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送元二使安西赏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834 更新时间:2024/1/24 16:32:36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赏析唐代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品简介

这首诗是王维送朋友元二时作的送别诗,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写下此诗,表达了深深的惜别之情。

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主要字词: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yì):润湿。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诗词鉴赏

老朋友即将奔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不知何日才能再见,惜别之情溢满心头,千言万语无从说起。

诗人截取临别的一个景、一句话,表达了深深的依念之情和浓浓的关怀与祝福。

前两句写景,为送别营造氛围,以景衬情。

首句写朝雨,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湿润了轻尘;次句写客舍周围新长出来的青青春柳。

“轻尘”“客舍”暗示了远行和离别,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

而春日新柳,更象征着离别的不舍。通过描写客舍周围阴雨绵绵的天气和嫩绿的春柳,来营造了一个情意浓郁的氛围,为后面的话别铺垫。

三、四句写话别,只写了一句劝酒的话:请您再干一杯吧,离别之后西出了阳关就很难遇到像我们这样的老朋友了。

作者把依依惜别之情和对朋友所有的关心和牵挂都溶入了一杯酒中。

绝句短小,只有四句,但作者通过这四句诗却能把读者带进一个送别的场面之中,带进一个依依惜别的情感之中。

前两句对朝雨和春柳的描写,给你丰富的想象空间:渭城笼罩在一片濛濛春雨中,而渭城的那个客舍,正在饯别,客舍外的青青杨柳见证了朋友之间的难分难舍。

离别之地的春色清新,离别之后呢,西出阳关就是“春风不度”的荒凉了。

三、四句的“再尽一杯”的规劝,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离别的酒喝了一杯又一杯,不舍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宴席进行了多久,酿满别情的酒喝过几巡,殷勤告别的话重复过多少次。

我们可想而知,但离别的时刻终究要到来,再喝一杯吧,这一杯酒让惜别之情达到了顶点。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

名句赏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要理解此句之妙,一定要弄清楚“西出阳关”的内涵。

阳关处于河西走廊西头,和北面的玉门关相对。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

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人们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在,当时阳关以西毕竟还是荒凉绝域,有“春风不度”之说。

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倍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

所以,“劝君更尽一杯酒”,犹如浸透了诗人深挚情谊的一杯感情琼浆,这里面,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的《别董大(二首)》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有许多凄清缠绵、低徊留连、感人至深的作品,也有一种慷慨悲歌、格调豪迈的诗作。

其中蕴含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和豪迈情怀为灞桥柳色涂上了另一种豪放色彩。

这两句出自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此时的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之中。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另一首送别诗中这样写:“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前两句也是写景,但此处之景于渭城春日的早晨明显不同。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猎猎北风中,唯见雁翔寒云。

这落日黄云、大野苍茫的北方边地之景,给人以悲壮苍凉之感。

但后两句却是格调陡转,以反问句劝慰朋友,此次离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您呢!

话别之语,响亮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去奋斗、去拼搏。这样的劝慰语,出自出处于沦落漂泊之中的知己,倍显豪迈。

相比于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标签: 送元安西赏析王维诗人表达感情什么

更多文章

  • 一战是谁挑起的战争(世界一次大战是谁挑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挑起,大战,战争,世界

    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德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过渡期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竟然成为引领者。比如,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有轨电车;卡尔·本茨制造出了世界第一辆马车式三轮汽车。所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人的表现特别突出;再加上德国完成了

  • 故宫离天安有门多远(虽距离不长但耗时不短)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耗时,故宫,距离,天安

    故宫离天安门有多远?从院门到宅门的距离,这个家是不是有点大?故宫离天安门有多远,我的理解应该是“故宫离天安门有多远”,这段距离可以理解为天安门距离午门(故宫的南门)的距离。具体信息如下:1、直线距离约600米;2、徒步大概需要10分钟;3、如果说午门是内宅的大门,天安门就是外宅的大门,是不是会觉得这

