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原因(概括刘姥姥打秋风经过)

红楼梦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原因(概括刘姥姥打秋风经过)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51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40

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是为了打秋风,该如何看待她的这种行为?

刘姥姥有过三次进荣国府的经历,80回文本里详细描述了两次,第三次则通过巧姐的判词可知主要是救巧姐。

有人提出:如果没有第三次救巧姐的行为,很难看出刘姥姥是个知恩图报有情有义的人。尤其是她第一次进荣国府,完全就是冲着打秋风去的,其行为可定性为丑恶。

果真是这样吗?

其实,一个人的行为规律,是有迹可循的。如果事后才意识到,属于不懂循迹的后知后觉,稍微懂得循迹去预知后果,则是先知先觉。

比如孔子看到子路“行行如也”,就知道他将“不得其死然”。子路鲁莽冲动,在当时的世道,必将死于非命。

同样,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虽然目的是打秋风,但并非世俗意义上的打秋风。从她这一次的表现,便可看出她其实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穷则思变,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刘姥姥的人生哲学。

世俗所理解的打秋风,又称为“打抽丰”,意思是“因人丰富而抽索之”,通俗地说就是穷人巧借与富人或亲或友的关系,向富人索取财物,并当成理所当然。

为了说明刘姥姥并非世俗意义上的打秋风,作者特意通过刘姥姥与女婿的对话来说明。

书中提到,“因这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家中冬事未办”。穷人家最怕冬天,因为在考虑吃饱之外,还要考虑取暖的问题。

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好冬储,就要面临冻饿交加的困境。

面对此种困境,身为一家之主的王狗儿只会喝闷酒,“在家闲寻气恼”。

在这种情况下,刘姥姥站了出来,给刘狗儿指出了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去荣国府走动走动,找荣府的二太太,“要是他发一点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

这就是刘姥姥积极的人生哲学: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与其喝闷酒发脾气,不如想办法找机会。即使机会渺茫,也总该去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

或许有人会问:把向富人索取财物当成机会,这样做真的对吗?

没错,如果只看到这个角度,这与世俗意义的打秋风没有什么区别。刘姥姥想到去荣国府打秋风,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在刘姥姥看来,情感的维系,不应因贫富的变化而变化。

刘姥姥想到去荣国府找王夫人,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的,不肯去俯就他,故疏远起来。

二十年前,王狗儿的祖父与王夫人的父亲同朝为官,因为都姓王,便连了宗。那个时候,虽然王夫人家的地位比王狗儿家高,但王夫人家没有看不起王狗儿家。

后来王狗儿家落魄成平民,王夫人家也没有因此而看不起他们,反而是王狗儿家自轻自贱,主动断了来往。

这就是读书人的清高,觉得自己穷了,再与富人来往会有攀附的嫌疑。可是在刘姥姥看来,人与人之间的来往,不应因贫富的变化而变化

今天是你落魄了,怕人看不起,是不是说明如果落魄的是对方,你会看不起人家?

这就叫将心比心,君子坦荡荡,我不会嫌贫爱富,我就认为别人也不会嫌贫爱富。

何况,刘姥姥早已了解到,王夫人以前“会待人的,倒不拿大”,“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说明王夫人还是那个王夫人,不会嫌贫爱富。

所以,断了来往,关系疏远,错不在对方,而是自己太要面子。

这就是刘姥姥的人情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维系,与物质条件无关。我虽然物质上变穷了,但我的本质不变,我还是那个我,我相信你也一样。

所以,物质条件的变化,不应该影响人情的厚薄

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观念,她才会在贾府落魄之后,尽其所能,救下巧姐。

所以,我们不能把刘姥姥救巧姐的行为简单地归为报恩,这其实是她朴素的人情观:互相帮衬、彼此扶持。

你有我无时,你帮我;我有你无时,我帮你。这正是老子所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落实到民间,就是互通有无,今天我跟你要点醋,明天你跟我要点酱油;今天我帮你看孩子,明天你帮我看老人;今天我倾其所有帮你度难关,明天你竭尽全力救我于危难。

这才是刘姥姥去荣国府打秋风的真实目的:趁这个机会走动走动,把已经疏远的关系重新建立起来

正是因为带着这样的目的,所以她才会在丰收之后把一车新鲜瓜果送进荣国府,让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太太小姐们“吃个野意儿”。

这正是互通有无的体现:你家有的是银子,却不一定能买到“头一起摘下来的”新鲜瓜果。世间不是只有银子金贵,而是物以稀为贵。

有很多东西是钱买不到的,比如“头一起摘下来的”新鲜瓜果,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意。

看懂了刘姥姥的人情观,就能看懂她进荣国府打秋风的真实目的,也能预知她将在贾府蒙难后有大义之举,因为她本来就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把人情看得比什么都重。

