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生产队时期,没有电视手机,空闲时间你看过哪些至今难忘的小人书?

生产队时期,没有电视手机,空闲时间你看过哪些至今难忘的小人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141 更新时间:2024/4/13 4:03:19

生产队时期,没电视手机,空闲时间看过的小人书大布分是一些赞扬革命先烈、革命老前辈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的小人书,《赵一曼》《刘胡兰》《小英雄雨来》《二小》……等还有好些都叫不上名字的小人书!这些小人书的故事感人,看的次数也多,所以至今难忘!

生产队时期,没有电视,但我能看到的小人书可算不少,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女娲补天》,封神榜》《叶公好龙》,小兵张嘎》,鸡信》…数不胜数。都是连环小图书,上面配图,下面字介绍,一看就懂。→→为什么能得到如此丰富的小人书?有两种途径。其一,读初小时,学校办在村祠堂,离家仅距离不到十米。学校有个图书室,摆有两张方桌,上面摆满各式各样的图书。那是五十年代未六十年代初。当时学校只有教师(一对夫妻)两人,管理很不错,很懂调动学生积极性。选有五名图书管理员,管理很到位。除此以外,几乎每名学生都给你挂个衔头,除了各种长,还有各种员,管理员,监督员,验收员,报告员,…让每名学生都有责任感。所以图书室管理很好。离家近,我一有空就跑去看。其二,那时还小,没有任何负担,除了读书,回家放牛,心里想的就是找玩找吃。学校放寒暑假,老师夫妻回城居住,学校锁门。那时,我虽然读二年级,有些小人书只是读起来一知半解。然而,好象我天生与书结缘,没有小人书真的受不了。办法总是有的,我村群山环抱,柴草村木特别多而茂盛。我利用放牛之机,拾树干枝或砍些树枝,晒干后挑到城里去买钱。街道上,最适合我玩的是两种,一种是打钉子枪,打中响炮不收钱,打不中一枪收一分。另一种是地摊上摆放小人书,看完一本收一分。有时看到差不多天黑了,要收摊了,摊主提议,交足此书本钱,可以带回家看,归还时退钱给你,借看一天收两分。如果我连续挑了几趟树枝去卖,有时就够钱租几本回家,骑在牛背上,牛吃草,我看小人书,不亦乐乎。→→记得当时北大街有两摊小人书及风钉枪摊,我是他们的常客。我村离城五公里路,每到寒暑假,我是他们的常客。

见识是农民最大的阻碍,你认同吗?

见识是农民最大的阻碍,你认同吗?

我非常认同。

我想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个农民本身发生的故事。

通过这个真实的故事,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见识对农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农民有见识,发展就快,赚钱的门路就多。没有见识,就迈不开双脚,闯不天下。同等的条件有见识和没有见识,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村有个农民小伙子,在村子里也算是个精明人,很早就开始做买卖,在村子里第一个用上了“大哥大”。

可在当初,干过的买卖一个接着一个,别人干的,他也干,别人不干的,他还干,就是没有赚钱的。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陪同一个朋友下江南,到浙江走了一圈,在浙江农村看到农民了的发展,思维立刻发生了变化。

那个时候,在东北农村,农民只知道种植或养殖,要么就是到市场做点小买卖,要么就是搞点基建活,修修补补,靠小打小闹赚点小钱,很少有做工业项目的念头。那个时候,农村都是跟风跑,你干什么我也干什么,结果自己残害自己,一个产业,说垮台一下子就全都垮台。

见识多了,观念也就跟着变了。农民小伙子回到农村后,决定开个家庭制鞋厂。没有技术,直接到浙江请师傅,结果当年上马,当年纯收入20多万。那个时候的20多万,那可是真金白银。万元户都是牛逼户,20万那叫什么钱呀?

