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负荆请罪的名人故事

负荆请罪的名人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669 更新时间:2024/2/3 2:10:01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的名字为后世所知,人们永远记着他们。这,就是名人。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负荆请罪的名人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负荆请罪的名人故事篇1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有一次,赵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智和勇敢,给赵国争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见赵国有这样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赵国了。赵王看蔺相如这么能干。就先封他为“大夫”,后封为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他想:我为赵国拚命打仗,功劳难道不如蔺相如吗?蔺相如光凭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地位倒比我还高!他越想越不服气,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是碰着蔺相如,要当面给他点儿难堪,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廉颇的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立刻吩咐自己手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手下的人,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以后,他自己坐车出门,只要听说廉颇打前面来了,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等廉颇过去了再走。

廉颇手下的人,看见上卿这么让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见了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们。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就跟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骂您,您反而躲着他,让着他,他越发不把您放在眼里啦!这么下去,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大伙儿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对呀!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

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这一番话,非常感动,以后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总是让着他们。

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惭愧极了。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家。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廉颇对着蔺相如跪了下来,双手捧着荆条,请蔺相如鞭打自己。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

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负荆请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

负荆请罪的名人故事篇2成语负荆请罪出处:这个成语故事出自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故事出自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赵惠文王有两个忠勇爱国、才能出众的贤臣:一个是国相蔺相如,一个是大将廉颇。这一文一武、一将一相,真是名闻各国,连强大的秦国也因此不得不对赵国有所顾忌o

蔺相如原是赵王一个内侍长缪贤的家臣。有一次,秦国想仗势骗取赵国的国宝“和氏璧”。赵王和大臣们苦于无法应付。经缪贤的推荐,蔺相如去秦国出色地完成了这件外交工作,深得赵王赞许。后来,秦王、赵王在淹池相会时,秦王企图当众羞辱赵王,不料反被蔺相如奚落了一场c由于蔺相如连立大功,赵王拜他为相,位居上卿,比廉颇的官阶还要高一点。

廉颇心里不服,对人说:“我这个大将,是出生人死,在战场上拼了多少次性命得来的,不像人家光凭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一个家臣,居然爬到我的上头了,他要遇见我,非给他难看不可!

蔺相如听到这话,就经常留心,避开廉颇,不跟他见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也很得意。可是蔺相如说:··秦王那样的威势,都吓不倒我,我哪会怕廉将军?不过,今天的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它所怕的,就是我跟廉将军。如果我跟他闹意气,互相攻击,那正是秦国所欢迎的事。那时,它就不怕我们了。我们赵国也就要遭受侵略了C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和面子问题一概丢开!”

这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非常感动,也非常惭愧,就袒o着背,带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家去谢罪,请蔺相如用荆条狠狠鞭打他。廉颇说:“我真是糊涂,差点儿误了国家大事啊!”两人从此誓间生死,成为至交。

负荆请罪的名人故事篇3蔺相如在渑池会上有功,赵王封了他一个宰相的职位。这让老将军廉颇非常不满,对别人抱怨说,自己是长胜将军,立了许多大功。蔺相如的能耐不过一张嘴而已,凭什么蔺相如的官位比他廉颇要高。廉颇放出狠话,以后看见蔺相如找个机会要整他一次。蔺相如得知了廉颇的抱怨,干脆请假,免得碰见廉老将军。

一次,蔺相如乘坐马车上街,远远地就看见老将军骑马正向自己这个方向走来,连忙命令车夫往回赶。蔺相如自己避让廉颇心平气和,可是他的手下却不甘心了。手下对门客说,他们远离家乡投奔宰相是仰慕他,可是现在蔺相如见了廉颇都要躲躲藏藏,失去了以前的风范,为什么要这么害怕廉颇。门客们想要离开蔺相如回乡。

这时蔺相如反问他们,将军与秦王谁强大?手下回答道,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接着又说,连秦王他都不怕,他怎么会害怕廉老将军。现在秦国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在军事上有廉将军支撑着,而蔺相如自己是文臣的领袖。如果文武两位重臣闹不和,只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最后便宜了敌国。蔺相如最后总结,他之所以躲着廉老将军其实是为了大局着想。

蔺相如的门客被他的话震惊了,再没不说要离开的话了。廉颇也听到了他的假想敌这番话,觉得自己因为心态的不平衡针对蔺相如那样确实不应该,差点因为自己的小心思导致国家的灭亡。

最后的结果:廉颇脱下了衣服,背上荆条,登上了宰相的大门。宰相见将军上门赔罪感动万分,两人真正成为了好知己,一同守卫祖国。

负荆请罪的名人故事篇4古时候,赵国大臣蔺相如凭借智慧和勇敢,让强大的秦国不敢欺负赵国。赵王非常高兴,任命蔺相如做了大官。

大将军廉颇非常不服气,他心想:“我在战场上出生入死,难道功劳没有蔺相如高吗?!他凭着一张嘴,官职居然比我还高。总有一天,我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廉颇的话很快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并不生气,他吩咐手下人说,今后一定要谦让廉颇的家人。

这一天,蔺相如乘车走在大街上,恰好看到廉颇骑着马从对面走来。蔺相如连忙拐进了小巷,让廉颇先过去。

随从们非常奇怪,他们问蔺相如:“大人,您的官职比廉颇将军高,为什么还要让着他呢?难道您怕他么?”

