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颜回是因为什么死的(孔子爱徒颜回英年早逝的原因)

颜回是因为什么死的(孔子爱徒颜回英年早逝的原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040 更新时间:2024/1/20 19:42:34

颜回是怎么死的?孔子爱徒颜回为英年早逝?

颜回怎么死的?在电影《孔子》中,是这样讲述颜回之死的:孔子一行决定结束周游列国的行程,急急忙忙赶回鲁国。

寒冬腊月,冰天雪地,他们赶着马车驶过一条冰封的大河,不料冰面开裂,载着满是书籍简册的大车倾覆,简册落入水中,颜回一见,毫不犹豫跳入水中。

一次次潜入水底,捞出了一捆捆简册,他也因为冰冻和劳累而牺牲了生命。在这个画面中,颜回简直就是一个年轻健美的潜泳高手,如飞翔一般离开了人世!

其实,真实的颜回绝对难以塑造出影片所赋予的那种形象。《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就说:“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家语》也说他“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二而死。”

据史料记载,颜回比孔子小三十岁,是孔子最为欣赏、最为疼爱的学生,他死的时候孔子六十一岁,正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孔子是在五十六岁上开始周游列国。

到六十九岁时回到鲁国,如果颜回也跟随出游的话,他的死则是在周游列国的第六年上。

颜回为什么会英年早逝?答案恐怕只能有一个:营养极度不良,身体过于虚弱。

请看《论语·雍也》所记录的孔子对颜回的评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一小筐干粮,一瓢饭,这就是颜回经用来打发自己肚子的食物。

问题在于“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年复一年,身体不垮了才怪!众所周知,孔子是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

还要求“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论语·乡党》)。

怎么就没有开一门营养学的课程,教育自己的弟子们注意养生之道,也好让颜回多活几年呢?

颜回死后,孔子很伤心。他哭得十分悲痛“天丧予,天丧予。”一比较拘谨的孔夫子现在像个小孩子一样的展现出了他的真性情。

“老天爷要我的命啊,老天爷要我的命啊!”当别人都劝他不必过分悲伤时,他说:“我不为他悲伤我还能为谁悲伤呢?”

但是当颜回的父亲请求他把车卖掉以为颜回买棺椁时,却遭到了孔子的反对,孔子说“无论有没有才能都是儿子,我的儿子伯鱼死的时候,也就是用简单的棺材盛殓的,没有使用椁。

我不能卖了车为他买椁,因为我以前做过大夫,是不能出去步行的。”

而当其他人请求厚葬颜回时,同样遭到了孔子的反对。当后来人们不听他的劝阻厚葬了颜回后,孔子反而于心不安。

像自己犯了过错一样,在颜回的灵柩前忏悔着:“颜回呀,你把我当父亲一样的看待,可是我却不能像儿子一样对待你。这不是我的意思啊,这是那些学生要这样做的。”

为什么厚葬颜回,孔子反而觉得对不起他呢?

记得有一次颜回与子路陪侍在孔子身边时,孔子曾问他们有什么追求。颜回说“无伐善,无施劳”既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夸耀自己的功劳。

平平淡淡就好。颜回的一生是安贫乐道的。“一箪食,一瓢钦,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还会在乎自己死后葬的是棺还是椁吗?

他曾向孔子请教“仁”的道理,孔子说要做到仁就要求自己言行必须符合礼,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别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了。要做到“仁“,全在于自己,哪能依靠别人呢?

也许,孔子觉得这一切都违背了颜回的本意,或者让颜回的人格蒙羞。似乎其他弟子包括颜回的父亲,都不能理解颜回。而唯一能理解颜回的人,只有他的老师孔子。

标签: 徒颜孔子原因英年早逝颜回什么因为

更多文章

  • 杨洋作品电视剧哪部好看(杨洋主演的五部电视剧顺序)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杨洋,电视剧,顺序,主演,作品,好看

    杨洋主演的五部电视剧,每一部都好评如潮,全都看过真爱粉无疑!第一部《终极征服》播出时间:2013-07-14主演:杨洋、张嘉倪剧情点评:该剧打破传统抗战剧的固有模式,主打“江湖传奇抗日”这一全新概念,更首度将青春、爱情、励志等年轻人热衷的元素融入抗战剧中。总体比我想象的好看些,虽然剧情有些地方有bu

