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夏虫语冰是什么意思(国学故事夏虫不可语冰介绍)

夏虫语冰是什么意思(国学故事夏虫不可语冰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550 更新时间:2024/1/24 6:59:58

国学故事:“夏虫不可语冰”,志同才能道合

国学故事,读经典国学故事,品人世浮沉。

庄子的《外篇・秋水》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其实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比喻人的见识是不一样的,有人见多识广知识渊博,有人见识短浅知识贫乏,同样面对一件事情,看法也是不一样的。

在中国成语词典中,你会发现,其实“夏虫不可语冰”是一个汉语成语,解释的意思是:不能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冬天的冰。

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不懂大道理。

既然是成语,必然是有有趣的成语故事支撑的,那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成语故事吧!

一:故事内容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在门外打扫,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孔子弟子很自豪带点骄傲地说:“我是孔先生的弟子!”客说:“太好了,刚好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你一下。”

弟子高兴得说:“可以啊!”然后心想,我是孔子的弟子,不管什么奇怪问题都难不倒我。

客人就问了:“一年到底有几个季度?”

弟子心里想,这个问题也太简单了,于是便自信满满地回答:“当然是四季,春夏秋冬。”

客人听了摇摇头说:“哈哈,你说错了,一年有三季。”弟子听了并不同意客人的观点,坚持一年四季的说法,两人互不相让,争执不下,随后打赌,一起去请教孔子。

如果是三季,弟子就给客人磕三个头,如果是四季,客人就给弟子磕三个头。

正当这时候,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弟子急忙请教:“老师,一年有几季啊?”孔子看了看客人,说:“一年有三季。”学生快吓蒙了,可是他又不敢马上问老师。

于是弟子乖乖地给客人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后,弟子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是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孔子说:“你没注意到刚才那人全身绿色吗?

他是蚂蚱变的,蚂蚱春天出生,秋天死去,只经历三季,他从来没有见过冬天,你给他说四季,就是说破了嘴,说到明天早上也说不通的。你就吃点亏,磕三个头,也无所谓。”

二:人不应局限于自身眼界

人的一生,有人碌碌无为,有人成就事业。没有人想要做一个井底之蛙,也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寒蝉”或“夏虫”。

不想做井底之蛙,就要跳出井底,这样你才能看到井外的别有洞天。

看事情不能只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毕竟我们知道的世界是有限的,以自身眼光看问题,往往是局限的,不客观的,不完全的。

多读书,多出去看世界,增长自己的眼界,充实自己的内在,才能修炼内心,修心养性,不以眼界为局限,当你的心大了,你的眼界也就大了,你看世界的角度也就宽广了。

三:跳出圈子看问题

为什么蚂蚱不知有冬?只是因为他的圈子里就没有冬天这个词语,所以限定了他的认知。有句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同一个圈子里,你永远无法获知更多的情报。

在一个圈子里面呆久了,一定会形成你的习惯,固化你的认知,进而自己也很难去提升了。

跳出圈子,是需要触点的,比如说别人的一个新颖观点,或者是你自己的顿悟,知道自己该改变了,并且付诸行动。

跳出圈子是要有执行力的,你光是想要改变,却没有行动,那永远也跳不出。跳出圈子后,你会发现,你能够多角度看问题了,更容易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就是跳出圈子带来的提升。

四:志同者道合

为什么孔子让弟子宁愿吃点亏也不要和客人去争辩了,因为他们志不同道不合,根本认知是不一样的,“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为谋”,所以没必要浪费时间去改变别人的想法。

人是群居动物,只有合群的人在一起,才能取得一些成就,孔子弟子三千,不乏圣人,也就是这个道理。蚂蚱永远是蚂蚱,孔子永远是圣人,不必有所争辩。

人们穷极一生,都在寻找归属感,在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里面,才能找到归属感,在一群人生观价值观相似的人群里,才能获得认同感。

和志同道合之人,做志同道合之事;和志不同道不合之人,不必有所争执。

标签: 国学意思不可语介绍故事什么夏虫语

更多文章

  • 关于屈原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端午节的由来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屈原,传说,介绍,由来,端午节,故事,关于

    端午节的由来和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事:每到吃粽子,喝雄黄酒的时候,中国人都会想起端午节的由来和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事。说到屈原,我们都知道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还是战国时期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公元前340年左右,屈原出生于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但他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再加上良好的家庭教育,故而十分

