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朝为什么统一15年就灭亡了?

秦朝为什么统一15年就灭亡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778 更新时间:2024/2/3 14:38:26

小编来回答。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它不但结束了诸侯割据达五百余年的春秋战国时代,也结束了上古的分封时代,并创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而这项制度一直延续千年的封建王朝社会,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然而,遗憾的是秦王朝仅仅存活了十五年就灭亡了。

分析秦朝速亡的原因,小编认为主要原因是,秦朝的统治者没有实现马上打天下到马下治天下思想的根本转变。

秦国统一天下需要战争,那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战争与和平。长期的战争,更需要长期地强制性调动一切战争资源,因此秦国的法家思想是成功的。在当时,秦国的“苛政”没有使秦国灭亡,也证明是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秦国统一六国后,社会面临主要矛盾是压迫与反抗压迫。秦灭六国靠的是武力镇压,并没有统一六国人民的思想,尤其是六国贵族阶层心念分封,反对统一,他们在心理上反对秦朝的统治。比如:楚国遗民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而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后来的项梁项羽,甚至最后建立汉朝的刘邦,他们无一例外均是楚人。

然而,作为统一后秦朝统治者并没有正视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没有及时实现执政思想的改变。

1、一刀切式的郡县制度催生了强劲的发对势力。

政体上突如其来的郡县制,丝毫没有给六国中以分封思想占主导的氏族势力一点缓冲时期,更没有顾及到原来六国氏族的利益,也没有给他们区别于平民的待遇,而是直截了当地剥夺了他们的贵族特权,直接将这部分人推向了统治者的对立面,成为随时准备推翻统治者的领导力量。事实证明,在灭秦发挥巨大作用的项羽、张耳张良等许多人都是来自这一群体。

刘邦称帝后,及时吸取秦灭亡教训,改良了秦朝政体,走出了一条中央集权下的郡(国)县过渡体制,给了那些分封思想根深蒂固的群体缓冲、改造的时间,才使得汉帝国生下四百年的根基。

2、延续的“苛政”促发了整个社会的怨愤。

天下一统,结束战乱,本来是平民百姓盼望的。然而,统治者的暴政,高赋税,高徭役,让天下民众苦不堪言。有资料显示,在始皇帝十年多的时间内,30万人修筑长城、70万人征剿百越、70万人营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另外有150万人兵役(南征百越兵除外),还有修建灵渠、驰道工程的众多人员,长期需有300-400多万民夫、兵役或者徒役。按秦朝建立后2000多万人口计算。估计大秦朝至少有绝大部分男人被朝廷征用,耕田中只剩妇女、老人。朝廷征役多,征用赋税更重。按汉朝大儒董仲舒所言:“力役三十倍于古(周朝);田租口税,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贫民干得比牛马累,吃的不如猪狗。这还不算完,地方官吏还层层盘剥,平民实际上缴税比董仲舒说的还多。很多民众实在承受不起,就逃亡山林、湖泊。这些人有的饿死在逃亡的路上,有的被抓回变成囚徒,有的成为盗贼。民众不仅没有享受到统一带来之利,反而受尽了暴政之苦,而且苦不堪言,怨恨之深,到了有火必燃的程度,此时,陈胜、吴广的出场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相比汉初,刘邦认识到暴政之害,及时安抚天下,实施休养生息政策,很快赢得了天下之心。

3、郡县制弱化了地方统治。

秦朝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虽然开郡县制的先河,但是面对当时复杂社会局面,这一决定也直接导致了秦在六国故地的力量十分薄弱,也使得秦朝在六国地盘统治能力低下,没有及时处理在六国发生危机的能力,使得秦廷孤立无援。当然,更谈不上勤王救主。

结语,秦朝之所以仅仅十五年就灭亡,其主要原因是在统一六国后,没有针对六国存在的复杂情况,而针对性地调整治国策略,没有实现治理天下思想的转变。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大秦帝国那么牛,统一全国后为什么短短二十多年就灭亡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白龙赤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首先,我得申明一下问题中表述不准确的部分,实际上,从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建立,一直到前207年秦朝的灭亡,只有15年的时间,而非题主所所说的二十多年。众所周知,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混乱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国历史上有

  • “渑池之会”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82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取了赵国的简(今山西离石县西)和祁(今山西祁县)两块地方。次年,秦国又派兵攻占了赵国的石城(今河南朴县西南);又过了一年,再向赵国进攻,两国交战,赵国损失了两万多军队,但秦军的攻势也被遏止了。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二十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以便集中力量攻击楚国,

  • 关于“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给你介绍的经典且比较好的理解的:1、《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这是讲李斯一生的仕途生涯,语言精辟而幽默,包括了吕不韦到秦秦二世的历史。2、《大秦帝国》作者以深厚的历史知识和精心的考证,把整个战国囊括书中,历史人物一次粉墨登场,再现了惊心动魄的战国风云。3、《千古名将英雄梦》里面讲述春秋战国名

  • 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百里奚春秋时秦国大夫。一作百里。少以养牛谋生,后为虞大夫,被楚人所执。秦穆公以五张黑牡羊皮赎回,故号“五大夫”。向穆公推荐蹇叔,共襄国政。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齐桓公欲任为上卿而不受,力劝释管仲之囚,以代己位。管鲍知交为朋友相交之典范。介之推春秋时晋国人。一作介子推、介推。曾随重耳长期流亡。重耳即位

  • 春秋战国,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细说比较麻烦,不过强力推荐你去看“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系列教材”,这里面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这些书里面讲的事件非常多,非常全面,它不像市场上大多数的历史书,那些基本上都遵循挑一些历史上比较著名事件然后具体讲述,再放一些图片的套路

  • 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有:烽火戏诸侯,退避三舍,一鸣惊人,老马识途,负荆请罪等。1、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褒姒(bāo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导致诸侯们都不相信烽火,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东迁,开始了

  • 春秋与战国是怎么分界的?有什么历史事件为标志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诸家都根据《史记》立言,那就来看看司马迁的说法。《史记六国年表序》:“田常杀简公而相齐,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而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又说:“秦既得志,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

  • 春秋时期江南发生的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吴越争霸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吴侵越时所获战俘剌死吴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曾攻越,占领李(今浙江嘉兴南。十五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时,越乘机侵入吴境,双方矛盾日趋激化。吴欲争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国,以解除其后方威胁;越欲北进中原,更必先服吴才有可能,因

  •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划分线是什么!其标志是什么!主要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春秋战国的分界及战国的起始时间,不外乎下列几种说法:1.公元前475年或476年,即周元王元年,这是主流观点;2.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资治通鉴》纪事始于此年;3.公元前481年或公元前468年,《春秋》纪事终结于鲁哀公14年(前481年),《左传》纪事终结于周贞王元年(前468年

  • 历史解答题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