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的意思和中心思想(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的意思和中心思想(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318 更新时间:2024/1/22 2:37:46

陈子昂遭贬谪之后,满怀悲愤写下一首诗,成为无法超越的千古名篇。

初唐大诗人陈子昂,外号“诗骨”。他出生于四川一个豪侠世家,十七岁始学,二十五岁中举,曾是武则天身边的红人。

作为一位热血爱国的青年诗人,陈子昂生平曾经两度为国出征,同时也两度入狱,四十二岁英年早丧,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下面我们要提到的这首诗,是陈子昂第二次出征塞外时,因怀才不遇而写下的千古名篇《登幽州台歌》。

这首古风诗歌,虽然一共就只有简简单单四句话,但是却开了大唐一朝风气之先,让后来者纷纷效仿,同时也让陈子昂得了一个“唐诗之祖”的外号。

那么,陈子昂这首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呢?

《登幽州台歌》赏析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白话译文:

眺望前方,看不到古之先贤;回顾后方,看不到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之无穷无尽,就让我倍感孤独,凄凉地落下泪来。

这首诗是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在那之前,陈子昂曾被人诬陷“谋反”下过天牢,关押了一年之后,才得到赦免。

出狱之后,武则天让陈子昂官复原职。恰好当时的契丹挑起边衅,陈子昂就主动请求随军出征,于是武则天将他安排到侄儿武攸宜的军中当参谋。

武攸宜行事鲁莽、刚愎自用,他认为陈子昂是一介书生,根本不懂得打仗,所以对其提出的建议一概不予采纳,结果刚开始就吃了一场败仗。

陈子昂生性耿介,在这种情况下多次进谏武攸宜,并且还当面指出武攸宜的错误,结果对方恼羞成怒,将他降职为军曹掌书记。

事后,陈子昂登幽州台散心,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诗歌的内容,主要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这首诗在当时是开一代风气之先的盖世杰作,因为 陈子昂是初唐第一个提倡将“魏晋风骨”引入诗文作的大家。

怀才不遇是千古文人的永恒之殇,古往今来数得出名字的文学家和诗人,大多都写过这类作品。

但是六朝以来,一直盛行颓废、绮靡的文章。诗人们在“怀才不遇”之时,往往想到的是逃避世事,是“及时行乐”。

陈子昂写“怀才不遇”与六朝普通诗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并不教人如何去排遣这种怀才不遇带来的痛苦。

因为陈子昂喜欢把“故事”的背景描写得十分宏大,让时间与空间共同来渲染、加深这种“孤独”的感受,从而达到一种悲剧审美的效果。

在陈子昂的诗歌天地里,“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他的视野不同于六朝的普通诗人,因为他的视野广大,当中包含了无限江山。

可以说,这首《登幽州台歌》,正好是体现出了陈子昂提倡把“魏晋风骨”融入诗歌创作的想法,因此后来他才得了个外号叫“诗骨”。

陈子昂本是四川射洪人,他的家族在当地非常富有,而他的父亲陈元敬也是一位文武全才的豪侠。曾经有一次一夜之间散尽粟米一万斛,用于赈灾而不求回报。

在这种大富之家长大的陈子昂,十七岁以前“任侠使气”,根本不必读书。说得难听点,十七岁以前的陈子昂就是一个“街溜子”,反正他不读书照样能锦衣玉食。

结果到了十七岁那年,陈子昂突然就想通了,立志要读书报效国家了。没想到,他一读还就读出了名。

陈子昂二十一岁的时候,正是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因为国家给庶族子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于是他怀着建功立业的理想进京赶考,没想到第一次考试就名落孙山。

遭到打击之后,陈子昂也和很多唐代文人一样,曾经跑回山中去修道。过了几年,他又出来参加科考。

于是陈子昂想了一个妙招,买了一把价值百万的胡琴,谎称自己善弹奏,请长安豪客次日到指定地点听曲。

结果第二天果然去了很多人,陈子昂又当众把胡琴砸碎,吓了大家一跳,然后就开始宣传他那一百篇策论。如此一来,人家想不记住他都不行。

经过这件事,长安文人都对陈子昂有了一个初步印象,他再去参加考试,居然就通过了。武则天也听说了陈子昂的名字,非常欣赏他的才华,然而却只给了他一个九品小官。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二十七岁的陈子昂第一次随军出征西北,平定突厥之乱。他豪侠文人的性情因此激发出来,写下了组诗《感遇》,讲述自己生平志,其中一首诗云: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诗文的大意是:我本是生长在富贵人家的公子,但是平生一直想要建立功业,施展一身的才华。有感于世道的混乱,我一直在寻找机会报效国家。

我从草莽中拔剑而起,为了国家,向西奔驰在丁零塞上,再北上到达了单于台。我登上了高台,眺望千里江山,不由得怀想起古代先贤们的事迹,心潮起伏澎湃。

是谁在我耳边说:不要忘记那些古人一心爱国,却身罹灾祸的教训?我报效国家的热情,纵然是身躯磨灭化为尘土,都永远不会消亡。

可惜的是,陈子昂的侠骨丹心,最后全都错付了。武则天虽然欣赏他的才华,但是并不接受他儒家治国的政治理想,她只想通过严酷的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江山。

