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谁来说说贵州布依族的历史?

谁来说说贵州布依族的历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65 更新时间:2024/3/10 17:01:41

布依族,现有2545059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

布依族地区山青水秀,自然风光多姿多彩。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贵阳花溪、安顺“龙宫”溶洞、盘江铁索桥等十几处旅游景点,每年迎接成千上万的游客。除旅游资源外,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也很丰富。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值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红水河流域还是中国重要林区之一。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没有本民族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布依文,但未能普遍推广,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

布依族居住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看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房)式的石板房。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可一层层揭开的薄厚基本均匀的平整的大石板。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5至6米高;以石板盖顶,风雨不透。总之,除檩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钵都是石头凿的。一切都朴实厚重,固若金汤,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布依族建造房屋有很多讲究。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择依山傍水处作宅基,不仅要背靠青山,而且要面朝碧峰。靠山最好是“卧狮拱卫”、“青龙环护”、“贵人坐椅”等山势;向山要选“二龙抢宝”、“双龙戏珠”、“万马归槽”、“寿星高照”等形态。好在布依族地区多为石灰岩山地,这种苍山翠岭并不难寻。起房造屋要选吉日,吉日前一个月请木匠破料做房架。竖房架的吉日要供祭鲁班师傅。房架竖好,岳父家送来大梁,大梁上拴有红绸扎的大花朵,并有乐队和舞狮队鸣鞭炮伴送。上梁时又要举行歌舞祭礼和宴饮。最后是接祖宗牌位和灶神(炭火)到新居。建新房的整个过程,在布依族村寨里都充满喜庆与互助的气氛。布依族居住的石板房

布依族的蜡染久负盛名。早在宋代,就有贵州惠水特产蜡染布的记载。清代史书上所说的“青龙布”,就是蜡染布,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学习蜡染技术。先把蜜蜡加热熔为蜡汁,然后用三角形的铜制蜡刀轻蘸蜡汁,在自织的白布上精心描绘各种漂亮生动的图案,再放入蓝靛缸中渍染成蓝色或浅蓝色,最后将布入锅煮掉蜜蜡,捞出后到河水中反复荡涤晾干,就成独具特色的蜡染工艺品。

做成的蜡染布料,图案丰厚朴实,绘画活泼豪放,并呈出独有的龟纹(亦称小波纹),具有机器所不能代替的艺术效果。

不同地区的蜡染艺术有不同的风格:有的爱以花、鸟、虫、鱼作蜡染图案,构图大胆,形象生动;有的却以结构严谨、线条细腻为特点;有的取材于龙爪花和茨藜花,色调粗犷明快……蜡染艺术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也丰富了中外妇女的衣着。

近年来贵州还建了些蜡染厂,有专门的美工设计师创作绘制出新的图案。各种人物、动物的形象更为丰富,而且色彩也趋于多样化。

蜡染布多作妇女头巾、衣裙、围腰、被面、门帘、窗帘之用。有些工艺水平较高,图案非常新奇精美的,也被当作艺术壁挂来装饰居室客厅及宾馆饭店。布依族妇女还在蜡染衣裙上再加刺绣更加风采迷人。

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体,古朴典雅。

布依族的戏剧有布依戏、地戏、花灯戏等。其中布依戏流传最广,已有200多年历史。每个戏班30多人,演员有生、旦、丑、大、武将等分工。伴奏有锣、鼓钹、二胡、月琴、箫、笛、木鱼等。以布依语演唱,以汉语道白对话。剧目有本民族传说故事和移植汉族传统剧目两类。

