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半匹红纱一丈绫的意思(卖炭翁的真实历史背景与赏析)

半匹红纱一丈绫的意思(卖炭翁的真实历史背景与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770 更新时间:2024/1/16 1:34:19

千古一《卖炭翁》:初读不知文中意,读懂已是书中人!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北。

一车炭,千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此诗源自诗魔白居易之手,以一位卖炭翁的人生经历入笔,折射当时万千贫苦大众水深火热的悲惨境遇。亦借着辛辣的语句将宫市的腐败坦露世人眼前。

年少读此文时,只感到白乐天依旧是那般豪情万丈愤世嫉俗。总觉得诗文里悲惨的人生与黑暗的世界离自己很遥远,只是蓦然回望不觉无语凝噎。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如今再读白居易的这首《卖炭翁》,才发觉年少的自己多么天真幼稚。这首诗里没有华丽的词藻与灵巧的行文布局,通篇白描之下,娓娓道来卖炭翁黑暗残酷的人生。

只是彼时年少,当读到那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除了同情心酸卖炭翁,更多的是不解与恼怒。近乎自虐的生存方式,为何继续下去,换一种生活不好吗?

只能说当时的自己太过年幼,看到的世界多是光明璀璨的,仿佛有着数不尽的机会与选择,总觉得只要自强哪条道路都能到达辉煌的罗马。

所以,当时对卖炭翁的情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明知是个死局,为何不杀出去另博一番天地?当读到最后那句: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只觉得血气翻涌,恨不得将那两个黄衣使者就地正法。

那时候作为旁观者的自己,习惯性地摆出救世主的姿态,为卖炭翁撒下同情泪的同时,自觉自己的将来绝不可能步入他的后尘,更要与黄衣使者那样的人势不两立。

可笑年少的自己是何其浅薄,世间哪有不向往美满生活的人,卖炭翁自然也是想要挣扎的,他的驯服不是麻木而是无力反抗。

打破残酷世界的不公需要莫大的勇气与毅力,彼时年少的自己根本无心留意,恣意的青春热血在胸中流淌,让那时候的少年误以为自己有撼动天地的无穷力量。

从洁白的象牙塔中走出,步入危机四伏的现实生活,最初的少年依然觉得自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与现状。只是有时候倾尽全力也不过落个囫囵温饱。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年少时对卖炭翁的第一句根本没有触动,只觉得老翁的形容憔悴可怜的同时又带着些许滑稽。

最初的少年们,亦是觉得自己意气风发,即使步入社会,也只会成为衣着光鲜受人追捧的对象,万不会落入蓬头垢面,形容枯槁的队列。

然而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磋磨,人情世故的复杂纠缠,终究令年少的眼眸褪去光彩,徒留一片俗世的浑浊与疲惫,仿若卖炭翁眼前那抹烟火色。

看着车窗里,被生活毒打到无法反抗的悲催模样,忆起卖炭翁的第一句不禁悲从中来。那不是某个时代独有的样子,芸芸众生大抵都是那般样子,如你如我,无从改变,只得卑微接受。

即使城外雪深一尺,牛困人饥,卖炭翁也咬牙坚持来到城中卖炭换银钱,谋求生存的希望。恰如肩上负担沉重的中年人,只能拼命向前奔跑,不敢休息,甚至不敢死去。

一边埋怨着物价与房价的飞速上涨,又不得不挤破脑袋踏上房奴大军的行列,几十年的贷款枷锁使得中年人再也无心也无力去反抗。

不敢改变亦无从改变,阶层的固化使得大部分人只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徘徊一生,不是没有尝试过飞翔,只是高楼之下有太多折断的翅膀。

年少读卖炭翁,只是做个不谙世事的旁观者,及至中年再去回望这首诗,字字泣血,句句剜心。那不是别人的悲惨故事,而是与自己的人生太过类似的可怕真相。

更令人锥心的是,等到步入中年后,诗作里曾经被少年们唾弃的黄衣使者竟在后来成为中年人们艳羡追逐的对象。权势地位真的太过诱人,遍尝世间百苦的中年人不想再战斗去保持什么自我。

他们渴望富足安逸的生活,为此成为什么样子,已经没有多少人去在意了。最终,不可避免地活成年少时讨厌的模样。

卖炭翁一文可称千古,不止于它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生活黑暗真相,更在于历经千年,它依旧能作为现世之人的生活写照,令人刻骨心寒。

这便是千古文章的独特魅力,它并不是只着眼一时一地的情态,洞悉人性,道尽古今才是它的终极奥义。卖炭翁在从前的世界比比皆是,如今的世道里依然如此,即使再放任多年依旧有卖炭翁的惨淡身影浮现在历史长河里。

为之奈何?终究是人心作祟。社会的等级层层叠叠,从前以贵贱论,如今用穷富判,未来亦会有相适的法则裁决。总要将人群划作三六九等,高高在上者洋洋自得欲壑难填,卑微低下者则无力反抗困于现状。

没有人甘心在泥潭里沉沦,也不会有人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势,阶层对垒,互相攻讦或许有一天原先的阶层排布会被打破,那又如何?新的阶层堡垒又会立刻崛起,到时候人们着差不多的面具,在城堡里继续上演陈词滥调的戏码。

这是人性的至暗处,不知诗魔白居易是否堪破了此关窍。总之他写成的此文,不仅道尽世间残酷,更令后世读者体会到其中的人性寒凉。在浮沉之中始终能令世人满含热泪,此篇章自是不负千古之名。

