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加拿大为什么不怕美国侵略(加拿大与美国的关系)

加拿大为什么不怕美国侵略(加拿大与美国的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26 更新时间:2024/2/3 9:43:43

加拿大国土面积世界第二,兵力仅有6万人,凭什么不怕美国吞并?

1926年,英国政府宣布承认加拿大以“平等身份”加入英联邦成员国,这是加拿大开始脱离英国独立成国的标志性事件。

在半个世纪后的1982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签署《加拿大宪法法案》,至此加拿大终于获得全部的立法与修宪权,正式从英国管辖下独立。

如今,加拿大是世界上领土面积第二大的国家,领土面积为998平方公里,即使是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中国也只能屈居身后。

不过,加拿大拥有广阔的领土,但军事力量却相当薄弱,仅有6万人。那么为什么在世界各地好战动武的美国却不会吞并隔壁的加拿大呢?

美国从未觊觎加拿大?错

虽然如今的美加边境可能是世界上最平的国界边境,两国民众往来“串门”是非稀松平常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美加之间从未爆发过战火。

事实上,在200多年前,美加之间爆发过一起大规模战争,而令人吃惊的是,这次美加战争的胜利者是如今看来军力微薄的加拿大。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打响,北美十三州打响了武装反抗英国殖民者的第一枪,经过北美十三州的协力合作,英国被迫承认了美利坚合众国独立的事实。

在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便开始在北美大陆上开疆扩土,其中北部的加拿大便成为了美国开拓势力范围的目标之一。

不过,当时的加拿大虽然也属于英国殖民地,但却从未有脱离英国的想法。因此,虽然这场战争名义上是美加战争,但实际上作战双方还是美国与英国的部队。

1812年,美国詹姆斯·麦迪逊总统国会提交了对加拿大作战的提案,并获得批准。于是在当年6月,6.5万余名美国民兵向只有7000名英军以及10000名民兵的加拿大发起进攻。

然而,由于当时英国处于“日不落帝国”时代,海军实力极其强大,美国与欧洲的贸易线路均被英国切断,弹药物资日趋匮乏。

同时,美军在陆地上的作战也出师不利,英军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附近设下埋伏,一举歼灭了5000余名美国民兵,美军防线出现溃败迹象。

此时驻加拿大英军部队继续乘胜追击,不仅攻下了米克斯堡,还一举攻入了美国首都华盛顿,并纵火焚烧了美国总统的官邸以及国会大厦。

我们今天看到的“白宫”,实际上就是美国人用白色粉刷了当年被加拿大人纵火焚烧的痕迹。在经历这一战后,美国打消了向北扩展领土的想法,转而向西部以及南部扩领土。

美加关系的转变

18、19世纪,美国西进战略取得极大成功,同时还先后从法国、西班牙、墨西哥、俄罗斯手中获得大片领土,北美最富饶的土地基本都已经归属美国。

处于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领土扩张运动开始偃旗息鼓,开始重点开展国内建设。在进入20世纪前夕,美国经济已经取得长足进步,成为了世界经济总量第一大国。

不过,或许是火烧白宫的教训过于深刻,当时美国依然对北部的加拿大怀有戒心。

在二战前夕,各国内部都为可能爆发的世界大战进行准备,美军参谋部也制定了许多现在看来有些“荒诞”的作战计划,其中就包括武力入侵加拿大的“红色帝国”计划。

不过,随着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率先掀起战火,美国便放弃了这一计划,与其他国家组建了反法西斯联盟。

而在二战结束后,英美国力已经彻底倒转,大英帝国风光不再,美国则成为了世界唯二的超级大国。

当时美军海陆空总兵力高达1200万人,军事基地遍及全球各地,若要吞并加拿大完全是不费吹灰之力

但是苏联的崛起让美国放弃了吞并加拿大的想法。

一方面,国土辽阔的加拿大可以作为美国北方的战略缓冲区,即便苏联从北极方向发起突袭,也需要先经过加拿大的国土;

另一方面,加拿大已经意识到美加军力差距,因此主动加入了美国主导的北约组织,达成了军事同盟关系。此时若美国尝试吞并加拿大,不仅有违国际法理,而且也得不到任好处。

因此,在加拿大成为美国“后花园”的情况下,如今美国已经不再考虑吞并加拿大的事情。

而加拿大也清楚实力衰落的英国不可能为自己提供国防安全保障,因此便不留余力地投靠了美国的怀抱。1956年,美加联合组建“北美防空司令部”,这是两国军事一体化的重要标志。

总结

在美加一体化程度逐渐加深的情况下,美国已经不需要觊觎加拿大的土地。

而且自二战以来,加拿大已经完成成为了美国的附庸国,其部队先后跟随美军参与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南联盟战争以及富汗战争等等,是美国最忠实的盟友之一。

