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于中国甘肃、陕西、四川,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留坝、宁强等。
大熊猫一般在山腹洼地、河谷、坳沟等地方活动,其生存环境一般为20度左右的缓坡地带,这些地方土质肥沃,竹子生长繁茂,可以为大熊猫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到了冬天,大熊猫会逐渐往海拔低的地区移动,既可以避开寒冷地区,又能寻找其它种类的竹子食用。
大熊猫生性孤僻,一般有独自活动区域,只有在交配季节才会与异性共同生活一段时间,所以大熊猫又有着“竹林隐士”的称号。在野外,大熊猫99%的食物来源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差不多有12属、60多种。
熊猫的特点和生活特征: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野外大熊猫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处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势等。人为的干扰是现今影响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因素。
大熊猫成长历程
大熊猫刚出生时,体重只有一百四十克左右,约是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刚出生的大熊猫皮肤是呈粉红色的,并带有稀疏的白毛。一个月内,它们慢慢长出黑色的耳朵、眼眶、腿和肩带,变得更像大熊猫的模样。
大熊猫出生五十天后,可以睁开眼睛,并开始长牙。三个月后,大熊猫可以慢慢的爬行一米左右。四个月后,大熊猫可以和妈妈一起玩耍。六个月后,大熊猫生长加快,逐渐锻炼生存技能。成长为一只可爱的成年大熊猫,两岁后离开母亲,独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