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夜不闭户是什么意思,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出现在哪个朝代?

夜不闭户是什么意思,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出现在哪个朝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833 更新时间:2024/1/29 4:09:14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两个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简单地说,就是路上不管掉了些什么东西,都没有人会因为贪财而把它捡起来,据为己有,到了晚上的时候,睡觉都不用关门,因为不会有人进来偷东西。这种社会状况,在我们现在看来,简直就是童话故事,很多人即便是很向往,但是也对这样的现象表示不相信。那么,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夜不闭户”的时代。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两个词,最早是北宋时期,司马光在他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中用到的,原文是“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这句话听起来也很清楚明白,就是说某一个时期,社会风气已经不是“良好”能够形容得了的,而应该是非常优秀。路上掉的东西没有人会据为己有,晚上睡觉不用关门,如果是商人和游客,一时间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就那么露营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根本不用担心财物会有所损失。

可以想象,这样的社会风气,用“乌托邦”来形容都是绰绰有余的。那么,司马光写的这段,有没有历史对照呢?自然是有的,他写的就是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社会现状。贞观之治,一直都是唐朝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唐太宗李世民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出来的国策,并且在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扬而来,运用的还是道家的治国思想。道家思想在西汉初期也有所运用,著名的窦太后也一直坚持着,并且在这样的治理环境下,就为汉武帝继位后的一系列举措提供了雄厚的财政支持。

虽然说李世民的皇位得来不是那么名正言顺,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了原本的太子之位,自己当了皇帝,但是对于民众们来说,谁当皇帝其实都是无所谓的,只要能够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这样的皇帝他们也是承认的。李世民登基之后,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在自己的私人利益和有利于国家的政策面前,他非常明白应该如何取舍。推崇节约,休养生息,不仅如此,还对隋朝时期发明的科举制度进行了完善。科举制的发明,对于历朝历代来说,都是一种最为合适的选官制度,就连现在,虽然不叫做“科举”,但是这种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方式,却还是在沿用。

除此之外,唐太宗还平定祸乱,稳固边疆,终于,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已经是对那个时代最平常却最高的评价了。没有什么能比让一个普通人做到这一点更难,但是一旦做到了,这样的皇帝在历史上的评价,就会是功大于过的,他有野心,也有能力。

不仅如此,在其他时期,也曾经出现过类似于这样的时代。就比如周国。之所以叫周国而不是周朝,是因为那个时候还是处于商王朝的统治之下,周朝还没有正式建立。某一天,武吉来到西岐城卖柴,刚好碰上文王姬昌的车架经过,因为道路狭窄,武吉在将柴担换肩的时候把守门的军士给打死了,立即有人把他捉起来送到文王面前。文王判了他死罪,在地上画了一个圈作为牢房,又树了一根木头做看门的狱卒,这样就算临时把他关起来了。

有人想,这样的行为真的是有点傻里傻气的,但是,武吉就这样待着,一直都没有跑,如果还觉得武吉傻里傻气,恐怕就得是自己的心境有问题了。犯了错受惩罚,并没有什么不对,不管是不是真的有一个牢房关着,自己还是要做到问心无愧,要承担得起。

故事还没有结束,再后来,大夫散宜生路过,看到武吉放声大哭,才知道武吉家中有一个七十岁的母亲,而且只有自己这么一个孩子,他又没有妻子,如果一直这么关着自己,他担心母亲要被饿死了。散宜生告诉了文王,文王便准许武吉先回家去完成赡养母亲的事情,再回来领罪,也算是让他回去交代后事了。

这虽然是一个故事,在《封神演义》中出现,但是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中也出现过“画地为牢”一词。很早之前的社会,人们很单纯,也很自律,如果真的画一个圈让他待着,他是绝不会走出去半步的。

标签: 历史文化

更多文章

  • 公元1年是中国哪一年,公元1年是什么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

    说到公元前这个记法还是有很多人了解的,也有很多人不是非常的了解,不了解问题不大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就好了。最近很多人问的就是这个公元1年是什么朝代,也就是换算成我们当时的中国应该是哪一年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看看这个公元1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吧!公元1年换算成当时的中国

  • 赶鸭子上架是什么意思,赶鸭子上架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文化

    养过鸭子的人都知道,鸭子是不能上架的,与鸡是有不同的。所以要是要将鸭子赶上架是强其所难的,也可以说这位养鸭子的人也就只会养鸭子,但是却养不明白,也不同鸭子的生活规律。关于这个还有一句俗语:赶鸭子上架。那么这句话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用在管理上,就是说一个领导人在不了解下属的

  • 兵贵神速是什么意思,兵贵神速是谁说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文化

    郭嘉是曹操早期最信任的军师,而且郭嘉给人的感觉一直是自信满满,不拖泥带水。曹操能成功统一北方郭嘉也是功不可没,只是天妒英才,让郭嘉英年早逝,失去郭嘉的曹操也是在赤壁战场上大败。这次讲的成语兵贵神速就是郭嘉说出口的,郭嘉总是能言简意赅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且一针见血,这种风格的人也是曹操最爱的吧。今天

  • 琴瑟之好是描述什么,用来形容夫妻感情好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琴瑟之好到底是描述什么的呢?有的人说是友情,有的人说是亲情,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学习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吧。1、琴瑟之好是描述什么琴瑟之好是描述的“夫妻之间的感情好”哦,并不是

  • 名媛是什么意思呢,名媛是褒义还是贬义?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

    最近在网上出现一则什么这个名媛拼单群的说法,这个说法也比较有意思的,也就是说现在一些社交媒体上看到的那些所谓的名媛啊,其实都是假的,他们住的贵酒店,穿的贵衣服什么的都是拼单租的等等,好吧,现在这个名媛就变得十分的尴尬了,所以现在很多人就非常的怀疑了,这个名媛一词到底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呢?名媛最真实的

  • 腹有诗书气自华前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苏轼《和董传留别》中的一句诗,意思是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那才华和气质自然就会体现出来。而这一句诗的前一句是“粗缯大布裹生涯”,意思为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自然是展现不出光彩的一面。如果书读的多,自然而然就会带着一股书卷之气,一言一

  • 龙涎香是什么,龙涎香究竟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文化

    很多人应该听说过龙涎香,这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香料,并且还被看作是四大名香之一,龙涎香就在其中。龙涎的解释很简单,就是龙的口水,但是龙涎香肯定不是这么制作出来的,龙本身就是一种不存在的神话里的神物,那怎么可能会有真正的龙涎呢?那么龙涎香究竟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又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价格?1.龙涎香是怎么来的

  • 雕虫小技是什么意思,雕虫”和“小技”究竟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

    “雕虫小技”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很熟悉,意思是比喻一些不值一提的小技能。如果用在别人身上会有些贬义的意思,用在自己身上就成了谦虚。那大家了解“雕虫”和“小技”究竟是什么意思吗?其实“雕虫”并不是指雕刻虫子,

  • 愚不可及的意思,愚不可及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

    说到“愚不可及”,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成语一般是用来骂人的,说某一个人太过愚蠢,愚蠢到了别人都比不上的地步。不过,在这个词语诞生之初,意思与现在可是完全不同,就连后来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还用这个词来夸过别人。那么,愚不可及原本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语究竟要怎么才能夸人呢?在词典当

  • 惨绿少年什么意思,惨绿少年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文化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惨绿少年”的事情,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惨绿少年”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说,这不就是这个被绿的少年嘛,然后很惨很惨了,但是其实这个成语的真实含义并不是这样的哦,那么这个“惨绿少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