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国破山河在全诗的意思(杜甫故事《春望》赏析)

国破山河在全诗的意思(杜甫故事《春望》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587 更新时间:2023/12/27 12:17:32

杜甫的千古名篇,却头重脚轻,这正是诗人的巧妙构思!

不知道您有没有这种感觉:杜甫的一些名篇,开头写得很有气势,结尾却很无力,显得头重脚轻,比如《春望》《登高》这两首诗。

被尊为诗圣的杜甫,难道就没有考虑过这一点?

显然不可能。

今天我们来读一读《春望》,看看这首诗到底有巧妙之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作于公元757年三月,当时杜甫身陷长安。

  • 1、诗人说了一句“大话”。

  •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指国都沦陷。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国都沦陷后,只有山河还在;春日的长安城中,荒草丛生。

    这两句是在写景,注意不要直接代入感情,先看看景物有什么特点。

    (1)先看“国破山河在”。

    山河在,这不是废话么?不论国都是否沦陷,山河肯定不会改变,这毫无争议。

    一件毫无争议的事,诗人为什么还要特意强调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但凡有可能会改变的事物,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诗人才只能强调山河未变。

    言外之意就是:除了山河以外,其他的事物都发生了变化。

    您看,这句话确实说得太重了,因为杜甫不可能把所有的事物全都罗列一遍,他该如何才能证明这句话呢?

    (2)再看“城春草木深”。

    杜甫随即就举出了一个实例:你们看,春日的长安城就发生了变化,不再热闹繁华,而是荒草丛生。

    这个实例本身没有问题,可是理由不够充分啊,这难道能说明长安城所有事物都发生变化了吗?

    诗人在开头说了一句“大话”,却很难通过实例来证明,这就是“头重脚轻”的根源所在。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说“大话”呢?

  • 2、诗人说“大话”的原因。

  •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恨别,为与家人离别而怅恨。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即使见到花开,也让人流泪;为与家人离别而怅恨,即使听到鸟鸣,也令人心悸。

    这两句是在写情,写得非巧妙,我们一层层分析。

    首先,诗人为什么会有“感时”和“恨别”这两种感情?

    答案就是“国破”两个字。

    因为国都沦陷,诗人才为时局而伤感;也是因为国都沦陷,诗人才与家人离别。

    可见,诗人的思国之忧和思家之忧并没有先后之分,它们同时存在。

    因此,颔联这两句应该看成互的手法:由于诗人心里有思国和思家之忧,因此即使见到花开,他也会流泪,即使听到鸟鸣,他也会感到心悸。

    其次,诗人为什么要写“花”和“鸟”?

    理由很简单,因为“花”和“鸟”都是春天里美好的事物,而诗人看到或听到美好的事物,都会流泪和心悸,就更不用说其他事物了。

    这是“以乐景写哀愁”的手法,在这首诗中,这种手法用得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前面说了,诗人很难举例证明“除了山河之外,其他事物都发生了改变”;但现在诗人又说,“即使有美好的事物,诗人也会感到悲伤,因为诗人心里有思国之忧和思家之忧”。

    您看,颔联这两句就很好地回答了首联的问题:因为诗人心里有忧愁,即使有一些美好的事物没有发生改变,但诗人看待事物的心情已经不一样了。

    简单点说就是,诗人的心情发生了改变,外物也就看起来不一样了。

    可见诗人在首联中说的“大话”,不仅引出了诗人心中的忧愁,同时还抬高了感情的起点。

    此外,还有更绝妙的一句,就是“城春草木深”。

    诗人即使看到美好的事物,都会感到悲伤,那么眼前荒草丛生,诗人是不是会更加悲伤?

