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周岁虚岁有什么讲究(年龄的虚岁和周岁有科学依据吗)

周岁虚岁有什么讲究(年龄的虚岁和周岁有科学依据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87 更新时间:2023/12/9 17:04:43

年龄有虚岁周岁,这其中有讲究和学问呢?

当别人问我们年龄的时候,有的人说周岁,有的人说虚岁。

年轻人更喜欢说周岁,这样显得年龄一岁,给人的感觉更年轻一些。很多老年人则习惯说虚岁,他们过60、70、80大寿往往都是用虚岁年龄来算。

之所以有虚岁和周岁两种不同的计算年龄的方式,这和我国传统有直关系。

1.虚岁的讲究和学问‍‍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很多人都会认为虚岁指的是十月怀胎的时间,将这作为一岁,是对母亲的一种感恩,更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

在古代,我国采用农历纪年法,说到年龄指的都是虚岁,根本就没有周岁的说法。虚岁是根据春节作为划分的标准,出生就是1岁,过了春节就是2岁,以此类推。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月变化周期为基础,加入“二十四节气”因素,同时参考阳回归年的度制定的。为了和阳历相对应,设置闰月平衡。

虽然古人很重视生日,但即便是出现了闰月,也不会一年过两个生日。

比如,一个人出生在农历5月,则他会在下一个农历5月过生日。如果出生的时候刚闰月,而且出生在后一个月,则只有到下一个闰月出现的时候才有真正的生日。

古人认为生辰包括年、月、日、时辰,在计算年龄时,更多的是考虑经历的年份次序,以立春至下一立春为一岁。

由于对具体的数字并没有更多的概念,反而对年、岁有深刻的感悟。因此,古人用虚岁计算年龄并不是一种时间现象,而是一种具象化的记录年龄方式。

根据我国的古代历法可以发现,当时的人们对于时间并没有完全抽象的理解,而将年、岁视为一种具体的事物,在传说中年是一种怪物。

正是因为这样,年不再是月日的划分,而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被人们所接受和理解,只能是整数增加,这是我国古代过年增岁的传统。

2.周岁的讲究和学问

周岁就是年满一岁。

和虚岁的计算年龄方式不同,周岁是以阳历纪年为基础,以出生的具体日期作为计算岁数的节点。比如,一个人出生于5月20日,则到下一年的5月20日为1周岁。

周岁是世界范围内的计算年龄方式,而中国在继承传统的虚岁计算年龄的基础之上,也采用周岁计算年龄。

正因为如此,一个人在回答年龄的时候,往往不会说明周岁或者虚岁,完全按照自己的习惯。因此,很多人问年龄并不会问多少岁,更多的是问属相。

值得一提的是,随社会的发展,阳历生日目前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例如医院一般采用周岁计算病人的年龄;小孩出生医学证明上的出生日期为阳历;新生儿上户口也是采用阳历生日。

此外,还有一种现象,年轻人为了省事,懒得在农历和阳历之间来回切换,干脆选择过阳历生日,也就是周岁,好处就是每年都是固定的日期过生日。

3.虚岁和周岁的转换

在平时,我们认为虚岁就是比周岁大1岁,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虚岁与周岁并不是简单的加减一岁。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但是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

将虚岁换算成周岁,如果是在一个人的阳历生日之前进行换算,则虚岁换算成周岁不是减去1岁,而是减去2岁;如果是在一个人的阳历生日之后进行换算,则虚岁换算成周岁是减去1岁。

将周岁换算成虚岁,如果是在一个人的阳历生日之前,则周岁换算成虚岁不是加上1岁,而是加上2岁;如果是在一个人的阳历生日之后,则周岁换算成虚岁是加上1岁。

此外,还有一种虚岁换算周岁的方式,那就是当年的农历年份减去出生的农历年份再加上1岁。

总之,周岁是世界普遍采用的,而虚岁则是我国古代开始采用并且沿用至今的,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以及老祖宗的智慧。两者之间的区别,只是计算的方式不同,并不存在优劣之分。

至于回答年龄提问时,具体采用虚岁还是周岁,纯属个人喜好。

标签: 虚岁依据年龄讲究周岁科学什么

更多文章

  • 古代骄傲自满导致失败的例子(因骄傲自大而败亡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败亡,例子,导致,骄傲自满,失败,自大,故事,古代

    此人一战成名,威震华夏,却因骄傲自大而败亡,也改变了蜀汉命运!要说起名将来,那是靠着战争起来的,有的人可能一战成名,有的人却是因为一战而身败名裂,名将也是在不断的磨练中起来的,在三国之中尤其如此。关羽之所以能够被万世所敬仰,就是因为在不断的磨练中,成为了名将,可以说,在他的前半生,基本上的战斗都是小

  • 一树梨花压海棠原诗的赏析(全诗内容表达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梨花,海棠,全诗,赏析,意思,内容,表达,什么

