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一辈子没有坐上什么特别大的官,最大的官职是太常博士,这一年柳永六十五,而刚刚坐上这个职务的第二年,柳永就退休了,可谓是真的屁股还没坐热乎就走了。所以追溯柳永的一生,柳永这一辈子困顿的原因,
柳永的称呼有哪些?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又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出身官宦世家,先世为中古士族河东柳氏,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代表作《煮海歌》《题中峰寺》《赠内臣孙可久》。
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因在家里排行第七,故称“柳七”,又曾任屯田员外郎,故称“柳郎中”或“柳屯田”。
他是北宋著名词人,早年常出入歌楼舞馆,应科举屡试不中,直到仁宗景元年(1034)才中进士。
柳永精通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名句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柳永为什么叫柳九?
《梦华录》中的柳九就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是第一个专心致力于歌词创作的人,他以“一生精力在是”,其毁誉枯皆与词息息相关,他用词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天赋,用词抒写自己的情感与遭际,也用词记录见闻感受甚至作为交游谋生的手段。因此,比之唐五代与北宋初期的词,柳词在内容上便有了很大的开拓。
他的词,不再是仅仅用以佐酒助兴,也不再囿于狭小的生活圈子,而是面向更广阔的天地,都市风光、湖山胜景、羁旅行役、咏物怀古、祝颂投赠、游宴赠记、相思相别、悼亡游仙在柳词中无所不有。柳词现存二百一十二首,描绘都市繁华、节日盛况及祝颂投赠之词约三十首,羁旅行役之词约七下首,男女情事及憎记之词八十多首,游冶饮宴及其他内容的约三十首。
柳永先生原名?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先世为中古士族河东柳氏,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