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四面楚歌的主人公

成语四面楚歌的主人公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43 更新时间:2024/1/17 21:12:31

讲的是项羽,在乌江被困的故事《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四面楚歌的典故人物是谁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1、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西楚霸王项羽。2、这个历史典故,出自项羽和刘邦楚汉争霸中的垓下之战。当时韩信把项羽引到埋伏圈里围困起来。然后让人在包围圈外高唱楚歌,项羽的士兵因为思念家乡,军心涣散。项羽无奈突围,最后寡不敌众,自刎于乌江边上。

四面楚歌四面楚歌历史故事简要介绍

四面楚歌,作为一个经典的故事成语,最早出处是来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这里司马迁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了战争的情况,而四面皆楚歌则是真的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只是在后世运用中,四面楚歌的象征意义更广泛实用,形容处境艰难,孤立无援。

四面楚歌的典故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经过几次激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间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

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以酒解忧,自己吟了一首诗,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兮虞兮奈若何”。

意思是:“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歌数阙,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低着头一同哭泣。

唱完,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800余名骑士突围,最终只余下28人。他感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终自刎于江边,刘邦独揽天下。

扩展资料:

据史书考据,四面楚歌应该是刘邦旗下谋士张良出的计策,张良聪明异常,他本是儒家出身,便是好学广泛,熟读诸子百家,自然也对兵书有所涉猎,在垓下之战时,张良深知项羽的性格缺点,他推测出项羽的最后希望在于,重返江东,图谋再起。

于是他向刘邦进言,要攻心为上,让项羽不能逃回江东,自取灭亡对于自负自大的项羽来说,不是难事,于是,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策,让围困项羽的军队唱起了楚国的民歌,果然如张良所料,在听到四面传来楚国的民歌后,项羽以为江东已经被刘邦收服了,自知已经无力再图霸天下了。

项羽的雄心壮志在战役中也被打击的十分低落,再受到四面楚歌这一击,信心无存,心灰意冷,逃到乌江,面对江东就是自已的家乡,更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提剑自刎,一代枭雄就这样被四面楚歌的攻心计打败了。

所以说,信心对于一个人很重要,要打击一个人最有力的伤害,莫过于打击他的信心,张良是深知此道,而对于自负甚高的性格更是好用,项羽就是典型的例子。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求一篇中国近现代人物传记读后感,1500-3000字,即用!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读《曾国藩传》有感近日读《曾国藩传》颇有感触,特别是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精神很是佩服,我觉得此种精神可用“呆子”哲学来形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思之为当今中国少有之精神,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被认为是百无一用的呆子,但是我认为只有先做呆子才能之后做聪明人。一位日本

  • 史记中的人物简介,谁有?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吕不韦,战国末期人,商贾出身。因辅佐始皇登基有功,被始皇尊称为仲父,任秦国相国,一时权倾朝野,府中食客三千。为了给自己留名,他让府中食客编著了一本《吕氏春秋》,这本书形式统一但内容多样,从而开创了杂家体例。后因寥霭一案他被兔去相职,遣散封地。怕其造反,始皇写了一封信严厉斥责吕不韦,受到威胁的吕不韦自

  • 深圳的城市史于公元纪年的那一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深圳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之前只是农村地区),所以深圳的城市史始于公元1980年读《曾国藩传》有感近日读《曾国藩传》颇有感触,特别是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精神很是佩服,我觉得此种精神可用“呆子”哲学来形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思之为当今中国少有之精神,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

  • 侯马孝义皮影的异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皮影又称“灯影”,属傀儡戏的一种,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最古老的戏曲之一,它产生于汉代,盛行于北宋,明清时得到空前的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侯马皮影戏演出的“影人”,初以素纸雕簇,后用驴皮、牛皮,经过硝制、刮平,根据戏中角色和衬景的设计,进行雕簇、敷色、熨平、装订、制作,演出时在表演艺人的操作

  • 三位磨砺中成长的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1、勾践卧薪尝胆越国兵败吴国于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只好“审辞厚礼”向吴求和,等待东山再起。勾践先用美女、金银珠宝贿赂吴王和众臣,还用妻子作人质,自己为吴王当马夫。勾践还为吴王送茶送饭,端屎端尿,终于赢得了吴王信任,得以被释放。勾践死里逃生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进贡吴国,一面聚兵训练。最后他率

  • 有关历史名人传记的论文,如果实在没有,光有开头和结尾,也可以的!!!谢谢,急求...老师布置的作业。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结尾贝多芬和海伦凯勒在生活中遭遇着不同的磨难,但他们却有着同样的精神--永不向命运屈服!这不仅让我敬佩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作为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社会的竞争更加的激烈,我们的功课越来越多,学习上的困难也随之增多,面对重重的困难与压力,我们是不是也需要这种精神呢?是!在遇到难题时,在学习成绩下降时

  • 李白人物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在大唐多若满天繁星的诗人中,李白是唯一被人们誉为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传奇的一生,豪放飘逸的诗风,确实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使我们一说起李白,就可以想见一个飘然不群的诗仙形象。其实自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起,李白的形象就定型了。然而这种定型化了的诗仙形象,也使人们与李

  • 有关“卧薪尝胆”的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原文吴既赦越,越王色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译文吴王既然赦免了越王,(让他回了越国,)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的思

  • 《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哪些当中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项羽是唯一个没有做皇帝用本纪的人)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一、《史记》的思想内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它主要以人物传记的体例再现了广阔的历史生活画面。

  • 卧薪尝胆的历史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卧薪尝胆的历史人物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原指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还,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卧薪事不知所出。后用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不敢安逸之典。相关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