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祥子这个人物出自老舍的作品《骆驼祥子》。他是一个破产青年,来到北平,靠拉车为生,善良正直,富有责任心和同情心。他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着一颗上进心,其中最集中表现是在他为了追求生活的理想,买了一辆洋车。他积极上进,想成为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经过三年的奋斗,祥子如愿以偿,最终买了车。可惜好景不长,先是在一次军阀混乱中,祥子连人带车被带走,面对这一打击,祥子不放弃,又重新买了一辆车,不料又被孙侦探敲诈一空,恰在这时,一切都是命运作弄人,被引诱和虎妞结婚,最终因虎妞难产死去,又卖掉了洋车,从此祥子开始堕落。
一个积极的青年失去了往昔的顽强,从此吃喝嫖赌,谋财害命,几乎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人。昔日“体面的,要强,好梦想的,利己的,健壮的,”祥子成了“自私、冷漠、堕落,不幸社会的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祥子是一个浸透了血泪的悲剧。
祥子在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比如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自暴自弃,在把握自己上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在虎妞影响下,他的生活态度的某些改变,是他走向深渊的原因之一。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它真实地展现了一个不该被毁灭者的灭亡全过程,是具有典型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这是这部作品在艺术上取得主要成就。祥子作为主人公,是作者笔墨最多的人物。他的经历与近代中国因农村破产而成批涌入城市的赤贫农民相似。
关于民国名人的自传
也可以去看老蒋的日记啊,我也挺喜欢近代史的,尤其是抗战史,不过我同学们都不理解。
中国历史名人小传800到1000字左右
享誉巴蜀的诗书画家——龚晴皋
龚晴皋(1755--1831),名有融,字晴皋,号绥山樵子,别号拙老人、避俗老人等。重庆巴县人。家学渊源,祖父辈均举人而进士。龚父善书,学王、欧,对龚影响不小。龚晴皋自幼聪颖勤读,二十四岁中举,在中举后的三十余年屡次京试不第,不得已只好以教书和做幕僚为生,直至嘉庆十七年方在“大挑选”中任山西崞县知县。后因开罪于抚军,只好辞官还乡,潜心书画艺术。
也许是宦途上的不顺,龚晴皋的书画有一股古拙、苦涩的味道,同时又有激越,直抒胸臆的大格局,笔力雄迈,天趣横生。龚晴皋在京会试期间得识成亲王,成亲王对他的书法大为赞赏,上行下效,一时有家无晴皋字,必是俗家人之谓。但这只是辉煌一时。倒是近几十年更受书坛人士的关注。
龚氏书法亦学王、欧,出于家学,但后来他又取法碑书,郭尚先评其书“作大字纵横有奇气,当其合作,往往似通明鹤铭”,可以说龚书是碑帖交融的产物。
龚晴皋书法创作最旺盛的时期为1810年至1830年,是书法理论家阮元提出“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的时期。龚晴皋正是这北风南渡转换关口的一位重要的书家。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龚晴皋都喜欢删繁就简,笔墨纵横大气,他有诗句说“我书奇丑无娇态,”,他勇敢地实践傅山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四毋”主张,引导人们把书法推向遒劲硬朗、任性恣情的艺术境界。
最能代表晴皋书风的是他的大字行书。由于他注重楷书基本功的练习,又常以竹竿逆流画水以定腕力,故其气质奔放,善铺毫,善圆起方收之笔势,疏密有致之布局。他的行楷,时参以草书,中锋中取篆意。他还非常讲究用墨,常以浓墨、淡墨湿笔和枯笔作书,能做到浓墨不滞,淡不伤神,枯而滋润。用笔的枯湿急缓配置,确实别具一格,耐读耐摹。最富灵气的是他的稚拙之书,俗称“孩儿体”,它将傅山谓之为“拙、丑、支离、直率”的诸元素融铸为一体,集古朴、天真、力度、抒情的美感为一炉,给人以动态美的享受与启发。龚晴皋是文人,我们从他的某些书作中可以感受到晋、唐以及明代文人书法的影子。他又能吸收原始书法及民间书法的营养,从而形成了自己格局宏大、韵味醇厚、天趣盎然的书风。
晴皋的书法作品有卷、联、屏、轴、横披,一般篇幅都较大。书体有楷、行、草,以行书为最常见,传世佳作多为行书。他当年突破旧的书法教条,达到新的艺术境界,书“我”之真性,写“我”之真貌,创“我”之真体,为中国书坛和巴渝文化留下了一笔极丰厚的遗产。
晴皋以诗、书、画饮誉重庆、四川一带,书画纵横恣肆,雄奇壮阔,极具抒情性,有《退溪诗集》传世。《巴县志》称他为“县三百年来极高逸文艺之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