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约法三章》是指哪一位历史人物

《约法三章》是指哪一位历史人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76 更新时间:2024/1/25 5:45:35

解释约:商议确定;法:法律。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指的是汉高祖刘邦

约法三章因材施教的故事与哪位名人有关

因材施教和孔子有关;约法三章和刘邦有关。因材施教: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约法三章: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史记高祖本纪故事之约法三章原文

约法三章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从约法三章和火烧宫室,比较刘邦项羽的性格差异

刘邦虽约法三章,却不能说他就是个仁义之辈。历史读多了,就会发现,刘邦此人毫不客气地说,就是个混混。在与吕稚结婚前,就已与一寡妇生下长子刘肥。刘邦本身的能力不高,却胜在用人。韩信、张良均为其所用,不得不说是高明。但是卸磨杀驴在他身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心寒。约法三章是他用来收买人心的方法,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刘邦在咸阳时是夜夜笙歌。就此来说,项羽是比较直爽的,爱憎分明,容易被自己的负面情绪掌控自己,这也是他最后在秦汉之争失利的原因。刘邦赢了一个好名声,什么宅心仁厚云云的,却也只是虚名。若是真的,又怎会在逃难时把一双儿女一次次的踹下车,以求保命?谁对百姓有利,百姓就维护谁,不是吗?但即使是假的,也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项羽要甘拜下风。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胸有成竹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胸有成竹,比喻熟练有把握。“胸有成竹”和“心中有数”都是“心中已有打算”的意思。但“胸有成竹”偏重于事前对问题已有全面的考虑和解决办法,或者因心中有了主意而办事神态镇定、沉着;“心中有数”偏重于对客观情况已有所了解,十分有把握。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

  • 请说说下面三个成语的出处,各与哪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关?通过这三个故事,你认为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入木三分:王羲之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渐入佳境:顾恺之悬梁刺股: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汉朝人孙敬,字文宝,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

  • 入木三分的作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入分三分讲的是王羲之。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苍劲有力,也比喻分析问题见解很深刻。《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吧

  • 当你收入为零,还欠外债,这时候最应该做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我在2013年的时候负债300w,我用了3年时间成功上岸后再度创业。希望我的经历可以帮到你!先说一句重点:男人在落魄之时首先要能果断放下男女之情!那一年,我30岁,也就是所谓的立而之年,但对我来说却是灾难年。因为高负债导致资产全无,婚姻破裂。我最初创业于25岁的时候,那时候的电商刚刚兴起不久。因为之

  • 中国近代名人轶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齐白石没出名之前,到北京卖画,但是生意极不好,自己苦闷之极。陈师曾看过他的画教导说:“画吾自画自合古”,于是白石醒悟,此后精进,声名达于中外。当陈师曾去世的时候,白石感慨:“微师曾,无我今日之名。”陈师曾和齐白石性格决然不同,陈以书画赠人,从来不考虑自己的画价值几何,性情所至,随手而赠。但齐白石鬻画

  • 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苻坚。苻坚草木皆兵的典故出自一场著名的战役,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堪称以少胜多战役中的典范,淝水之战中前秦九十万军队还是败给了东晋八万精兵,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跟苻坚草木皆兵,自己吓自己有关。草木皆兵古诗典故草木皆兵的典故最早见于《晋书.苻坚载记》。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以势如

  • 曾经与未来之王800字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曾经与未来之王曾经与未来之王也称「永恒之王」,共为四部曲,改编自15世纪马洛理爵士的长篇传奇小说《亚瑟之死》。首部曲为《石中剑》,描述亚瑟王少年时代到成为国王的故事。亚瑟是艾克特爵士的养子,和爵士的嫡子,也是爵位继承人凯伊一块儿长大。故事始於艾克特爵士想帮凯伊和亚瑟找位家庭教师,某日凯伊和亚瑟出游放

  • 求一篇两千字左右,近现代史人物传记的读后感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读《曾国藩传》有感近日读《曾国藩传》颇有感触,特别是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精神很是佩服,我觉得此种精神可用“呆子”哲学来形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思之为当今中国少有之精神,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被认为是百无一用的呆子,但是我认为只有先做呆子才能之后做聪明人。一位日本

  • 简述《史记》人物传记的思想性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史记》的人物传记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历史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史记》描写人物多,范围广,形神兼备,大多具有典型性。其塑造人物形象,善于准确捕捉历史人物的特征和精心选材,善于通过矛盾冲突描写、虚实相生手法、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比映衬等来刻划人物。(2)叙事和场面描写悲壮慷慨,诙谐

  • 商鞅,谁的成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一、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大变革时期,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为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二、商鞅变法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三、商鞅确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正确的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取信于民。商鞅变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