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相国和丞相有什么区别(古代相国和丞相哪个官位高)

相国和丞相有什么区别(古代相国和丞相哪个官位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63 更新时间:2024/1/1 3:20:46

宰相、相国、丞相有何区别,同样是相,权利不可同日可语!

我们在看古代影视作品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宰相、相国、丞相这几个字眼,这些都是官名。

很多人觉得这些名词之间没什么差别,但事实上,这三个官职虽然都是相,但权利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宰相、相国、丞相这三个名词,很多人会混为一谈,都叫宰相。毕竟这个称呼影视作品里非常常见。不过我们仔细在历史上查询就能发现,这三个官职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否则,也不会叫三个不同的名字。

先看一下三个官职表面的解释。相,辅佐的意思。宰,有主宰的意思。国,就是国家的意思,不过古代的国家和现在的国家还是有一定的悬殊,有时候指的是诸侯国。丞,也有辅佐的意思,主要是指辅佐君主的官员。

其次看一下三个官职具体意思。宰相是太宰和相的联合,这里面的意思是辅佐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相国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辅佐处理国家事务的最高官员。丞相是辅佐君主的相。

这就是三个官职的大致解释,通过他们的职能能发现没什么悬殊,都差不多。不过要知道,古代官职的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改革不断变化。绝大多数的官职随着时间的发展,其职能都在变化,有些变大、有的变小,还有些会消失,这些都很正常。现在我们看一下这些官职的存在时间。

宰相。严格地说,宰相几乎没存在过多久,史书上是有记载这个官职,但现实中很少存在。宰相这个称呼是对各国权利仅次于君主人的称呼,不管他们叫丞相也好、相国也罢、还是公卿之类的,大家都可以叫宰相。

相国。相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不过最初的时候叫相邦。春秋时期的晋国最早设立相邦,后来其他诸侯国纷纷效仿。西汉建立了,为避刘邦的讳,才叫相国。相国虽然改了名,但职能没任何变化。不过东汉之后,相国就消失了。

丞相。春秋战国时期,丞相制度出现。这个制度沿用的时间非常久,一直到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废除。就是说丞相制度在我国使用了两千多年。

这样看来,宰相就不用讲了,只是名义上的称呼。现在我们主要讲一下相国和丞相的区别。简单地说,相国的权利比丞相要大得多。

先说一下相国。相国出现在春秋时期,前面说了最初的时候叫相邦。邦就是诸侯国的意思,也叫邦国。在诸侯国的境内,相邦的权利仅次于君主,其主要职能是辅佐君主。不管是哪个诸侯国,相邦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

相邦的权利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个职位不仅仅是辅佐君主这个简单,也容易威胁到君主的权利。秦国在秦王嬴政时期,吕不韦死后,秦国就不再设立相邦。

西汉建立后,设立相国。之所以叫相国,是为了避讳。西汉虽然继承了秦朝的制度,但并不是完全继承秦朝的制度,也进行了秦朝之前的很多东西。西汉的相国权利和之前没什么差别,仅次于君主。

西汉的君主和嬴政想法一样,都觉得相国权利太大。所以西汉一共只有四个相国,萧何傅宽曹参吕产这四人中萧何和曹参担任相国时间比较长,因此这两人也成了相国的代名词。汉文帝之后,西汉不再设立相国。

东汉时期,最初的时候也是没有相国的。不过董卓进京之后,自己担任相国。董卓被杀之后,东汉再也没设立过相国。之后的王朝也没设立相国。

再看一下丞相。丞相这个制度最初是依附于相国存在的,最初的时候,丞相是辅佐相国的。相国的权利太大,有很多事忙不过来,所以就设立丞相帮助相国分担事务。光是这一点,就知道丞相的地位远不如相国。秦国在吕不韦去世后,虽然不设立相国,但还是有丞相。

不过丞相并不只有一个,一般是多个。比如秦朝有左丞相、右丞相、中丞相三个职位。西汉建立后,也有左丞相和右丞相。左、右丞相虽然权利有点悬殊,但悬殊并不大。他们共同对皇帝负责。

西汉废除相国制度后,丞相就成了权利最大的人。不过由于丞相有两个,所以可以相互牵制,这样皇帝就能加强自身的权利。不过西汉后来也废除了丞相,主要是觉得丞相虽然有两个,但权利仍然很大。

东汉时期,曹操曾短时间担任过丞相职务。三国期间,丞相再次出现。不过三国之后,后面的王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设置丞相。不过虽然没有丞相这个职位,却有些职位相当于丞相。不过其权力远不如真正的丞相。

唐朝唐玄宗在位期间,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此时的丞相虽然已经出现,但不仅仅是两个这么简单了,而是变成了一群人。这样对君主的威胁更小了。宋朝的丞相权利还不如唐朝,也越来越小。

元朝是个例外,中书省最高长官叫丞相。这个丞相的权利和西汉的相国相当,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朝的丞相和元朝差不多,不过也是两个。不过由于权利太大,朱元璋才决定废除丞相制度。之后我国历史上再也没有丞相。虽然明朝内阁首辅后来被称为丞相,但和丞相根本无法相比。