    读懂一树梨花压海棠,才知道诗情画意的苏轼,开车段位有多高。相比现代人喝酒时的无趣,古人饮酒作乐“开车”就上高速,动不动就挂了“空挡”。著名的一树梨花压海棠,看起来饶有意境的诗句,竟然是有一点点“污”的。据说还和苏轼有关系,如果不去深究,你可能不知道这句诗究竟是干嘛的?最强背锅侠苏轼在宋朝那可是豪放派

  • 李淳风和袁天罡谁更厉害(李淳风和袁天罡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袁天罡,李淳风,关系,厉害

    袁天罡和李淳风谁更厉害?为何死后两人境况相差甚远?唐朝初期,有两个位神龙不见首尾的牛人: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都出名的相术大师。据说不光能勘测风水,还能知生死,破未来。两个人合作的《推背图》流传后世,民间影响颇大。《推背图》融合了易学、天文、诗词、谜语、图画为一体,是中华道教预言第一奇书,是隋末唐初的

  • 施琅大将军简介(清朝施琅究竟是英雄还是叛徒)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叛徒,施琅大,简介,将军,英雄,清朝,究竟,还是

    叛明降清,收复台湾,施琅究竟是英雄还是叛徒?大多数人都喜欢用好坏来评价他人。比如做了好事就是好人,做了坏事就是坏人。可事实上,真实生活中的好人、坏人并没有那么绝对。好人有时候也会干坏事,坏人有时候也会做好事。因此客观来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只有干好事的人和干坏事的人。对于历史人物,也同样适

  • 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解释词语(该成语的起源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晋,词语,成语,起源,意思,介绍,解释,故事,什么

    “秦晋之好”指男女缔结婚姻,而这个成语的起源却是一场婚姻闹剧!现代人结婚很直白,喊着“我们结婚了”的口号直接奔向新生活。古代人则含蓄得多,同样的模式和内容。他们换了说法:我们结为秦晋之好了。然而,原创版的秦晋之好却是一场堪称为闹剧的婚姻。秦国和晋国是当时两个旗鼓相当的邻邦,俗话说舌头和牙齿还时不时会

  • 水浒传柴进人物简介和形象分析(水浒传柴进最后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简介,形象,分析,人物,结局,最后,水浒传

    《水浒传》江湖人物——柴进柴进似乎就想做单纯的孟尝君。孟尝君就是为养客肯花钱。按提供数码样张,对印刷信号条监测,确定印刷实地密度值,保证各印张色彩印刷的稳定与一致,实现色彩的准确复制。柴进在《水浒传》中将出场时,林冲遇到的酒店主人介绍说柴进“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常常嘱咐我们酒店

  • 班固简介及生平事迹简介(班固一生经历及代表作品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简介,班固,生平,事迹,介绍,作品,经历,代表,一生

    《汉书》的作者班固,最后是怎么死的,家风不好害死人!古语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说的就是家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影响深远。所以,不要以为家风是小事,从而对自己、对家人放松要求,不然就会“大意失荆州”,不信,小编给你讲个故事。班固,大家都知道吧!东汉著名史学、文学家,

  • 大辽英后萧绰的生平故事(17岁处理国事乃是大辽第一传奇)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国事,生平,大辽,传奇,萧绰,处理,故事,乃是,第一,17

    历史版《乘风破浪的姐姐》:17岁处理国事,她是大辽第一传奇!今年夏天,《乘风破浪的姐姐》火遍大江南北,30+的姐姐们打破人们的刻板印象,活出不一样的风采,不一样的自己,重新定义30+。在我国历史上,也有很多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她们在那个对女人来说更难的时代,用自己的能力,一生都在乘风破浪,活成了传奇。

  • 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诗句(看到物品思念人的经典古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触景生,古诗词,睹物思人,诗句,物品,经典,思念,看到

    李商隐思念妻子的诗,睹物思人,说尽心中思念,读完令人感动不已。李商隐是唐晚期时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大家喜欢的,在他的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敏感细腻,也可以感受到他的那种独有的忧伤。那种缠绵与婉转,读起来时总是让人感到心碎,尤其是诗文中所蕴含的那种忧愁之感,更是想要让人帮他去抚

  • 红楼梦的人物关系梳理(贾府各个人物关系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人物,贾府,梳理,关系,介绍,各个,红楼梦

    《红楼梦》中贾府的人物关系!《红楼梦》第三回介绍了贾府是四大家族之一,贾氏家族共有20房人,宁国公和荣国公亲派有8房人居住在京城,其余12房人居住在金陵老家。贾府从宁荣二公开始,到贾蓉这辈人共传了五代人。每房都有许多人。贾府有这么多人,许多人都不认识,但是只要报出姓名,就可以分辨出他是第几辈人,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