大家都知道,那个时候的皮鞋,都叫“礼拜天”鞋,只能穿一个礼拜,哪有什么真牛皮,全是假料对付,能不赚钱吗。

做起了真正的“买卖”后,接触的都是些能人,见识也就更多了,眼睛看得也更远了,这样的劣质鞋能有前途吗,鞋厂还没倒闭,就又开始寻求别的项目。

如果没有见识,一个农民,买卖正赚大钱的时候,还会想到项目储备吗?这都是从市场上见识到的。结果真就是照着想法来了,第三年就开始打假,鞋厂也就此下马。

当农民小伙子看到一个市级建筑公司,用的大理石是从外地购买的时候,自己就琢磨:那些大理石都是成品来的,到工地还要二次加工,工人费力,公司费钱。自己就决定上大理石项目。

自己购置了红外线加工设备,从外地购进毛坯料,按照工地需要加工成品,到工地直接安装。结果一上马,立刻招来了用户。如今一干就是20多年。接着又干起了钢管厂,现如今已经拥有几千万的资产。

见识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见识,就只能顺着一条道跑到黑,见识可以发人,可以激励人。农民多了见识,就多了心眼儿,就开阔眼了界。如今社会在日新月异,农民多长见识才会跟上发展的潮流。

我认同某些自以为是的人不如农民,你比如某些人认为汽车的污染没有自行车污染的厉害,底层人民不应该太富裕了,国家不应该发放高工资,应以底工资来招外国人投资,养猪污染空气,把教育,医疗,房价,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等等等等的奇谈怪论,我看普通农民是讲不如此底级别的话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初出茅庐与那个历史人物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典故】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羽、张飞对他不以为然。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敦领十万大军攻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怕众将不听我令,愿借主公印剑一用。刘备忙将印剑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开始集众点将。命关羽带一千人马埋伏在豫山,放过敌人先头部队,看到起火,迅速出击。张飞

  • 赵子龙的性格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姓名:赵云,字子龙(三国人物)籍贯[冀州]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容貌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官至镇东将军永昌亭侯谥曰顺平侯子女赵统赵广赵云-简明历史传记赵云开始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阪坂恶战中保护刘禅和甘夫人脱险。刘备西征时,赵云截江夺回了后主刘禅。后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攻打江阳、资中一带

  • 老舍自传100字以上500字以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学者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奖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奋读书,科学、哲学无所

  • 谁能推荐我一本关于历史人物传记或历史故事的书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名人传》非常经典《康熙》配套《乾隆》配套《雍正》配套《刘邦传》挺好看的《庄子。逍遥人生》这些都是经典的、非常好看、我们家就有书店应该有卖的也许有的绝迹了修鞋的老人。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一位修鞋老人,每当我走到上学的路上,他那瘦瘦的身躯,慈祥的面容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两年前,在我上学路的一棵高大的梧桐

  • 王安石的人物传记300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

  • 历史上三国的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讲魏蜀吴的。但是,三国演义加进了不少文学艺术。终极三国和三国志。三国演义都不一样。那是一部偶像剧,里面的内容都是乱来的。想了解三国,还是要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吕布(?-199年2月7日)百,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度古包头九原

  • 比较好看的名人传记有哪 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名人传》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名人传》罗曼.罗兰《三大师》斯蒂芬茨威格,《斯巴达克思》乔万尼奥里,〈拿破仑传〉叶维塔烈尔,《人类群星闪耀时(尤其推荐很好)》斯蒂芬茨威格法国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作传,经典之作。其他著名传记,

  • 扛鼎死亡的秦国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秦武王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姓,赵氏,名荡,亦称秦武烈王(《世本》)、秦悼武王(《秦记》),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秦武王生而有神力,自幼身高体壮,勇武好战,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乌获、

  • 多年阅读给你带来怎样的改变?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多年阅读给你带来怎样的改变?总结了一下,以我自身的经历,多年阅读带给我的改变,觉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读书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这种素质和修养的提升对于自己的生活、社交、工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对于工作的领悟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在写材料时素材处理和文字驾驭的能力,在交际中的素质素养

  • 写给中国历史人物的写一封有价值的信,500~600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敬爱的孙中山先生:你好吗?很高兴在书本中认识你。你的近况好吗?生活愉快吗?我很欣赏你,因为在你少年时候,已能明白到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态度和方法不好,更勇敢地恳求老师讲解课文的内容,我欣赏你这种勇於去求学问的精神,你真是不平凡啊!正是由於你的不平凡,最终排除万难,领导国人推翻满清政府,成为了我们的国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