长安之名,始于秦的长安乡,汉高帝五年,在此地设长安县,长安县是一个特殊的县,因为它的县城就是国家的都城,因为都城在长安县,所以被称为长安城。唐

  • 墓地产权多少年到期了怎么办(公墓期限20年不续费会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公墓,墓地,产权,期限,不续费,到期,怎么办,多少,怎样,20

    公墓期限20年,如果到期后子孙不续费,骨灰会被挖出来吗?根据最新的材料来看,原来公墓和房屋一样都是有使用年限的,而公墓的使用期限仅仅只有20年。此消息一出,让不少人都感到惊讶。毕竟很多人都误以为,只要将亲人的骨灰放入墓穴就不会再有其他的事情了。但是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一旦公墓的使用年限到期的话,那么

  • 南诏古国是哪个城市(古代云南一带的南诏国为何敢进攻唐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城市,南诏国,进攻,云南,唐朝,一带,古代,为何,哪个

    云南一带的南诏国,为何敢进攻唐朝?在我国云南地区,唐宋时期曾出现过两个非常出名的王国南诏和大理,这是让人很难理解的事情。尤其是强盛尚武的唐朝,竟然允许在帝国的西南存在南诏这样的一个小国。实际上,南诏虽小,但军事实力却不容小觑,甚至敢进攻大唐。哀牢人,也称龙尾、苴咩、阳剑,汉朝时活动于云贵高原,在云南

  • 女性抄经书有什么禁忌(抄写佛经这些禁忌要知道)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禁忌,佛经,经书,女性,抄写,知道,这些,什么

    佛教禁忌:抄写佛经有哪些禁忌,你了解几个?抄写佛经,比读诵佛经的功效更大!抄经就是写经,也就是书写经文。抄经就是用最虔诚、最恭敬的心把佛陀说的法,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下来。佛经里说:“书写经之一行半句,能够成就大愿。”这即说明抄经功德之殊胜!所以,圣严法师明确强调:“抄写一遍,胜过阅读十遍。”如何抄写

  • 祈福的意思解释(给孩子祈福要注意不良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祈福,意思,影响,注意,孩子,解释,不良

    给孩子“祈福”的时候,注意“3点”否则会有不良影响!许多佛教中的信仰者都喜欢去寺庙烧香拜佛,把祈福送给孩子,表达内心的虔诚和对孩子毕业的渴望。也有一些信徒表示他们的幸福。当他们去寺庙上香时,他们会给香香大量的佛菩萨。许多信徒认为,只有烧香为佛菩萨,才能祈福为自己的孩子,最后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而

  • 李清照千古绝句最美句子(盘点李清照8大经典宋词名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清照,宋词,名句,盘点,句子,千古绝句,经典

    李清照8大经典名句,仅读一句,便让无数人落泪!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她前期的作品多以描写悠闲的生活为主,而其后期的作品则以感叹身世为主,格调较为感伤,大多饱含着其对中原的怀念之情,仅读一句,便让无数人落泪!1.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扶苏为什么不反抗(扶苏不选择逃跑或造反却执意要自刎)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扶苏,造反,反抗,自刎,逃跑,选择,执意,为什么

    扶苏身边有30万大军,为何不选择逃跑或造反,执意要自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于第五次东巡途中突然暴毙,随后奸臣赵高伙同宰相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扶持公子胡亥成为新皇帝。另一位公子扶苏接到这份假遗诏之后选择自杀,他手下多达30万雄兵也被赵高和李斯瞬间瓦解。可是,性格忠厚的公子扶苏为什么要执意选择

  • 佛骨舍利是什么意思(揭秘佛骨舍利子的形成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佛骨,舍利子,揭秘,意思,原因,形成,什么

    揭秘佛骨舍利子,三种形成原因不攻自破,真相有待考证!相传一个人的修行达到一定的境界,死后火化他的尸体,就会留下很多舍利子,有的色彩斑斓,有的晶莹剔透。千百年来,舍利子形成的原因一直困扰着众人,且至今未解。舍利子作为佛家之宝受人供养,而佛经也说过,供养舍利子,功德无量。当年佛祖释加牟尼涅槃后,就留下了

  • 伏羲活了多久(人文始祖太昊伏羲的生平及历史功绩)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伏羲,生平,始祖,功绩,人文,历史,多久

    根据传说和较为精确可信的考证,伏羲,风姓,被尊称为羲皇、太昊,生卒年约是公元前7500年前后,活了66岁,在位42年,远古时代原始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左右,能活到60多岁已经非常高寿了。不少史书记载伏羲活了140岁,在位110年,应该是古代的纪年单位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大家都知道彭祖活了800多岁,

  • 伏波将军是哪位(伏波将军马援数次平定交趾)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伏波,将军,交趾,马援,平定,数次

    伏波将军马援:数次平定交趾,一根铜柱成为后来越南人长久的噩梦!如果我们说起东汉的名将,可能大家印象里会出现投笔从戎的班超、燕然勒功的窦宪以及帮助汉光武帝刘秀重造汉室的“云台二十八将”等等。而我们今天要谈到的这位名将,他在军事上的成就一点也不弱于前面这些战功赫赫的将领们,而他多次征服交趾地区也让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