廉颇微微一笑,问大家说:“廉颇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可怕呢?”

“当然是秦王啊。”

“既然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么会怕廉颇将军呢?秦国之所以不敢欺负我们赵国,是因为我们大家团结一心。如果我和廉颇将军不和,赵国就危险了!”

后来,廉颇知道了蔺相如的话,心中非常羞愧。他背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家中道歉。从此以后,两人成了好朋友。

负荆请罪的名人故事篇5这是一个流传了千百年的动人故事。后人常用“将相和”比喻文武百官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次,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亲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来换这块璧。赵惠文王进退两难,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恭恭敬敬的把璧送上去。可昭襄王和众臣看了半天也不提换城的事。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便以玉上有小毛病,要指给大王看为由把璧拿到手,怒气冲冲的说:“赵王诚心诚意派我把璧送来,可是看大王并无交换诚意,如今璧在我手,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就让我的脑袋和璧一同砸在这柱子上!”说着做出要撞上去的样子。秦王无奈,赶紧命令大臣把地图拿上去,把准备交换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要求五天后举行一个接受璧的仪式。昭襄王答应了。蔺相如连夜将璧送回了赵国。

而后,在公元前279年的渑池会上,秦王为了侮辱赵王,便让赵王鼓瑟助兴,并让史官当场记录下来,随赵王一同出使的蔺相如以性命相要挟,强迫秦王击缶,也让史官记录下来。秦王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马威!”这话传到蔺相如耳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坐车出门遇到廉颇也尽量避让。只等廉颇认识到蔺相如的苦心,才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二十四史中最短的人物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史》中间,一个写的最传奇的传记,写的是东汉的黄宪,只写了“家世贫贱,父为牛医”。黄宪(109~156)男,字叔度,号征君。东汉著名贤士,汝南慎阳人。世贫贱,父为牛医,而宪以学行见重于时。延光元年(122),太守王龚以袁阆为功曹,举陈蕃、黄宪等为孝廉。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暂到京师而

  • 三顾茅庐作者罗贯中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

  • 中国历史近代人物小传120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李汉俊(李书诗,李厶杰,1890年-1927年12月17日)。生于湖北潜江。1918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出席过中共一大,次年脱党。1925年到国立武昌大学任教,次年去上海大学社会系讲授唯物史观。192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秘书。1927年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和教育厅厅长,反对对中共

  • 关于历史人物传记读后感,2000字,急!!!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对李白诗歌高度成就的十分形象的归纳综合。李白,字太白,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O1年)生人在中亚的碎叶;5岁时,随爸爸迁居四川江油县青莲乡。李白从小就遭到良好的教诲。他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15岁

  • 陈福桐的主要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1980年参与创办《贵州文史丛刊》及贵州业余书法学校,同年任贵州省志编写筹备组成员。1983年正式成立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后,任副总纂,为全省修志事业,跑遍全省所有地州市县和省直各个部门,宣传修志,发动修志。曾任贵州地方志协会副会长,校阅各种志书70余部,审读人物传记上千篇,培养扶持修志后学。同时

  • 隋唐宋元明 清的历史人物传记 800字(每个朝代两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隋朝:宇文恺,字安乐,杞国公忻之弟也。在周,以功臣子,年三岁,赐爵双泉伯,七岁,进封安平郡公,邑二千户。恺少有器局。家世武将,诸兄并以弓马自达,恺独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多伎艺,号为名父公子。初为千牛,累迁御正中大夫、仪同三司。高祖为丞相,加上开府中大夫。及践阼,诛宇文氏,恺初亦在杀中,以其与周本

  • 世界近代十大传奇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第十: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土耳其军官、改革家、作家和领导人,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被誉为现代土耳其的肇建者。【入选原因】对于土耳其的影响巨大,至今在土耳其,无论哪个党派执政,都宣称自己是凯末尔的继承者。纵观近现代中东地区的历史,也没有任何一个能与其比肩的人物。第九:铁托

  • 三顾茅庐的主要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三顾茅庐》中的主要人物是刘备、张飞、关羽以及诸葛亮。刘备:听闻诸葛亮富有才华,想要拜访诸葛亮并请其出山辅佐,成就大业,因此三次去往茅庐。张飞和关羽:刘备“三顾茅庐”的陪伴者,张飞曾在刘备第三次去往茅庐时建议以武力手段把诸葛亮请来,却被刘备拒绝,关羽曾阻拦刘备第三次去往茅庐,但刘备依然坚持去拜访。诸

  • 求:读一个历史人物传记,写一篇读后感,2000字以上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人物传记读后感之读《居里夫人传》有感居里夫人,一个感动了全世界的名字。她朴实的身影,深深地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所铭记;她激人奋进的故事,也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传颂。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

  • 历史上赵云有哪些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赵云年表】辛未(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赵云为本郡所举[1],率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公孙瓒喜云来附,却嘲云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迷而能反乎?”云曰:“天下,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之征讨。刘备时亦依托于公孙瓒,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