看完相国和丞相的大致发展,我们能发现相国的权利一直很大,丞相的权利最初就不如相国大,后来还不断缩小。之所以如此,和君主专制有直接关系。

标签: 相国丞相官位区别古代哪个什么

更多文章

  • 抗日十大名将介绍(八路军抗日名将的战绩出色)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名将,抗日,八路军,战绩,介绍,出色

    八路军抗日十大名将,战绩最出色的是何人?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浴血奋战,书写了一幕幕英雄的抗日赞歌。以陕北红军为班底组建的八路军,更是在敌后战场给了日寇很大的打击。使得日寇在1940年后,将大量的兵力投入到所谓的“华北治安战”中,大大减轻了国军在正面战场上遭受的压力,八路军,也成为抗日敌后战场

  •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注释(兰亭集序赏析及感悟)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兰亭,集序赏析,原文,感悟,翻译,注释

    王羲之:《兰亭集序》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王羲之为记此次雅集,即作《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

  • 冷军个人介绍及资料(冷军的画作品价值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冷军,资料,价值,介绍,作品,个人,多少

    画家冷军:“垃圾画”卖4370万,肖像画卖7000万,他真的值这价吗?这位中国画家,只是画了一堆“垃圾”,竟然卖了4370万元。许多人称他为中国美术的拯救者,同时也引来超多质疑,认为他哗宠取宠。然而,将这幅画放大10倍后,人们才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他叫冷军,被誉为“超写实画派的领军人物”,有的人对他的

  • 李翊君个人资料(琼瑶剧御用歌手李翊君的经典歌曲)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翊君,琼瑶剧,经典,歌曲,歌手,资料,个人,御用

    李翊君|琼瑶剧御用歌手,翊式情歌曾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她曾经唱的电视剧主题曲火遍大江南北,更是琼瑶剧的御用歌手。她的歌声凄婉动人,每个音符都充满真情,如诉如泣,让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凭借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和歌声魅力,她的“翊式情歌”成为歌坛一抹亮丽的色彩。然而她却属于典型的歌红人不红类型的歌手,歌

  • 法家思想主张和代表人物(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法家,思想,韩非子,主张,内容,人物,代表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中国古代有两种主要的政治哲学,一种是法家思想,一种是儒家思想。而法家就是先秦时期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从时间上来看它产生于战国末期,而从流派上来说有一个三家分晋之后的学派出现了两派:一派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一派就是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但是到了秦朝时期法家学派就逐渐被冷落甚

  • 范仲淹划粥割齑的故事概括(划粥割齑给我们的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划粥,割齑,启示,范仲淹,概括,故事,我们

    范仲淹划粥断齑:范文正公读书南都学社,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虀数十茎小啖之,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馈,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若,遗以食物而不下筯,得非以相浼为罪乎?”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

  • 十五夜望月古诗原文及翻译(诗人王建表达了什么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诗,原文,王建,情感,诗人,翻译,表达,十五,什么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赏析: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是一首为人激赏的七绝,“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尤其脍炙人口。这首诗以含蓄取胜。清代诗人兼诗歌评论家沈德潜认为它“不说明已之感秋,故妙。”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妹爷应宝林个人资料介绍(国家一级演员应宝林的朴实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宝林,资料,演员,介绍,国家,朴实,妹爷,生活,个人,一级

    77岁“妹爷”近照曝光:骑电动车买米,穿着普通,是国家一级演员。妹爷,经常看短视频的小伙伴应该对他有印象吧?没错,就是那个头发花白,一脸皱纹,脑思路很奇葩,一张嘴就是“你妹的”老人家!很多人认识妹爷是通过网剧“陈翔六点半”,在这部戏中,老人家经常做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但妹爷只是他在“陈翔六点半”

  • 描写冬雪的诗句大全(关于形容冬雪有多美的优美古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古诗词,诗句,大全,形容,描写,优美,关于

    不读这16句绝美诗词,你就不知道冬雪有多美。一千多年前,东晋名士谢安,和子侄们在一起聊天。正好天降大雪,谢安问子侄: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谢郎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蕴思索片刻,悠然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为激赏,将雪比作柳絮,贴切又飘然,诗意又唯美。写冬雪的诗词很多,不读这20句绝美诗词,你就

  • 古代的洗龙沟什么意思(皇帝每天洗龙沟宫女争先去伺候)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洗龙沟,争先,龙沟宫,伺候,皇帝,意思,古代,每天,什么

    皇帝每天都要“洗龙沟”,宫女争先恐后去伺候,何为洗龙沟?古代皇帝都以“真龙天子”自居,这样才能突显出他们高高在上的地位。后来,为了更加彰显他们“真龙天子”的优越性。所有涉及到皇帝的东西都被加印上了“龙”和“御”两个字。比如说,皇帝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生的儿子叫龙子,皇帝用的印章叫御印,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