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与黑于连的人物形象分析(于连的性格特征及情节分析)

红与黑于连的人物形象分析(于连的性格特征及情节分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80 更新时间:2024/1/17 14:20:04

《红与黑》:浅析人物于连,爱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结果。

假如于连生活在今天,他会做什么呢?让我们假设一番。长相清秀而又懂得拉丁的他或许会是一名年轻大学教师,然而他天生自负,或许他更想做一名外交官。

他性格含蓄而又心思重重,所以使他显得忧郁。他甚至还有几分gay的气质,因为举手投足之间斯文中不免显得过分女性。

原谅以上的假设。当我假设今天存在这样一个于连时,“他”已实然的存在于我们的社会。

于连是千千万万个追求理想而茫然的现代人,于连是普通人,普通到在任一所学府、一家公司或者政府的某个小科室里的都存在着无数这样的于连。

然而,为什么司达笔下的于连是如此非同寻,他时而耀眼,时而黯淡;时而骄傲,时而自卑;时而雄心壮志,时而蝇营狗苟

时而是那个于连,时而又不过千万于连中的一员。从《红与黑》的文本入手,我想从一个主题解读:爱情。

你爱的是春天/我爱的是秋天/春天是你的生命/秋天是我的生命。

你那绯红的面孔/像春天盛开的玫瑰/我这疲倦的眼睛/像秋日暗淡的光辉。

我应该前一步/再迈一步向前/那时我就跨上了/冬季冰的门槛。

假如我后退一步/你再迈一步向前/我们就一起跨进/美丽而炎热的夏天。

爱情恰如裴多菲的这首诗歌:两个生命体,一个像春天,一个像秋天。

如果各自向后退一步,那么只有在冰冷的门槛守望;如果彼此前进一步,就将在美丽而炎热的夏天发芽结果。

爱情是什么?如果纯粹从生理的角度说,不过是力比多的外在表现形式。

然而自古爱情就成为了人类生存中的主题词。

诗人歌颂她,哲人反思她,人们渴望她,像沙漠中的旅者,看到她像看到希望。

但是,爱情这朵盛开的花却多半像海市蜃楼。她美丽,但遥不可及;她自由,却充满羁跘;她是镜中花,更似水中月。

一个人能爱另一个人多久,连彼此自己都不能知晓,尽管海誓山盟总是说来好听。

爱情生来自由,自由的有些顽固,像《卡门》中卡门所唱“爱情是一只自由鸟,你不爱我我偏爱上你,如果你要是爱上我的话,你可就得小心了。”

爱情是不驯服的小鸟,她执着地自由飞翔。小鸟可以爱上一片树叶,树叶却要提防小鸟的爱情,因为美丽的小鸟总会飞去,栖息在另一枝头,留下寂寞的叶儿独自零落。

这个世界,爱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结果的爱情。

于连的爱情就是这样一种爱。她像熟透的果实,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已经在恋恋风尘中蔫芜;她如昙花,一瞬间的可爱将生命充斥,等待的是弹指间的黯然失色。

无论是于连对德•雷纳夫人的忘年爱情,还是马蒂尔德同于连的悲情的跨阶级爱情,都在开始时就被打上了一个烙印:错位。

对于德•雷纳夫人而言,这样的爱情也因为自身的矛盾而更加错位。德•雷纳夫人爱于连,然而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怎样去打破尘俗的限制。

她被困在自身所在的那个圈子中,她渴望并追求去爱一个于连,可是她无能为力,她不得不让于连停留在自己的情人这样一个角色,她有自己的丈夫、孩子,她有自己的世俗信仰。

对于于连而言,德•雷纳夫人是个理想中的恋人,从头至尾于连都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同德•雷纳夫人的爱情是不会有结果的。于连的爱是自私的爱,德•雷纳夫人的爱是纯粹的爱。

当德•雷纳夫人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遇上于连狂热的理想追求之爱,错位的爱情必然在彼此追求的异化中结束。

于连需要自己的前途,爱情是他理想国中的一束鲜花,纵然他把德•雷纳夫人看做心中的女神,那也不能阻挡自己追寻其他的自由。

小鸟飞走,留下德•雷纳夫人独自守护自己的爱情精神花园。

上流社会的生活为于连所向往,他不屑于贵族们的虚伪,但自己却坚守自己内心那点虚荣。

贫穷的人可以获得物质的自由,却难以逃脱长久以来存留在内心底层的自卑。于连对马蒂尔德的爱就是在这样矛盾的心理下慢慢培养了出来。

如果两颗心灵不能平等相待,相爱是不可能产生了。主与仆的心理界线困扰着于连,限制了于连去追寻真正的自我。当他爱上一个马蒂尔德,他同时也丢掉了德•雷纳夫人这朵康乃馨。

无论其后他多么渴望回归同德•雷纳夫人纯真的爱情,他不可避免的要面对现实向他展示的即将到来的爱情前途。于连迷失了。

或者他从刚开始就迷失了。

标签: 分析于连情节特征性格形象人物

更多文章

  • 后舍男生现状怎么样了(网红鼻祖后舍男孩现在在做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后舍,鼻祖,舍男孩,现状,男生,现在,怎么样,什么