  • 芙蓉山主人古诗赏析(刘长卿这首诗描绘了风雪人归画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诗,芙蓉山,风雪,刘长卿,赏析,描绘,画面,主人

    刘长卿的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绘了一幅风雪人归的温馨画面!刘长卿(?—789年),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因事贬潘州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贪赃,贬为睦州司马;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其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

  • 感谢师恩的古诗词文案(这4首感谢师恩的经典古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诗词,师恩,文案,经典,感谢

    别只知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这4首感谢师恩的古诗词,值得记下来!今天是教师节,一提起教师节,大家第一时间就想起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好像只有这两句诗才能感谢师恩一样。别只知道春蚕到死丝方尽了,其实历史上有不少关于老师的诗词,同样值得铭记。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爱好者。第1首,《奉

  •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意思含义解释(我们为什么要自卖自夸)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含义,王婆,自夸,意思,解释,为什么,我们

    你知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中王婆卖的是什么瓜吗?为什么要自卖自夸!中国文化的伟大和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无处不在,既有能驻于庙堂之上的儒家经典,也有流传民间和路人张口闭口的红尘中。文化存在生活中,自然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雅小雅只是人们给文化进行了归类而已,而不应该是分出高低贵贱。中国民间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很

  • 中国最稀有的姓氏(我国很罕见的姓氏有哪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姓氏,罕见,中国,稀有,我国

    在我国的姓氏中,很罕见的姓氏有哪几个?又是为什么呢?我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总数超过14亿,且具有上下5000年的社会发展文明史,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曾经用过的姓氏高达18000多个,至今仍在使用的也还有5600多个。那么,在我国的姓氏中,很罕见的姓氏有哪几个呢?又是为

  • 南京为什么叫秣陵(秣陵是秦代的南京名称)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秣陵,南京,名称,秦代,为什么

    南京为什么叫秣陵,秦淮河的来历?很多人都在问南京为什么叫秣陵,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南京为什么叫秣陵。秣陵是秦代的南京名称,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置,属会稽郡。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曾在秣陵关西南丹阳(今江宁区丹阳)经过,回途又从江乘渡江北返。随行术士认为金陵山势险峻,有天子之气,秦始皇便把

  • 曹植和曹丕关系(曹植失宠与他的两位夫人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植,失宠,曹丕,夫人,关系,有关

    历史上对于曹操的争议,其实从未停止过。可是大多数人对于曹操的认识,不是从《史记》上,而是从名著《三国演义》中。历史上的曹操,大家对于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你不能否认他的能力,可是也无法忽略他的残忍。三国鼎立的魏蜀吴,综合实力最强的,我认为是曹操。最终也是曹操先后让吴国和蜀国,低头称臣。可是曹操也有

  • 曹操身边有哪些重要的谋臣(历史人物曹操手下的猛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谋臣,曹操,猛将,手下,历史,人物,重要,身边,哪些

    在《短歌行》这首诗中,曹操曾表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而这,自然体现出曹操求贤若渴,希望可以招揽天下人才的态度。当然,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也确实在身边聚焦了一大批优秀的谋臣武将。在武将上,曹操麾下拥有张郃、张辽、于禁、徐晃、乐进等名将。而在谋士上,曹操麾下同样人才济济。以下,笔

  • 白静案到底是啥情况(演员白静案到底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静案,演员,到底,情况,怎么

    演员白静被刺死案内情曝光:丈夫捅13刀后自杀。她27岁嫁入豪门。29岁时被丈夫连刺三刀,她就是曾经红极一时的著名影视演员,白静。短短两年,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才使得深爱她的丈夫如此残忍呢?1983年,白静出生于辽宁铁岭市调兵山,19岁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和文章,白百合都是同班同学。又漂亮演技又好的

  • 红旗渠是谁带头修建的(该水利工程被称为“人工天河”)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天河,红旗渠,修建,带头,水利工程,称为,人工

    他指挥修建了红旗渠,曾担任公安部负责人,1979年到农场当副场长!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修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安阳林州市人民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修建而成的,又因为这项工程是在太行山腰修建的水利工程,所以也被称为“人工天河”。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那么,大家知道这么重要的人工工程,是由谁指挥修建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