地戏因在平地演出,不需塔台设景而得名。民间传说地戏是向其他兄弟民族学来的。戏班都是农民业余组成,一般以村寨为单位。能组织起戏班,并在农闲节日里走村串寨演出,是生活富足的表现,所以群众很支持。演出时演员着戏装,戴面具于额部,面具下垂一块黑纱布遮住脸。武将头插野鸡翎,背戴背靠和小旗。面具以杨木雕成,着色画成各种人物脸谱,有胡须的人物还装上胡须髯口,形象十分生动逼真。有打击乐和管弦乐伴奏。剧目题材多取自《说唐》、《岳飞传》、《杨家将》等历史小说故事。用布依语演唱。有关专家学者认为地戏起源于古代的“傩”,是戏剧艺术的“活化石”。

每当布依戏和地戏演出时,观众拥满场地周围的空地山坡,足见其被群众喜闻乐见的程度。

查白歌节

布依族节日较多,其中多数是在山坡林间欢聚交友,歌舞游戏,谈情说爱。

查白歌节是贵州兴义地区布依族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届时有周围10多个县乃至云南、广西的各族群众数万人参加,规模可谓盛大。关于节日的来历,传说是古代这里有对青年,男的叫查郎,女的叫白妹,俩人早有爱慕之心。某日,白妹在山上砍柴,险遭猛虎袭击,查郎射杀老虎,二人确立爱情。山官垂涎白妹如花似玉的容貌,但威逼利诱皆告失败,于是害死查郎,抢走白妹。白妹放火烧毁山官宅第,并投火殉情。群众为纪念他们,把当地寨名改叫查白寨,把白妹殉情的日子定为节日,把查郎射杀老虎的地方当作歌场。

节前各家拆洗衣服被帐,挂满村寨前后,象征白云缭绕,取意干干净净,清清白白。节日里扶老携幼,成群结队,赶往查白寨周围。年轻人不仅盛装英姿,而且带着定情信物,跃跃欲试,盼望得到查郎与白妹那种忠贞不渝的爱情。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赛歌,白天在歌场赛,晚上到住户的院里或屋中唱,主人供给“花米饭”(染成五色的糯米饭)和“茶水”(实际上是米酒,布依人习惯以酒代茶待客)。认亲访友,吃汤锅。传说汤锅起源于炖吃查郎射死的老虎,后来是虎骨炖牛肉汤,现在多以山泉水大锅炖猪肉、狗肉代替。近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节日游乐外,还增加了旅游购物的内容。总之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过了今年,又盼来年。

主食多以大米为主。民间喜欢用一种专门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饭。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味的主食。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是布依人喜欢的食品。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荤菜中,狗肉、狗灌肠和牛肉汤锅为上肴。在宰猪时布依族习惯在血盆中先放一些盐,然后与猪血一起搅动,凝固后把葱花、佐料,加肉末下水烧汤,与猪血一起煮,称为“活血”,作为待客的最好菜肴。贵州的布依族若遇婚丧嫁娶,喜用黄牛作菜。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特别是居住在云南的布依族,善作米线、饵块、豌豆粉、米凉糕等。

除了丰富的民族节日外,布依族的另一道风景就是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石头寨。在距离黄果树大瀑布3公里的布依水乡石头寨,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白屋、竹林、绿水。那里的布依人以石片当瓦、石条当柱、石块当砖、石礅当凳。石栏杆、石窗、石桌、石磨、石路、石拱桥……无一不用石,这里的布依人,祖祖辈辈以石为伴,布依人家独有的石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站在“石头世界”里,还可以欣赏到另一道风景:布依蜡染。蜡染,古时候称为蜡颉。它的制作方法是用蜡刀蘸上蜡液,在白布上画出纹饰,然后将画好的布放进靛蓝缸内染色。经过多次漂染,没有蜡的地方就变成蓝色或青色,涂有蜡的地方仍然呈现白色,各种美丽的图案也就显现出来了。

布依的美用文字是难以表达的,布依文化的魅力更不是一篇小小的文章能承载得了的,只有当你的双脚踏在布依山寨的石板路上时,你才能体味到什么是无法抵抗的诱惑力。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丁宝桢是怎样的一位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丁宝桢,是清朝晚期可与曾国藩、左宗棠齐名的大功臣。当然,他还以贵州人的身份,发明了一道著名的川菜:宫爆鸡丁(原名:宫保鸡丁,宫保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总结起来讲,丁宝桢先生,是一个上马能杀敌,下马会种田;执笔能写文,拧勺能做菜的大人物。图片来自网络第一,他清廉正直,不畏权贵连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监安德海