    “网红鼻祖”后舍男孩:曾凭“对口型”火爆全网,如今怎么样了?他们是网红的鼻祖,也是很多8090后的青春。这两个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的男孩,假唱时表情丰富、十分夸张,口型严丝合缝,偶尔的互动也十分巧妙。正流行的音乐配上他们的表演,简直毫无违和感,两人瞬间在当时火爆全网,他们就是“初代网红”后舍男孩。之所

  •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吗(忽必烈跟成吉思汗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吉思汗,孙子,关系,忽必烈,什么

    忽必烈究竟是成吉思汗的什么人?有朋友经常会问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什么人,答案很简单,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创者,被蒙古人尊为“薛禅汗”,同时他又是蒙古的第五任可汗。他是拖雷的第四子,而拖雷是成吉思汗的幼子(也是第四子)。按道理说忽必烈和成吉思汗的关系很直接,也很清楚,但为什么会有这么

  • 胡林翼简介和生平事迹(晚清胡林翼一生做过哪些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胡林翼,官职,生平,事迹,简介,一生,晚清,哪些

    晚清名臣胡林翼一生做过哪些官职,相当于今天什么职务?我们提到晚清的中兴名臣时,下意识会想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事实上,当时与曾国藩、左宗棠等人齐名的,还有一位传奇人物:胡林翼。胡林翼有多传奇?胡林翼年轻时,是一名远近闻名的花花公子,经常出入声色犬马的场所,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他岳母很

  • 胡惟庸死法是什么(明朝朱元璋让胡惟庸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死法,胡惟庸,朱元璋,明朝,什么,怎么

    胡惟庸伏法,朱元璋究竟是让他怎么死的?真的是蚊子咬死的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视剧,《朱元璋》这部剧的演员是胡军,其中经过他的演绎,历史上的皇帝朱元璋就活生生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了,胡军的演绎是非常的成熟的。但是我对这电视剧中的其中一个情节一直是记忆犹新的,是什么呢?就是朱元璋的一个大臣因为犯了

  • 湖南邵阳彩礼一般给多少(邵阳当地的结婚风俗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邵阳,彩礼,风俗,湖南,介绍,结婚,当地,一般,多少

    湖南邵阳的彩礼一般多少钱邵阳结婚风俗介绍:彩礼是一个婚礼中不可缺少的风俗习惯,并且彩礼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男方的诚意。一般来说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因此彩礼也不同。那么在湖南邵阳的彩礼一般多少钱呢?邵阳结婚风俗是什么?1.普通人家在邵阳,如果男方家的条件并不乐观,那么给女方家的彩礼钱自然也会更少一

  • 钱能训的个人生平经历及贡献介绍(钱能训历史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生平,贡献,介绍,历史,评价,经历,个人

    钱能训是民国总理,教了一个孩子,后来成为新中国的总理!很多人都看过《金粉世家》这部电视剧,改编自民国第一畅销书作家张恨水的同名代表作,那么,这本书的原型是以哪个家庭为背景呢?就是民国第13任总理钱能训。钱能训虽然高居民国总理,但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不过,他的经历却很值得一读。钱能训是浙江嘉善人,光绪年

  • 汤唯是什么国籍的人(演员汤唯为何嫁2婚外国人住农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汤唯,2婚,国籍,外国人,农村,何嫁,演员,什么

    汤唯:男友去世后,为何嫁2婚外国人住农村?李安说:“她能不能嫁出去,要看她的福分了。”据说首映时,刘嘉玲只看了一半,就铁青着脸走出了影院。有位制片人评价说:“汤唯是中国女演员中唯一看上去像是读过书的”。舒淇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将衣服一件件穿了起来。汤唯靠着一部电影脱成了影后,同时也掀起了她自己的命运起伏

  • 陶虹和徐峥什么关系(陶虹和徐峥是怎么在一起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陶虹,徐峥,关系,一起,怎么,什么

    陶虹:被段奕宏暗恋,与徐峥“先婚后爱”,为何会实行开放式婚姻。陶虹是中国电视、电影界的著名女演员之一,她始终以自己的才华和工作表现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和钦佩。然而,陶虹在感情生活方面却经历了很多波折和变化,其中最让人耳目一新的就是她与老公徐峥共同实行开放式婚姻的决定。据采访,陶虹透露自己早年曾被段奕宏

  • 迟帅老婆李璐茜资料(42岁知名男星迟帅官宣得子)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璐茜,迟帅官,男星,宣得子,资料,老婆,知名,42

    42岁知名男星官宣得子!儿子已经能打酱油,曾与姚笛恩爱7年被甩。9月份。42岁知名男星迟帅在个人社媒上官宣,他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并且晒出了儿子的照片。照片中,迟帅的儿子看起来已经七八岁,到了能打酱油的年纪。两父子亲密出游,看起来其乐融融,看来迟帅与儿子的关系相当不错,一看就是长时间陪伴在儿子身边

  • 祝福老师的古诗名句(8句古诗来赞美敬爱的老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诗,名句,敬爱,老师,祝福,赞美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古代儒家思想中师者如父母一般,有着崇高的地位,受到弟子的尊敬和爱戴。自古以来,尊师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诗句中可见一斑。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这首本来的意思是李商隐思念情人的情诗。但由于春蚕和蜡烛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像极了授业解惑的老师,现在总是用来形容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