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始皇到底姓嬴还是姓赵(秦始皇的真实姓名)

秦始皇到底姓嬴还是姓赵(秦始皇的真实姓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091 更新时间:2024/2/2 21:17:43

秦始皇不叫嬴政,叫赵政?原来我们对秦始皇的称呼一直都是错的

如果我问秦始皇叫什么,你一定会觉得莫名其妙: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嬴政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连几岁小孩都知道。

不过,别着急,你可能真的叫错了秦始皇的称呼,严格意义上来讲,上千年来,我们对秦始皇的称呼一直都是错的,不光始皇帝的称呼有问题,历代秦王的称呼也都有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要从古老的姓氏制度说起。

在先秦以前,“姓”与“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用以追溯血缘,一般来说不会变动,氏则与家族门第相关,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动,氏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

在战国以前,男子应当是称“氏”的,比如《通志·氏族略》就记载:“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

所以,在秦始皇的时代,男子应该称“氏”。以项羽为例,他为芈姓,项氏,故世人称为项羽。如果认为秦始皇是赢姓而称为“嬴政”那为何项羽不称为“芈羽”呢?

再比如商鞅,他本为姬姓,商是他的封地和氏,所以世人称他为商鞅。

通过商鞅和项羽可以得知,直到秦朝,男子依旧是称氏而不是姓的。

那么,秦始皇的氏是什么呢?

答案是:“赵”。

关于秦始皇的赵氏身份,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说秦始皇生于赵。秦始皇的生世至今存疑,官方说法认为秦始皇的父亲是秦国在赵国的质子异人,民间野史则传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

不过不管是哪种说法,都可以确信秦始皇是在赵国出生的。故而,秦始皇氏为赵。

另一种说法是秦国统治者与赵国统治者同为一个祖先。有一句俗语叫“秦赵不分家”,原因正是秦与赵出自同源,祖上是一家人。

他们共同的祖先叫做季胜,造父是季胜的后代,他很善于驾驭马车,又在平定叛乱时立下功劳,因而被周穆王封赏赵城,自此以后,赵国的统治者都称赵氏。

到了周孝王时期,造父的侄孙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分封到秦地一带,为周王朝守卫边疆。

非子正是后来秦国赢姓一族和秦始皇的祖先,而非子乃是赵氏,所以秦国的历代统治者也是赵氏,秦始皇也不例外。

如果要完整的称呼秦始皇,则应为“赢姓,赵氏,名政”,但周王朝男子称氏,所以秦始皇的称呼理应是“赵政”。

那后世人为何称呼秦始皇为嬴政呢?

有人认为是写《史记》的司马迁的问题,不过这确实是冤枉了太史公。

尽管受限于史料的不足,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已经对先秦时期“姓”与“氏”的区分不太了解。

他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出现了“及生,名为政,姓赵氏”这样的记载,但毫无疑问,将秦始皇称为“嬴政”的并不是他。

在《史记·楚世家》中,司马迁记载道:“十六年,秦庄襄王卒,秦王赵政立。”很明显,至少在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对于秦始皇的称呼还是“赵政”,而非“嬴政”。

其实,很多史料对于秦始皇的称呼都是赵政,就比如宋朝的《太平御览》中记载:“赵政不增其德而累其高,故灭。”

是谁先把秦始皇称呼带歪的呢?

第一个称呼秦始皇为嬴政的史料已经无从考据,但可以知道的是,西汉已经有人将秦始皇称为嬴政。

西汉在宋朝前面,宋朝依旧有人称秦始皇为赵政,这也就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对于秦始皇的称呼是有多个的,叫他嬴政和赵政的都有。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人们对秦始皇的称呼从赵政变为嬴政的呢?

社会的发展,礼乐的崩坏,导致姓氏不分。

在秦朝以前,氏用以体现身份,姓用以区别血缘,贵族才能有氏,普通人只有姓,贱民则姓氏都没有。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废除了分封,以封地为氏的情况很少再发生,普通百姓也出现给自己取氏的浪潮,他们或以职业,或以家乡,来为自己取氏。

这样一来,氏作为体现阶级差异的特殊性逐渐消失,到了西汉,人们还能勉强分清姓和氏的概念,所以司马迁还在《史记》中称秦始皇为赵政。

但到了东汉,普通百姓已经无法理解姓氏的分别,所以部分史料上也开始称秦始皇为嬴政。

到了近代,氏基本上消失不见,姓反而成为重要的身份区分标识,所以“嬴政”的称呼逐渐流行,大部分史学家都开始将秦始皇称为“嬴政”。

教科书采纳了这种称呼,故而如今人们都称呼秦始皇为嬴政,而不是赵政。

如果按照周朝的习惯,喊秦始皇为“赵政”才是正确的,不过,兴许是“赢姓,赵氏,名政”的完整介绍更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所以索性称呼秦始皇为嬴政了。

标签: 秦始皇姓名到底真实还是

更多文章

  • 六月有什么特别的日子(六月二十四是三节同庆八神圣诞)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庆八神,日子,六月,圣诞,特别,二十四,什么

