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理解易经的哲学辩证思想,并论证有的人重于泰山,有的人轻于鸿毛?

如何理解易经的哲学辩证思想,并论证有的人重于泰山,有的人轻于鸿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808 更新时间:2024/2/25 13:50:00

以阴阳比喻父母,以刚柔辩证。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意为,男人,好人做事,要有刚健,雄浑的精神,自强不息,源源不绝,其生命的价值重于泰山。

否则,轻于鸿

地势坤,厚德载物!

意为,女人就象大地一样,贤慧柔,包容,承载万物而不弃。一个母亲生育几个孩子,慈悲之心,是母亲的天职。恩情重于泰山。

否则,轻于鸿毛。

中国传统化中,

文天祥的精神,重于泰山。

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秦桧吴三桂等,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自己的性命。做的事,轻于鸿毛!

对立统一即阴阳、矛盾,无极而太极呢?是否适合对立统一规律呢?

这个问题的表述有逻辑问题,是一个病句。所谓对立统一即阴阳、矛盾”,其中对立统一与矛盾、对立统一规律与矛盾规律,本来就是一回事。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对立统一(矛盾)与阴阳的关系。

其实,只要明确两者的来源,一切便昭然若揭。关于阴阳,毫无疑问来自《易经》《易传》的阴阳爻、卦爻、卦和卦爻辞,卦爻辞是解释前三者的。而阴阳是远古时期关于天地、日月、寒暑、昼夜、四季、地震、雷电、水火、律吕、君臣、夫妇、男女、奇偶、开合、吉凶、顺逆、刚柔、上下、左右、南北等对应的象”属性的两种分类符号。是象思维的产物。

而对立统一,大家比较熟悉了,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反映事物间及其内部要素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是基于概念逻辑思维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显而易见,对立统一与阴阳是本质上不同的理论形态,不应混为一谈。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某高中开设哲学拓展课,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学们围绕战国时期荀子与西晋时期郭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1)不赞同。(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全面和片面观点三个方面。而两者最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荀子的观点认为人与人是密切联系的,郭象则认为事物之间是彼此孤立的、毫不相干的。两位思想家的观点只是体现了联系

  • 到底该怎样理解中国文化思想中的阴阳五行?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五行虽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阴阳二字:文明世界,含义深刻,有阴就有阳,有黑就有白,五行中包含着金木水火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反克金木水火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阴阳五行四字,以我个人的理解很简单,就是一定要保持平衡平稳团结友善的意思。在这个

  • 在哲学中,对立面和对立物有何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矛盾的对立面是矛盾双方的表现与表征,而矛盾的对立物则是矛盾的全部、核心与根源。只有了解了矛盾对立的全部,抓住了矛盾的核心,从根本上去解决,才能彻底消除矛盾对立面与矛盾。是个争论上百年的老问题了。不好谈。受邀就谈谈吧:本人认为就,中医阴阳学说与对立统一学说本质是一样的,同时又是有区别的。是中国古代哲学

  • 现代哲学中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这对概念,但中国古代哲学中并没有这对概念,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因为西学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实际上属于同一类超自然的思维,即理念和模式思维。形而上学的代表当属柏拉图的原型理念和象式,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或格式逻辑,两者均基于古希腊人的天才发明,平面几何。换言之,超自然的几何学是形而上学的鼻祖,几何论证和形式逻辑也是中世纪后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的智力基础,

  • 老子揭示了一分为二的对立统一规律,可他的后代总是跑极端何也?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儒家学派在作怪。儒学是人文思想,即人怎么活着?国家怎么统治?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为官之道,学而优则仕为最高境界。哲学的境界是全方位的,孔子根本不理解,所以很多中国人至今也不知道哲学思想的伟大意义,觉得与所有无关,甚至把无为当成无所作为。哲学的基础就是相对论,自然就是矛盾运动的统一认识,从精神到物质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没有对立统一?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对立而统一的吗?V认证,刘捷民,回答,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吗?这个问题不仅是中国的空白点,也是世界上的空白点。要想填补这个空白点,就应当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科学创新和理论创新。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创立新的科学理论,才能从根上说清楚这个问题。在党的十九大精神

  • 学习哲学时,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对立统一"规律,这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绝对是个好问题!只不过,“对立统一”虽然看起来是个简单的词,内涵却很丰富;尤其是再在对立统一”之后加上“规律”二字,我思来想去,反而无法下笔了。所以,我只是谈谈自己对“对立统一规律”的某个方面的看法,抛砖引玉吧!我觉得,题主这样的提问,本意应该也是给大家充分的自由的发挥,互切互磋,互琢互磨。

  • 中医养生反应了我国怎样的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保养,是指遵循生命法则,通过适度运动,加之外在护理等手段,让身

  • 我国古代的文圣我国古代的文圣是?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孔子是至圣文圣应该是欧阳修古人雅称:孔子至圣孟子亚圣史圣司马迁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药圣孙思邈医圣张仲景辞圣屈原乐圣李龟年文圣欧阳修诗圣杜甫茶圣陆羽词圣苏轼武圣关羽孔了是世界公认的圣人。

  • 中医养生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中医养生反映了我国的哲学思想有:天人观、形神观、动静观、中和观、无为观等。中国古代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儒、道诸家均十分重视对人道及长生久视之道的研究.内经认为医学的目的就在于保命全形.因此,中医养生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常常呈现出一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