  • 商鞅的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最近正好在研究战国史,我来说一个商鞅早年的故事。同事也好、朋友也好,少不了一起做事,就算找到可以依靠的上司,可也要看清楚他是什么样的人。商鞅的这位上司就十分不靠谱。商鞅是一个改变大秦的政治家,他是战国时期卫国的贵族,是周朝后裔。从小,商鞅就努力好学,尤其对刑法律令有独特的兴趣。长大后,商鞅跟随魏国相

  • 读一本历史人物传记,创立所选人物生平人事记录表,简单阐述所选历史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人物传记读后感之读《居里夫人传》有感居里夫人,一个感动了全世界的名字。她朴实的身影,深深地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所铭记;她激人奋进的故事,也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传颂。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

  • 说出大家每个人心中最喜欢或者最敬佩的历史人物,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最敬佩最敬仰的人是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无须再多的回答“为什么”,看看毛主席纪念堂的人流、看看韶山冲的人流,便能说明一切。毛主席大公无私,心中始终装着人民,与人民心连心。我们现在都还享受着毛主席的福荫,美国再霸凌,他也惧怕中国人民毛泽东思想化。毛泽东思想才是真正的战无不胜的核武器。【回答原创】中国人

  • 茂名这座城市名字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纪念仙人潘茂名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底蕴和发展历程。比如城市名称的来历也是各有理由。茂名也是一样有其独特的历史和如画的风景。茂名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北接广西,南部面临南海。那么茂名这座城市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茂名是一座因人而取名,向海而兴的城市。说茂名“因人而名”,有双重含义。一是茂名之“名

  • 乐不思蜀出自哪个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指的是刘禅,是蜀汉末代皇帝,小名阿斗,是汉昭烈帝刘备之子。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例句:1、眼前景色如此优美,我都有点乐不思蜀,不想回去了。2、有的人一到城里,很快沉迷于五光十色中,乐不思蜀,早忘故乡事了。3、你到了外国

  • 金华历史上是有过地震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全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了金华曾有两次地震的经历,分别是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二月至七月的数次地震和清朝康熙七年(1668)四月的地震。金华的两次地震,都是在全国大范围的地震后才波及到的,且没有导致严重灾害的记载,应属震级较低的地震。虽然,金华在历史上经历了这两次地震,但均未因此造成严重的灾害

  • 想知道:你喜欢听故事吗?喜欢听什么类型的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我喜欢听故事,收音机里的讲故事栏目我都很喜欢。我特别喜欢听职场故事、情感故事、官场商场故事。喜欢听职场故事的原因是:跟我的生活比较贴近,有时候自己职场中处理不好的事情,也许能够从故事中得到启发。喜欢听情感故事的原因:我喜欢关注别人内心的感情世界,所以喜欢情感类故事,情感类故事总是将人物内心表现的很细

  • 关于茂名市文化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茂名市的历史是从1958年的油页岩工矿区开始。现高州市的历史是旧茂名县历史的沿续。据历史记载,茂名秦朝时分属象郡和南海郡,隋朝时设置茂名县。1959年设立茂名市,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茂南区、茂港区和电白县,并代管高州市、化州市和信宜市。茂名在距今45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就有土著民族在繁衍

  • 世界历史上,在多个方面都取得过成就的名人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上,多方面取得过成就的名人,应该是我国的毛泽东主席。毛主席是世界历史上取得过成就最多,取得“家”字称号最多的名气最大的伟人。围绕“家”字称号取得过成就,不仅改变和影响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改变和影响了世界的重大变化,并且还将延续不断地产生影响。毛主席是思想家、理论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