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姬昌的大儿子为啥叫伯邑考(周文王姬昌之长子原名叫姬考)

姬昌的大儿子为啥叫伯邑考(周文王姬昌之长子原名叫姬考)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045 更新时间:2024/1/15 4:59:46

周武王伐纣成功后,在宗庙举行了盛大的告祭仪式,“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维告殷罪”,把自古公亶父以来为周王朝建立打下基础的历代先祖都告祭了一遍。

但这里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角色:邑考。

邑考,也就是传世文献中的伯邑考。伯,是老大的意思。《史记》曾有记载: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这段记载是说,伯邑考是周文王的嫡长子,与周武王一样都是正妻所出,只不过周文王废长立幼,立了二子发为太子,并且长子伯邑考死在了周文王前头。

伯邑考被周武王列入了宗庙祭祀的行列,说明他生前也为克商立下了功劳。那么伯邑考究竟做了什么呢?这不免让我们联想到商末周初的一桩“惨案”。

《帝王世纪》记载:文王长子叫伯邑考,给纣王当御手,纣王听信谗言将伯邑考杀害做成了肉羹,还赐给周文王食用,结果周文王毫不怀疑地当场吃掉。

纣王大喜,说“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尙不知也”。这段记载后来经过《封神演义》的采纳传说,变得家喻户晓。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身为长子的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质时被冤杀,的确值得位列宗庙,受后人祭祀。

但问题就出在这个奇怪的称呼上。

姬是周朝的国姓,按照现代姓加名的称呼方式,我们可以把文王的众多儿子叫做:姬发、姬旦、姬鲜,以此类推,长子应该叫姬邑考。

按照长幼顺序叫,则应该是伯邑考、仲发、叔鲜,直到最小的叫季载。

当然,文献中是没有这种叫法的。先秦时的称呼方式往往是封地(官职)加私名,比如管叔鲜、蔡叔度等等,二子姬发因为称王,所以叫“武王发”。

不论哪种称呼构成方式,“伯邑考”都显得格格不入。

比如周武王姬发名字的含义是射发,管叔鲜名字的含义是美,周公旦名字的含义是明日初升,周文王众多儿子的名字都寄托了某种美好的寓意。

但伯邑考三个字却带着一股“死人气息”。

《礼记》有明言:“生曰父,死曰考”,“考”是对亡故人的尊称。而邑则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国或封地,二是通冤读音。伯邑考翻译过来就是死去的父兄或冤死的老大。

显然,这绝非是一个人活着时候的称呼。说纣王烹杀文王长子,毫无疑问属于后世追记,所以才有了用死后尊谥来指代当事人的情况。

史书能够详细记下伯邑考被杀的诸多细节,却唯独没有记下其真实名字,这显然有点反常。

更让人费解的是,周武王克殷后,同母兄弟八人皆有封地,甚至就连大禹的后裔东楼公、纣王之子武庚都有了封地,唯独这位嫡长子“其后不知所封”。

伯邑考成了无名、无封地、无后的“三无”人士,是商末周初结局最“神秘”的人物。

而《清华简》的出现,则直接引发了清华北大两座高等学府关于伯邑考的“硬刚”。

《清华简》全称叫《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是清华大学从境外抢救回来的一批战国楚简。

经过多年整理释读,清华大学在2011年出版了第一部分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一篇叫《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

清华大学认为,这篇内容与传世文献《尚书》中的《金縢》大致吻合,是《金縢》篇的战国写本。

北京大学教授率先提出质疑。因为《清华简》中的《金縢》出现了这样一句:“就后武王陟,成王犹幼在位,管叔及其群兄弟乃流言于邦。”

而《尚书》中的《金縢》则是这样记载的:“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

两者最大的差别是《清华简》多了一个“兄”字。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管叔因不满周公摄政,散布政治流言。

但管叔是文王第三子,其上分别有伯邑考和武王发,武王发已死,那么《清华简》的意思就是指管叔和大哥伯邑考等众兄弟散布对周公的流言。

这显然颠覆了伯邑考死于武王继位之前的既有认知。

对此,清华大学坚持《清华简·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是战国竹简的真实性,并为“群兄弟”作了一条注:“群兄弟,今本作‘群弟’”,同时删掉了“伯邑考既已前卒矣”的内容。

但北大历史系教授房德邻却连撰两文,直指清华注释错误,认为《清华简·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是今人的伪作,是模仿《尚书·金縢》中“周公欲代武王死”的故事,写成的“周公欲践天子位”故事。

显然,清北硬刚的一个焦点,就是伯邑考究竟死于何时。

如果《清华简》记载为真,则伯邑考并未早死,而是活到了成王继位。

昔日周文王因“唯发、旦贤”的理由废长立幼,那么以前太子身份活到成王年代的伯邑考,也就有了和管叔一同反对周公的理由。

按照这条脉络,伯邑考嫡长子的身份对成王和周公威胁显然最大,在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伯邑考被“冷”处理,成了无名无封无后的“三无”人士也就不难理解。

2.如果《清华简》的记载为伪造,那么伯邑考的确在周文王时代就已去世(至于他是病死还是真的死于纣王之后,我们在这里不作赘述),已经早亡的人就不可能在武王死后和他的三个弟弟一起制造周公的流言。