目前加拿大海陆空三军总兵力为6万余人,军事体系类似欧洲小国,主打精兵化,凭借优秀的装备以及训练水平实现较强的战斗力。

总体来讲,现在的加拿大虽然不能应对独立大规模战争,但与美军配合对外作战的能力还是比较可观的。在毗邻美国这一超级大国的情况下,这或许也是加拿大比较明智的国防路线。

标签: 加拿大侵略美国关系不怕为什么

更多文章

  • 部队参谋长是干什么的(在部队中的地位到底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部队,参谋长,地位,干什么,到底

    参谋长在部队中的地位到底有多大?众所周知,参谋长是部队的三号首长(除司令与政委),主要负责制定军事作战计划同时协助司令员进行指挥军事作战。参谋长是各级部队军事指挥部门的首长,通常参谋长是在团以上的单位才进行设立的,不然的话就只是参谋。参谋长负责的是在军事主官的指示还有授权之下,能够使用主官的名义给他

  • 成吉思汗陵简介资料(追寻古代帝王的神秘踪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吉思汗陵,踪迹,帝王,简介,追寻,资料,神秘,古代

    寻找成吉思汗陵:追寻古代帝王的神秘踪迹!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征服者之一,他所建立的蒙古帝国是古代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统治着亚洲的绝大部分地区。然而,成吉思汗陵的位置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团,无数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都在寻找这座传说中的陵墓。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于1227年去世,葬于当时的蒙古帝国首都哈

  • 16首描述春游诗句(写游山玩水的经典诗句)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诗句,春游,经典,描述,游山玩水,16

    16首描述春游的诗词,清丽如画,名句倍出,值得收藏!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杨柳新绿,十里花香,也正是人们外出踏青的好时节。春游在诗人笔下也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模样,有时候梨花如雪,柳暗花明,有时候万紫千红,桃李争艳,有时候杏花春雨,画舫江南……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描述春游的经典诗词,可有你最喜欢的那一首?1

  • 锦上添花什么意思(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含义不同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锦上添花,含义,不同点,意思,雪中送炭,什么

    从天道、人道的角度,看“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功德区别!锦上添花:在织好的锦上再添上花,比喻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出处是宋时黄庭坚的《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雪中送炭:在寒冷的雪天给人送去急需的炭以供人取暖,比如给人以急需的帮助。出处是宋时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无因同拨

  • 克鲁苏小说是什么意思(克苏鲁风格的网络小说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克苏鲁,小说,克鲁苏,意思,网络,特点,风格,什么

    克苏鲁风格的网络小说具体是什么?现今很多网络小说的介绍简介中往往会着重提及其属于克苏鲁风格,而这往往让一些初入网文圈的读者感到一头雾水,今天小编就来简单谈谈大致什么样的小说算是克苏鲁风格,其套路有哪些?克苏鲁风格源于上个世纪以洛福克拉夫特为首的小说家创立的克苏鲁神话体系。该体系对神祗的划分大致分为四

  • 孔子周游列国时间和年龄(孔子周游列国给我们的精神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列国,周游,孔子,启示,年龄,精神,时间,我们

    孔子周游列国: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的帮助下,大败楚国,声势很大,连中原一些大国都受到威胁,首先受到威胁的是齐国。齐国自从齐桓公死后,国内一直很不安定。后来到齐景公当了国君,用了一位有才能的大臣晏婴当相国,刷新朝政,齐国又开始兴盛起来。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晏婴想拉拢邻国鲁国和中原诸侯,把齐桓公当

  • 秦二世胡亥为什么姓胡(胡亥为何不叫嬴胡亥)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嬴胡亥,为何,为什么

    秦二世胡亥不姓胡,他姓嬴,为何不叫嬴胡亥?秦二世胡亥不姓胡,秦长公子扶苏也不姓扶,他们两兄弟姓嬴。胡亥与扶苏只是名字,并没有带姓或者氏。先秦时代姓氏分离,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女子用姓,男子用氏。因为胡亥与扶苏均为男子,因此不用嬴姓,他们又没有封地,故无氏;有姓不可用,又无氏,因此只有以名字相

  • 宋词清平乐年年雪里古诗赏析(李清照年年雪里的诗意)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诗,诗意,赏析,宋词清,李清照,平乐,年年

    宋词鉴赏《清平乐年年雪里》:【宋】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早年每到下雪的时候,我常常会兴奋地摘下梅花,沉醉在插取梅花的兴致中。后来的几年,摘下了梅花,却怎么也

  • 人世间周秉义结局(原著中周秉义去世遗言戳人泪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秉义,泪腺,遗言,原著,人世间,结局,戳人,去世

    《人世间》原著结局,周秉义去世遗言戳人泪腺,但我对他夸不出口。《人世间》这部剧作中描绘的每一个人物都极尽真实,也戳中了不少观众的心。在这些人物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自己或是他人的影子,通过这部剧作,再次感受到了生而为人的艰难。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让人印象深刻,萨日娜饰演的母亲李素华以及丁勇岱饰演的父亲周

  • 三国演义司马懿人物评价(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司马懿生平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懿,生平,简介,魏国,大臣,时期,评价,人物,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司马懿。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出身士族家庭,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生平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以其功著,封舞阳侯;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很奇怪,《三国演义》中这位最后的胜利者,这最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