  • 民间四大爱情故事精彩片段(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片段,民间,概括,故事,爱情,精彩,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是哪些?为何结局都是悲剧?公认的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一)牛郎织女,又名天仙配;(二)孟姜女哭长城;(三)白蛇传;(四)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结局都是以悲剧色彩而结束。 事实上,不仅是四大民间爱

  • 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赏析(李煜这首诗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赏析,诗词,李煜,情感,表达,什么

    李煜,一代的国君,更是一代的伟大诗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相见欢》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相见欢》属于双调词牌。它起初是唐代教坊曲名,后逐渐用为词牌,也可叫作《乌夜啼》。《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李煜降宋后被软禁在汴梁时期的作品。它以经典的意象、朴素的语言和简单的章法表现了

  • 雪中悍刀行主角人物徐凤年介绍(徐凤年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徐凤年,悍刀,主角,介绍,人物,结局,最后,什么

    《雪中悍刀行》主角徐凤年:从纨绔祖师爷到人间真无敌《雪中悍刀行》虽然被称作没有配角,人人都是主角。但是也存在真·主角光环加身的人物的,毕竟全书都是围绕着他写的。别人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徐凤年的故事则是将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联系在了一起。作为离阳大柱国,北凉王徐骁的长子,徐凤年的生活无疑是被众人羡慕的

  • 一个兵团有多少人数编制(解放战争时兵团是什么编制)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兵团,编制,人数,多少,什么,一个,解放战争

    兵团是什么编制?我国曾有19个兵团,那一个兵团又有多少人呢?兵团是解放军使用的一个临时编制,到解放战争后期的时候,因为我军各部队疯狂扩编,传统的纵队编制已经无法满足部队作战需求。于是从1947年开始,兵团制度开始在西北野战军试点,随后成为了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的一大正式编制。当时几大野战军一共有16个兵

  • 赵匡胤在位多少年(宋太祖在位16年为何没有立儿子为太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太祖,赵匡胤,太子,儿子,16年,为何,多少,没有

    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何没有立儿子为太子,反倒死后让弟弟登基!赵匡胤,北宋开国皇帝。公元960年,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被拥立为帝。他在位期间南征北战,结束了自五代十国后长期割据的大部分政权,使全国大部分得到统一。后来通过杯酒释兵权,更是使将领和节度使拥兵自重的情况,得到有效的解决。公元976年,赵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意思(杨万里的这首诗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赏析,杨万里,风光,西湖,意思,四时,六月,毕竟

    杨万里的这首诗,短短4句,便把荷花写得很传神,堪称经典荷花高雅素洁,香远益清,历来为古代文人所喜爱,亦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周敦颐赞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李商隐爱它:“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白更是认为文学作品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晓出净

  • 吴胜明女士的简历及个人资料(吴胜明老人年轻照片及现状)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吴胜明,简历,女士,老人,资料,现状,年轻,个人,照片

    如果说,一个80岁的老太太,身边还有好多追求者,其中最年轻的追求者竟然只有38岁,你信吗?不管你信不信,吴胜明就是这样的一位富有魅力的老太太。在一次采访中,鲁豫问吴胜明,听说很多人喜欢你,追求你的人,30岁的也有,80岁的也有,是吗?吴胜明笑了笑,说道:“刚才还有一位小伙子打电话给我,说很想我,想见

  • 屈菁菁个人资料简介(演员屈菁菁都出演过哪些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屈菁菁,简介,资料,演员,出演,作品,个人,哪些

    继徐峥的《囧妈》之后,原本计划春节档上映的《大赢家》也选择了线上首播。相信已经有不少人看了这部电影。豆瓣超过5万人打分6.8。和同是翻拍的韩国版《率性而活》8.3分有一定距离。有人觉得翻拍作品就必须“一星预定”;有人觉得这次翻拍做到了比较好的本土化,剧情接地气能引起共鸣。只要有珠玉在前的作品,就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