  • 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洋务运动失败原因需反思)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洋务,运动,原因,教训,失败,反思,性质

    清末洋务运动为何c?5个原因值得反思!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为何会失败?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英德等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率先完成了近代化的发展。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大炮轰开了晚清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开始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憾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 一个纵队等于什么编制(解放军历史上的纵队实力有多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纵队,编制,解放军,实力,历史,等于,什么,一个

    解放军历史上的纵队是什么编制,一个纵队的实力有多强?纵队,本义指的是纵向组成的队列,在军事术语上多指在军队在运动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纵向队型。不过,在中国近代史中,纵队的含义得到了扩充,成为了一种独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军事编制单位。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曾经使用过纵队这一编制。例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

  • 范仲淹断齑划粥的的故事主要内容(划粥断齑给我们的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划粥,断齑,启示,范仲淹,内容,故事,主要,我们

    范仲淹划粥断齑:范文正公读书南都学社,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虀数十茎小啖之,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馈,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若,遗以食物而不下筯,得非以相浼为罪乎?”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

  • 飞来峰的传说是民间故事吗(飞来峰传说故事主要内容梗概)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飞来峰,梗概,传说,民间,内容,故事,主要

    神话传说:飞来峰的传说飞来峰位于杭州灵隐寺的前面,据说是从四川峨眉山飞来的,被疯和尚济公给镇住了才一直留在了灵隐寺的前面再没飞走。传说中济公是个行事古怪的另类和尚,喝酒吃肉不说,也不敲木鱼也不诵经,整体穿着破袈裟,摇着破蒲扇,疯疯癫癫的。且说这一天,大清早的济公刚睁开眼,伸个懒腰拿着破蒲扇出了门,打

  •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全诗意思(鲁迅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全诗,俯首甘为孺子牛,情感,意思,鲁迅,思想,表达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到底何意?不少人理解错!鲁迅被誉为“民族的脊梁”,我们在中小学时代,读了很多先生的作品。然而鲁迅的小说、散文虽然处处都透露出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民族担当,但我们还是很难从直观上理解鲁迅先生作为“民族脊梁”的确切内涵。直到我们读到这么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

  • 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什么意思(这句话有道理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庆生,须母,道理,意思,什么

    农村俗语“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什么意思?有道理吗?俗语都是先人前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性总结,为后人照亮了前行的路。比如,现在的年轻人每年总忘不了要过一下自己的生日,邀朋唤友大吃大喝还不够,还非得再去趟KTV。其实,农村俗语“母在不庆生”早有告诫。这句

  • 花朝节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花朝节是哪一天)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花朝节,风俗,由来,哪些

    二月十二花朝节,今年“纯金压百花,万物不抬头”,有啥说法?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花神分十二种,掌管十二个月,二月为仲春,百花盛开,所以农历的二月十二为花朝节,也就是百花的生日。有啥习俗?俗话说:有利无利,就看二月十二,是啥意思?为啥要看这一天?花朝节的来历二

  • 开封为什么叫东京汴梁(东京指的是开封还是洛阳)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开封,汴梁,东京,洛阳,为什么,还是

    中国有北京、南京、西京,为什么东京却在日本?看完就明白了。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数百个朝代经历了变迁与更替,在岁月的长河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要数北京、南京、西安等古都。它们在历史的演变中,越来越繁华,甚至连名字也有过更改,说到地名,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一个

  • 宁泽涛事件来龙去脉(宁泽涛事件最终怎么解决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宁泽涛,事件,来龙去脉,解决,最终,怎么

    当年宁泽涛为何和国家队决裂?与集体利益冲突,怒称大不了就走人!在某知名品牌的一场活动中,此前中国游泳队著名的游泳队员宁泽涛作为特邀嘉宾,身穿一袭黑色西装出席,也让很多人又再一次在电视镜头前看到了他的身影。不得不说,作为中国泳坛的第一帅哥,宁泽涛看起来依旧是英俊帅气,并且比起曾经的稚嫩与单纯,又增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