没有人愿意成为卖炭翁那样卑微的存在,可即便如此也莫要学那白衫儿,即使穷尽一生都无法逃脱阶层的束缚与碾压,也莫折损自己的心性,成为自己厌恶的样子。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世间修行本就艰辛,荣华权势终究烟消云散,若是最后依旧能无愧初心,那也称得上值得二字。并不呼吁大家逃离现实,而是期望在行路时能时刻保持警醒,不至坠落悔恨。

标签: 炭翁红纱赏析意思历史背景真实丈绫

更多文章

  • 七十古来稀是什么意思(杜甫酒债寻常行处有全诗表达的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酒债,行处,杜甫,情感,意思,表达,寻常,七十,什么

    古人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什么意思?为何上半句无人提及?在物质匮乏、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古人结合现实规律把他们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生活经验编成诗句,这些诗句流传至今,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参考意义。它不仅影射了一个时代的人文风情,也蕴含着众人的价值追求,比如今天所说的这句诗:“人生七十古来稀”,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的意思(杜甫旅夜书怀全诗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夜书,危樯,赏析,独夜舟,杜甫旅,微风,意思

    《旅夜书怀》古诗赏析: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肃宗乾元元年关内大旱,杜甫举家迁移到成都,后由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推荐,任官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便乘舟东下,途经渝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的意思(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杜少府,君离,全诗,蜀州,赏析,游人,意思,别意

    唐朝大诗人王勃,因送别友人而写下千古名篇,不愧人称诗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是王勃的巅峰之作。那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杜少府是何许人也,千古成谜。据史料记载,少府是文官的别称。我

  • 展颜季冬阳什么电视剧(《天若有情》剧情故事梗概)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季冬阳,展颜,梗概,剧情,电视剧,故事,什么

    董洁车仁表《天若有情》很带感,禁忌之恋现在几乎绝迹了。最近把董洁车仁表主演的电视剧《天若有情》又翻出来看了看,发现这部剧真的有点带感啊!18年前,不知情的季冬阳(车仁表饰),为好友保存了一笔巨款。为了这笔来路不正的黑钱,好友不得不以死谢罪,托瞩他代为抚养幼女。季冬阳辗转找到被外婆带走的小女孩展颜(董

  • 苟晶事件的真相解析(苟晶事件始末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苟晶,事件,始末,解析,真相,怎么

    苟晶事件真相大白:班主任全家联合造假,高考成绩中专线都没上。引发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苟晶顶替事件终于有了调查结果:一个班主任老师伪造学生准考证,发动裙带关系联合造假的真相,开始浮出水面。说实话,这个结果让小编大开眼界,也让世人为之惊叹:太厉害了!究竟厉害在哪里?听老方一一为你道来:1、班主任老师邱印林

  •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的意思(出自李白《侠客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客缦,吴钩霜,侠客,胡缨,雪明,意思,李白,出自

    李白最有“杀气”的一首诗,中间两句狂到没边,只想跪下唱征服。李白,不仅是一个诗人,还是一个剑客。“剑”在他的诗中无处不在。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六首》)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门有车马客行》)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君马黄》)据统计,《全

  • 锦衣之下蓝青玄结局是什么(电视剧中蓝青最后下场很悲伤)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锦衣,电视剧,蓝青玄,结局,悲伤,之下,最后,什么

    《锦衣之下》悲伤大结局!陆绎三年牢狱之苦,蓝青玄含冤去世。由任嘉伦、谭松韵主演的《锦衣之下》已经播出到尾声,今天我们就说说这《锦衣之下》,后面会说一些没有正式播出的内容,大家慎重哈。《锦衣之下》主要讲述的是锦衣卫指挥使之子陆绎和六扇门女捕快袁今夏的故事,而剧中最大的反派就是朝中大臣严世蕃父子。袁今夏

  • 浮夸这首歌表达的意思(陈奕迅浮夸讲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浮夸,意思,陈奕迅,表达,故事,什么

    陈奕迅演唱的《浮夸》讲的是什么故事吗?进来告诉你!陈奕迅演唱的《浮夸》相信大部分人都了解过这首歌,但是这首歌写出来的时候深有意义,陈奕迅交给《浮夸》江志仁(C.YNKong)香港人完善最后的作曲。在二零零三年4月初的时候,在国外伦敦,得到了好友哥哥张国荣的离世的消息后做出了此曲,他失去好友的悲痛,听

  • 月亮的别称都有哪些(关于月亮的15个美称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月亮,美称,别称,介绍,关于,哪些,15

    月亮的15个美称,温柔如水,美到灵魂里。世间什么可永恒?头顶的那一片明月。沧海桑田,时移光转,人变了,山没了,而月亮永远在那里。古人也爱明月,他们对月而思,对月而歌,还给月亮起名字。月亮的12个雅称,你最喜欢哪一个呢? 宝镜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李朴《中秋》人间

  • 佛教戒律是什么意思(其实清规戒律含义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清规戒律,含义,意思,不同,什么,其实,佛教

    何为“清规”?何为“戒律”?虽然常在一起,其实含义不同。“清规戒律”是一个汉语成语,不过,我们却能一眼就看出它的宗教痕迹。事实上,“清规戒律”本就来源于宗教——佛教,它的原意是,佛教徒所要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在多用来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我们并不打算去谈什么规章制度,我们还是来看一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