    导读:农历六月二十四“三节同日,八神圣诞”,你知道都是哪“三节”吗?有哪些讲究和说法?俗话说“六月三伏天,烈日灼炎炎”。农历六月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同样还是个浪漫的月份,古人雅称为“荷月”。在六月有个最美最浪漫,也最特别的日子一一六月二十四,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讲究和说法!观莲节

  • 歌手甘萍的个人资料简介及家世(嫁运动员黎兵的幸福人生)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甘萍,黎兵,家世,运动员,简介,歌手,资料,人生,个人,幸福

    甘萍作为一个歌手,为很多电视剧唱过主题曲。一首《大哥你好吗》让她爆红。而她的“大哥”就是黎兵,是一个足球运动员。两人结婚18年了,甘萍身材依旧未走样。甘萍出生于湖南湘阴一个文艺家庭。甘萍从小就爱运动,经常爬乒乓球桌台。7岁的时候她就进入了体校学游泳。不过,她的身体太弱了。经常三天两头生病,训练跟不上

  • 黎锦熙先生是什么人(被称为中国注音字母之父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黎锦熙,注音,字母,先生,称为,中国,什么

    黎锦熙先生是1913年春至1915年秋毛泽东在湖南四师和一师读书时的历史和国文教员,被誉为“现代新语文第一人”、“中国注音字母之父”。他是与毛泽东密切交往时间最长的一位老师,也是众多老师中唯一一位活到毛泽东逝世之后的老师,师生友谊绵延达64年之久。黎锦熙,字邵西,1890年2月2日出生于湘潭县石潭坝

  • 第二艘航母为什么叫山东舰(我国航空母舰的名字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山东舰,航空母舰,航母,来历,名字,我国,第二,为什么

    001型航空母舰被命名为“辽宁舰”,002型航空母舰被命名“山东舰”。当数千万江苏民众等待着003型航母以江苏来命名时,海军却突然宣布003型航母命名为“福建舰”。起初大家都认为航母的命名会依沿海省份的名字逐个命名,但你这明显是不对的。如果是按顺序从北至南,那么河北也是沿海省份呀,002型航

  • 费仲和尤浑最后怎么样了(历史上真的有费仲尤浑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费仲,尤浑,历史,最后,怎么样

    费仲,纣王身边的佞臣,大家看《封神演义》的时候里面那个奸诈小人真是让人恨得牙痒。在小说当中,纣王的天下之所以能够分崩离析,一方面是由于千年狐狸精的祸害,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两位奸臣的祸害,这两位奸臣估计大家也都很清楚,那就是费仲和尤浑。但是在故事刚开始的几个章节当中,费仲出场的次数要多一些,毕竟有一个

  • 中国女性裙子的来源是什么(中国女性传统裙子的发展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裙子,女性,历程,传统,来源,中国,发展,什么

    中国传统裙子简史中国裙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众所周知,在远古时代,先民用树叶或兽皮连在一起御寒,成为裙子的雏形。 相传四千多年前,黄帝建立了“上衣下裳”制度,规定不同身份的人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当时的“裳”就是裙子。河南安阳出土的塑像头戴平帽、平领、平裙、腰带、尖鞋。它大致反映了商代服饰的情

  • 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是谁 (中国遗传学之父谈家桢说养生)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遗传学之父”100岁谈家桢养生秘诀:这5条,越早知道越好一、有一个人,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星星上”,他就是谈家桢先生。他是国际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不仅硕果累累,而且桃李满天下。谈家桢寿高100岁,自然有一套自己的“养生体系”,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长寿秘诀”。鲐背之年,谈家桢接受记

  • 女航天员都有谁(中国最厉害的两位女性航天员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航天员,女性,介绍,厉害,中国

    中国最厉害的两位女性航天员,王亚平和刘洋,谁有可能提前晋升航天梦,一直是我国努力的目标,我国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那一幕美好的画面仿佛栩栩如生映入眼帘。今非昔比,我国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把真正的嫦娥送上了太空,而且来去自如,彰显了我国在太空领域的大国地位。目前我国已经有十三位航天员上过太空,其中

  • 水浒传孙二娘扮演者是谁(女演员梁丽53岁高颜值身材好)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颜值,扮演者,梁丽,演员,二娘,身材,53,水浒传

    《水浒传》孙二娘演员曝近况,高颜值身材好,53岁单身憧憬爱情现如今各种“换汤不换药”的泡沫剧扎推,让观众们更加怀念那些老剧。老版《水浒传》和《神医喜来乐》就是数一数二的经典之作。剧中的人物虽多,但个性鲜明,演员对于角色的塑造也很成功。比如女演员梁丽,她在《水浒传》中饰演的“母夜叉”孙二娘,以及在《神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的故事寓意(看完后人生豁然开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豁然开朗,寓意,国王,安排,人生,故事,一切

    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看完这个故事,人生豁然开朗从前有个国王非常喜欢打猎,有一次他在打猎时,不小心被老虎咬掉了一截小指,国王不开心了好一段日子!有一天,身边的一位大臣劝解道,陛下您少了一截小指,总比丢了性命强多了,想开一些,这些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国王听了气不打一处来,心想你这不是明摆着说风凉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