如此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如北大教授房德邻所言,《清华简·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是窜改《金縢》而成的伪作,混入了战国简当中,自然也就没有了学术价值。

个人认为,《清华简》提到的伯邑考与管叔编造周公流言的内容属于孤证,无论是《史记》还是《逸周书》均提到了伯邑考早亡。

甚至有学者考证伯邑考是刚出生时就被周文王以“杀首子习俗”给吃掉了,所以才没有留下真名,只有伯邑考这个奇特的代称流传后世。

更多文章

  • 宋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宋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背景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朝代,特点,时代,背景,宋朝,宋代,怎样,一个

    葱泼兔、金丝肚、煎鹌子、生炒肺、烧蛤蜊……小酒一端、惬意无限。这场景,熟悉吧?是元旦家人聚会?还是中秋大宴宾客?都不是,这是宋代《东京梦华录》记录的一个场景。在宋代,此等场面不胜枚举,吃者云集、遍地奢华:“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相互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 简单解释苛政猛于虎的意思(苛政猛于虎的故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苛政,简介,意思,解释,故事,简单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苛 政 猛 于 虎这是啥意思呢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猛,还要可怕。这个怎么用呢苛政猛于虎,如果再这样压迫人民,人民可要反抗了!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成语故事叫做苛政猛于虎,政是政治的意思。苛政就是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

  • 侯天来演的电视剧大全(国家一级演员侯天来演过的经典配角)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侯天,配角,经典,电视剧,大全,演员,国家,一级

    “坏人专业户”国家一级演员侯天来,演过非常多的经典配角,在《人民的名义》里出演了几分钟就引起了巨大的关注。那句“你看这是我么”“我也想多学一门外语”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讨论,侯总真是把“坏人”演到了极致,推荐几部侯天来参与的电视剧作品。 侯天来饰演的周刊主编汪显声外表看起来温文尔雅,实则是一个

  • 慈宁宫是谁住的(孝庄死后慈宁宫为何无人敢住)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慈宁宫,孝庄,为何

    孝庄去世后,太后居所慈宁宫就空出来了,那之后的太后都住哪呢?现代人对历史的认知很多时候都是来自影视剧,尤其是一些宫斗的古装剧深受大众欢迎,不过这些剧都是仅供娱乐,并不是正剧,很多剧情并不考究,是违背历史事实的。清朝的皇太后都住在慈宁宫就是影视剧带给人们的误导之一,确实许多清宫剧都是这么演绎的,譬如不

  • 春宵是什么意思啊(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最佳注解)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宵,千金,注解,意思,一刻,什么,最佳

    苏轼很冷门的一首春天词,堪称“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最佳注解苏轼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被世人误解了千年。其实他原本没那意思,“春宵”一词就是字面意思,是说春天的晚上时光非常短暂、非常宝贵,后面还跟着一句“花有清香月有阴”,用以形容春夜的美好。跟后来人所延伸的洞房花烛夜没啥关系。但尽管花儿有清香月儿影影

  • 张欣的个人资料简介(张欣是什么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欣,简介,资料,人物,个人,什么

    每年从中国捞金16亿,转身去给美国捐款6亿。看到这句话,很多人心里除了想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外,还感觉到了一种揪心的寒心。毕竟,作为一名中华儿女,在中华大地上,还有不少山区的学生上不起学,还有的地方正遭受着灾难。如果把6亿捐给这些苦难的同胞们,她们就能脱离苦难,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这个人从中国每年捞

  • 长歌行汉乐府翻译及注释(长歌行汉乐府意思与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乐府,长歌行汉,赏析,意思,翻译,注释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听说过这句格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每个人从小就要努力学习各种知识,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不至于到年老时后悔伤悲。但是,这句格言出自何处?有些人——比如我就不知道。看了这首《汉乐府长歌行》才知出处原来在这里。并且这首汉代诗还非常优美

  • 王之涣的8首诗介绍(关于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经典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之涣,边塞,诗词,经典,诗人,介绍,著名,唐朝,关于

    王之涣(688年—742年),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字季凌,出生于当时的名门望族“太原王家”,后随家人迁至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妻子是衡水县令的三女儿。传世作品仅有六首,皆为精品。《登鹳雀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

  • 汉朝多少年(刘邦西汉和刘秀东汉各自建立多长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刘秀东,刘邦,建立,汉朝,西汉,时间,各自,多少

    汉朝历史一共多少年?刘邦的西汉和刘秀的东汉 各自多长时间以王莽篡汉为分界线,汉朝被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朝代,历史上又称为前汉和后汉,西汉,又以刘邦正式称帝为分界线,分为汉王时期和汉朝时期,两个部分。秦三年,公元前二百零七年八月,刘邦攻破武关进入秦国,冬十月,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十一月,刘邦在关中召集各

  • 龚自珍号什么(三百年来第一流龚自珍的称号和代表作)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龚自珍,称号,代表作,三百,第一流,什么

    “三百年来第一流”——龚自珍自南宋灭亡,蒙古入主中原后,诗的发展进入了历史低谷期。有元一代的诗纤弱,终明一朝的诗狭隘,而异军突起的清代诗坛却抗起了学唐学宋求创新的旗帜,企图改变这种颓势。如果人们要细数清代三百年间里的大诗人,那么首推的就一定是龚自珍。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出生于杭州马坡巷一个官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