    因此,颔联以乐景写哀情,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心中的忧愁。

    通过对前两联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因为国都沦陷,诗人心中有两种忧愁,而且这两种愁本来就很深,可荒草丛生又进一步加深诗人的忧愁。

    到此时,诗人的感情就已经达到了高点。

    但没有到此为止,我们继续读颈联。

  • 3、诗人的两种忧愁再次加深。

  •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战火硝烟,连续三月不曾停息;家人的书信能值万金。

    这两句也是千古名句,但很容易理解。

    “烽火连三月”,是写思国之忧,本来国都沦陷,已经让诗人很忧伤了,可是战争仍然连续不断,看不到尽头,这就更加深了诗人的忧愁。

    家书抵万金,是写思家之忧,因为战争与家人分开,已经让诗人很悲伤了,可是现在还收不到家书,这就更加深了诗人的悲伤。

    这两句又一次加深了诗人的两种感情。

    那么诗人该如何排解忧愁呢?

  • 4、诗人的旧愁无法排解,又叠加新愁。

  •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本来头发已白,现在因为搔首更加稀疏,应该已经插不上簪了。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无奈。

    白头,说明诗人已经年老,可他为什么要搔头呢?

    因为两种忧愁累加在心中,诗人想不到可以排解的途径,只能无奈地搔头。

    可是因为经常搔头,他又发现自己更加衰老了,这又新添了对身体衰老的忧愁。

  • 5、总结。

  • 您看这首诗,诗人的感情不仅多而且深厚,共写出了三种感情,分别是思国之忧、思家之忧和对身体衰老的忧愁,并且诗人还采用了感情递进法,前三联将思国之忧和思家之忧不断加深。

    简单的八句话,既有多种感情的叠加,又有两种感情同时递进,诗人是如何做到的?

    关键有两点:

    (1)首联,诗人通过一句看似无法证明的“大话”,既引出了心中的感情,也抬高了感情的起点;

    (2)颔联,诗人通过互文的手法,同时写出了两种感情,并且在次句的铺垫下,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加深了感情。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前两联的感情不够深,由于同时要加深两种感情,颈联只能分别加深一次,那么尾联的“搔首”就不会那么无奈,也就很难再引出新愁。

    因此,前两联不仅要引出两种感情,还要力求把两种感情写得更深一些,只有做好了感情铺垫,颈联和尾联才能从容地加深感情和叠加新的感情。

    这是这首诗看起来头重脚轻的原因,也是一首诗“既追求感情叠加,又追求感情递进”的难点所在。

    因为难度太大,这种构思方法在古诗中非常少见。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亨得利是哪里人(斯蒂芬·亨得利的台球传奇之路)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台球,亨得利,传奇,哪里人,斯蒂芬·亨

      斯蒂芬·亨得利(台球皇帝)的传奇之路。斯蒂芬·亨得利,是英国台球运动员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台球皇帝"。他以卓越的技艺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全球尊重和崇敬,成为职业台球赛事中的佼佼者。亨得利出生于英国苏格兰爱丁堡,自小就对台球情有独钟。在1990年代初,他开始在职业台球赛事中崭露头角,连续三

    • 水浒传中燕青结局(浪子燕青的悲惨下场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燕青,浪子,概括,结局,悲惨,水浒传

      浪子燕青的悲惨结局:激战时刻不见踪迹,亡于史进师叔之手。在《水浒传》中,浪子燕青是卢俊义的心腹,又名燕小乙,不仅长相英俊帅气,还精通相扑、箭术。燕青跟随卢俊义上了梁山之后,位列三十六天罡中的最后一位,在步军头领中排名第六。在梁山众将当中,燕青是一个多才多艺、聪明技巧、处事练达的风流才子,深受广大读者

    • 叛逆者朱怡贞牺牲了吗(剧中朱怡贞中枪倒地并没有死)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叛逆者,枪倒,朱怡贞,剧中,牺牲,没有

