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乐不思蜀来源于刘备之子刘禅,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2.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3.成语的具体事件为,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4.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5.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6.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7.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8.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9.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
___________乐不思蜀是哪个历史人物??
刘阿斗,原名刘禅蜀后主刘禅投降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伤感,独有后主有喜色。司马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马昭谓贾充曰:“人之常情,乃至于此!虽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乃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
蜀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晋都洛阳。司马昭问他:“颇思蜀否?”他说:“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的相应历史人物?
乐不思蜀相应的历史人物有主角刘禅,配角司马昭和郄正。蜀汉被灭后,蜀汉后主刘禅被迁到洛阳生活。司马昭经常宴请刘禅和他以前的下属臣工。一次宴会中,司马昭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听了大笑。散席后郄正对刘禅说不该这么说话,应该这么这么说。
下次司马昭又问刘禅,刘禅就按郄正教的说了,司马昭说这必定是别人教你的,刘禅说是郄正教的。
相应历史人物是蜀汉后主刘禅,公元263年,北魏权臣大将军司马昭派兵攻伐成都的蜀汉政权。蜀汉皇帝刘禅投降,被押解到北魏国都洛阳。
北魏大将军司马昭设宴款权蜀汉亡国皇帝刘禅,并命蜀汉宫中歌伎在席前舞蹈,并问刘禅曰"想念故国吗"刘答曰"此间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