这也告诉我们,做人要像刘姥姥这样,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也不必自轻自贱,只要自信本质纯良,有情有义,就不会因贫富的落差而带来心理压力。

标签: 姥姥秋风荣国府概括原因经过红楼梦

更多文章

  • 哈姆雷特经典语录(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7个金句)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哈姆雷特,金句,语录,莎士比亚,经典

    名著金句捞,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聊聊打动我的7个金句。复仇似乎是名著当中最常见也是颇为流行的一个主题。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也是一个关于一个年轻人走上复仇之路的故事,在他看来,他的动机是最高尚的——为他的父亲报仇。故事梗概:丹麦国王去世,他的妻子乔特鲁德嫁给了他的兄弟克劳狄斯。也就是哈姆雷特的叔

  • 关于《老王》读后感(谈谈对老王这个人物的观感)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读后感,观感,老王,谈谈,人物,关于,这个

    老王的人物形象分析:一个彻底的不幸者。当代文学家杨绛先生所创作的回忆性散文《老王》,背景是在1966-1976年那个动荡的特殊年代。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回忆与车夫“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细致刻画出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形象,以小见大。追忆动荡年代那些善良的人们,在困难面前依旧彰显人

  • 红楼梦十二支曲词(十二支曲子美到心灵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曲词,曲子,心灵,十二,红楼梦

    《红楼梦》十二支曲子,美到心灵里,百读不厌(建议收藏)。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引导贾宝玉听《红楼梦》曲子: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1.终身误 (写贾宝玉婚后仍念念不忘死去的林黛玉,写宝钗婚后境遇的

  • 中国的24个传统节日有哪些(分别在几月几号)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节日,传统,中国,哪些,分别,24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分别在几月几号?我国拥有多个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历史文化悠久,而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同节日的习俗也是各不相同。那么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分别在几月几号?下面来为大家介绍:一、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1、春节春节历史悠久,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人们常说但是过大年、过年就是

  • 水漫金山的故事发生在哪里(白蛇传水漫金山故事发生地)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蛇传,发生,故事,哪里

    探秘镇江金山寺,白蛇传《水漫金山》的故事发生地!今天来到了“水漫金山”的故事发生地~金山寺。说到“水漫金山”大家印象好像都在杭州,不经意间会把西湖断桥、雷峰塔联系起来,因为我一直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我来到江苏镇江金山寺才恍然大悟!

  • 金屋藏娇指的是古代哪一位帝王(金屋藏娇的典故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金屋,藏娇,典故,帝王,来历,古代

    “金屋藏娇”藏得是谁?汉武帝:藏得我前妻。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一般金屋藏娇暗指某位男子,有了心上人,或是女朋友、又或是情人,只跟她单独相处,却因为种种原因从来不会把她带到亲朋好友的面前。某天被朋友发现后便会用玩笑式的语气说这小子还“金屋藏娇呢”!我国古代文化深厚,每个成语的背后几乎都会有个很有趣的典

  • 赞颂美好品质的诗句(表达自己高尚情操的诗句和名言)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诗句,名言,赞颂,情操,品质,表达,高尚,美好,自己

    这些表达自己高尚情操的诗句,你记得那些?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一诗借物咏怀喻志赞美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

  • 元始天尊的徒弟有谁(元始天尊十六个徒弟最厉害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徒弟,元始天尊,厉害,十六

    封神中,元始天尊共有十六个徒弟,其中最厉害的究竟是谁?在封神中,阐教教主元始天尊先后共收过十六个徒弟,他们分别是南极仙翁、十二金仙、云中子、姜子牙以及申公豹。这些阐教精英虽都为一师之徒,但由于他们的入门时间以及各自的悟性都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他们实力上的差距也都各不相同。那么问题来了,在元始天尊的这十

  • 韩国女团人气排名前十(韩国四代女团2022竞争激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女团,人气,韩国,竞争,排名,激烈,2022

    韩国四代女团2022竞争激烈,排名前五的女团都有谁?8月22日,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K-POP界年年都有新团涌现,令爱好者目不暇接。2022年,在“NewJeans”、“IVE”、“LE SSERAFIM”等新出道的超人气女团而被媒体盛誉为“K-POP历史级别的团体阵容”,今年也被称为“四代女团”雄

  • 都江堰修建于什么时期(是什么人主持和修建了都江堰)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都江堰,修建,时期,主持,什么

    都江堰,一座闻名世界的伟大水利工程,正是它的建成让四川盆地真正意义上成了天府之国。都江堰设计精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两千二百七十年来一直发挥着灌溉和防洪作用,保证了成都平原永享太平,形成了沃野千里的天下粮仓。都江堰以普通的建筑材料,独特的建造结构和创造性的建造方法,以及领先世界的科技含量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