      叛逆者:朱怡贞中枪倒地,并没有牺牲,而是换身份继续生活。《叛逆者》是一部非常精彩的谍战剧,以抗战时期的上海为背景,展现了一场谍战传奇。朱一龙扮演的林楠笙作为主角,拥有着十分敏锐的洞察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在不断地磨练下成为了一个优秀的特工。林楠笙虽然在工作中一丝不苟,但是在生活中却像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 雪中悍刀行袁庭山结局怎么样(剧中两大反派角色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刀行,结局,袁庭山,剧中,角色,怎么样

      《雪中悍刀行》两大反派结局:赵黄巢身死道消,袁庭山长命百岁。《雪中悍刀行》正在热播。男主角徐凤年从报国寺出来之后,一路朝着那龙虎山径直走去。此番离开北凉远行,徐凤年名义上是为了去武帝城取剑匣。实际上是在跟父亲徐骁打配合,给自己争来那北凉王位的世袭罔替。顺便再为将姐姐和弟弟接回家做个准备。剧中的反派角

    • 红楼梦薛宝钗是鬼还是人物(薛宝钗是鬼吗 有哪些证据)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杂谈

      披萝带荔,牛鬼蛇神,薛宝钗的真实身份是山鬼!蒲松龄的《聊斋自志》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被《红楼梦》作者化用到薛宝钗身上,直指薛宝钗的真实身份。长爪郎便是李贺,喜欢吟咏牛鬼蛇神,巧合的是,李贺被世人称为诗鬼,而薛宝钗所住的雪洞,阴森古怪,颇似牛鬼

    • 白发大结局剧情介绍(最后主角人物的结局太惨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结局,白发,剧情,主角,介绍,人物,最后

      《白发》大结局太惨了:容奇“死不瞑目”,罗云熙演技厉害了。由李治廷、张雪迎、经超、罗云熙、陈欣与等人出演的《白发》终于迎来大结局。相比较前面剧情中轰轰烈烈的爱恨情仇、步步为营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阴谋诡计,如此随意潦草的收尾显得太头重脚轻了。除了无忧和容乐是圆满的,其他人包括项影、痕香、傅筹、容奇、

    • 新笑傲江湖东方不败结局(东方不败最后到底有没有死)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江湖,东方不败,结局,最后,到底

      东方不败最后到底有没有死?《新笑傲江湖》带你一探究竟!如果你喜欢武侠,我想你一定会喜欢金庸,笔者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武侠粉,曾经不止一次的梦见自己成了那盖世的大侠。在在金庸先生诸多武侠著作中,笔者偏爱《笑傲江湖》,偏爱那放浪不羁大口喝酒大声唱歌的令狐冲。而说到令狐冲,就不得不提及书中的另外一为备受争议

    •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提纲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史提纲,柯察金,保尔,钢铁,成长,怎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苏联工人保尔柯察金在革命年代经历的成长历程。这篇文章将围绕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展开,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进行阐述。一、保尔柯察金的童年保尔柯察金的童年非常贫困,贫穷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对知识的渴求。他坚信只要自己学习努力,就一定能改变

    • 午夜是几点到几点钟结束(午夜指哪个时间段)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时间段,午夜,几点钟,结束,哪个

      午夜是指24小时制中的12点钟以后,即凌晨零点到上午12点,因为午夜是白天结束和黑夜开始的交界点。所以在文学作品、诗歌中也常用午夜作为象征意义,代表着短暂的交界和神秘的气氛。不同地区对于午夜结束时间的认知也有所差异,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午夜通常指凌晨12点,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午夜通常指晚上11点到凌

    • 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歌曲,崩溃,名字,10

      我们都有一些特别喜欢的歌曲,它们可以让我们激动、感动、快乐甚至是消愁。而有些歌曲则能让我们不自觉地哭到崩溃,让我们在情感的波涛中颠簸,却又舒缓我们心中的痛楚。下面是我挑选的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相信你们也一定听过其中一些或者全部。1.《绝不能失去你》这首歌曲是由中国著名歌手陈奕迅演唱,非常感人。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