公元698年,陈子昂带着满腔的失落,辞官回到了故里。四年之后,这位四十二岁的“唐诗鼻祖”,竟然离奇地被当地县令谋财诬陷,投入牢狱,毒打至死。

结语

陈子昂虽出生在四川的巨富之家,不过按照唐朝的说法,他其实是庶族。因为武则天和唐高宗扶持庶族,所以他和他父亲一直非常支持武氏称帝。

一些野史中曾经指出陈子昂向武则天献文,是为了做武则天的“男宠”。个人认为,这完全是对陈子昂的恶意诬蔑。

因为曾经有史书记载,武三思妒忌陈子昂的才华,于是买通了射洪当地的简氏县令,暗害了陈子昂。后来唐中宗复位后,曾经得到拥护武则天称帝的文武大臣们,无一不遭到污名化。

所以嫉妒陈子昂才华的武氏,与后来憎恨武氏的李氏,基本上全部把矛头指向了陈子昂。刻意编造谎言,诋毁他的人格的可能性很高。

《登幽州台歌》作为陈子昂的代表作,以俯仰古今,纵横千古之势,述说了作者内心无边的孤寂与凄凉,实乃这位丹心文侠,英雄泣血的千古遗音。古往今来,无人能够超越。

更多文章

  • 步步惊心大结局什么意思(电视剧中各个人物最后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结局,惊心,电视剧,意思,人物,步步,最后,各个,如何,什么

    时隔多年步步惊心大结局你还记得吗?哪个让你意难平?《步步惊心》这部十几年前的清穿电视剧,至今我也是记忆犹新。该剧讲诉了现代人张晓因车祸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成为满族少女马尔泰·若曦,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九子夺嫡”的纷争当中,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当年几乎是全员be的结局。看过的有谁不说一句虐啊

  • 张卫健为什么剃光头(当年张卫健留光头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卫健,剃光头,原因,当年,为什么

    张卫健年轻时如此帅气,如今为何剃光头,暗藏香港TVB衰败原因!说到香港TVB,爱看电视剧的朋友一定非常熟悉。记得读大学的时候,全宿舍的人还围在电脑前面看《潜行狙击》,不过这部电视剧应该TVB最后的巅峰了,在这之后TVB的影响力就走不出香港跟广东一带了。如今再看TVB的电视剧跟电视节目,真的是让许多人

  • 白玉盘的诗句是什么意思(李白古朗月行全诗表达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朗月行,白玉盘,意思,全诗,赏析,诗句,李白,表达,什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性格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是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 刘亦菲演过的电视剧有哪些经典(推荐好评如潮的4部剧)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亦菲,电视剧,经典,推荐,好评,哪些

    刘亦菲演过的四部电视剧,不仅都收视率爆表,同时还好评如潮。毕业于北影的刘亦菲,除了拥有着精湛演技,过人颜值的她在出道后,便一度凭借着在影视剧中的实力表现圈粉无数,获得观众广泛关注,赢得业界人士认可。如今,即便是在特殊情况下,由她主演的电影《花木兰》全球撤档,但是不少影迷对于该片还是充满期待。而在等待

  • 彝族有什么传统节日风俗(我国少数民族彝族的特色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节日,风俗,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我国,什么,彝族

    每日彝记 | 这么多彝族传统节日,你最想过哪一个?中国地大物博,不少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节日是一个地方的生活习俗的体现,彝族也不例外,彝族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事节庆;有以祭祀神灵、祖先为主的祭祀节庆;有以追

  • 文艺复兴的时间和影响意义(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化运动)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意义,历史,运动,文化,文艺复兴,影响,时间,重要

    文艺复兴,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思想解放的运动。早在古希腊古雅典的时候,就有一场文化运动,当时的苏格拉底,柏拉图是古希腊最有名的哲学家,但是当时在经济政治的条件下,苏格拉底的话并没有的到推崇,而是被处于死刑。在制度的约束下,人们的思想又重新得到沉寂。但这不是

  • 吴承恩简介及个人资料(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一生经历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吴承恩,简介,作者,资料,介绍,经历,一生,个人,西游记

    《西游记》我们耳熟能详,但你对它的作者吴承恩了解多少呢?说到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可谓是文学史上一部经典巨制,电视剧86版的《西游记》,更是我们童年无法无法绕过的一部剧。我们对西游记的了解和认知,显然已经超过了它的作者吴承恩。那么吴承恩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能创作出这样的一部经典呢?他的一生又

  • 无言独上西楼全诗意思解析(李煜相见欢表达了什么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无言独上西楼,李煜,解析,情感,意思,相见,表达,什么

    李煜最凄婉的一首相见欢,写出了每个人心中的愁滋味,美了千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相见欢》小注:“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又作“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南唐后主,后世人们爱称呼他为:李后主。李煜字

  • 关于五月的古诗词有哪些(描写五月的诗句古诗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诗词,诗句,大全,描写,五月,关于,哪些

    最美古诗词 | 诗词里的五月,原来这么美。悉数春夏秋冬,就五月最美。四月绵雨把五月的天空洗得剔透,没有尘埃,蔚蓝至极。瘦红肥绿的山川,把五月点缀的恰到妙处。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草木繁盛的五月,阳光和煦,清风醉人,所有的风景皆可入诗。让我们一起,在诗词中领略五月的梦幻,风暖花香等你来。

  •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哪三种语言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语言,人数,使用,世界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三种语言:世界范围广阔,人口众多,据统计,现在世界人口已经达到了78亿,而世界上的语言也有五千多种。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的表达方式,也是人类表达自己想法最直接的方式,虽然人类可以通过表情、动作传达一些想法,但还是语言最为直接。因此人们之间的交往,以及世界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